華國 丁娟
“慈善花開春滿園,善人義舉花鮮艷。打起小鼓來說唱,夸夸慈善好榜樣?!?月13日晚上,海安市向善藝術團“創(chuàng)建慈善之城”文藝演出走進許家莊村,紅鼓咚咚,彩綢飛揚,800多名村民觀看了精彩的文藝演出。
今年“5·12海安慈善日”,許家莊村村民捐款11萬元以上,村民參與率達96%,目前善款存量78萬元。村居慈善真正成為當?shù)乩习傩盏囊环角缣臁?/p>
許家莊村是海安市西南高沙土革命老區(qū),稱得上是“窮鄉(xiāng)僻壤”,沒有地緣優(yōu)勢,一直以農業(yè)為主,村民手頭并不寬裕。由于大病大災,一些村民還處于貧困生活邊緣。鄉(xiāng)村要發(fā)展,農民要致富,在村黨總支書記陳華看來,必須立足本地情況:許家莊村地處高沙土地區(qū),土地貧瘠,但經過10多年的土壤改良,已經開辟出一片糧食增收的“綠色希望”。許家莊村土地平曠,農田甚多,要振興村級經濟,就必須在“農”字上做好文章,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農業(yè)規(guī)?;洜I。
于是,許家莊村敢為人先,成立了“海安雅欣谷物種植農地股份合作社”,將農戶的承包田實行流轉,村委會首先承包了1000多畝土地,平整土地,興修水利,購買大型農具,走規(guī)?;?、產業(yè)化之路。陳華書記這樣告訴筆者,他們每年給農戶發(fā)放租金每畝800元,村民成股民;年底合作社盈利,村民直接參與分紅。村民在得到穩(wěn)定租金收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外出務工或參加合作社的勞動獲得勞務收入。農田集中經營,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1.1萬元,集體收入增加50萬元?,F(xiàn)在,許家莊村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3800多畝,流轉率達98%。許家莊村從農民手中轉包責任田,使村民成股民的做法讓農民獲利,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點贊。
發(fā)展鄉(xiāng)村特色產業(yè),這是許家莊村增加農民致富的新門路。陳華書記興奮地說:比如拿出一部分農田出來種植黑米糯稻,拿出一部分田地種植蓮藕同時套養(yǎng)鯽魚,這樣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打造了鄉(xiāng)村優(yōu)美環(huán)境。經過多年的努力,許家莊村已經成為江蘇省“水美鄉(xiāng)村”、江蘇省“生態(tài)文明示范村”、江蘇省“e鄉(xiāng)村旅游景點”。深秋的傍晚,荷葉亭亭,荷花盛開,遠處的草垛景點、文化長廊、路邊的景觀掩映可現(xiàn)。每年舉辦的豐收節(jié),來這里旅游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游人在飽賞鄉(xiāng)村風光的同時,又享受了這里的特有“美食”,臨走時還帶上許家莊村土特產一袋“黑糯米”。陳華說,入秋以來,村合作社的蓮藕、荷花包、荷花枕頭、干荷花葉通過電商走進全國各地,村合作社天天有錢進。
“手里有了錢,捐贈的底氣就足啦。”過去捐贈,村民雖有積極性,但只是“零打碎敲”。 2015年,許家莊村建立慈善工作站時,靠著一家一戶的“零打碎敲”,慈善工作站的基金顯得捉襟見肘。起初,募集的基金只有幾萬元。成立雅欣谷物農地股份合作社后,村營收入每年達到201萬元以上,農民從合作社不僅獲得工資收入、土地流轉收入,還有近20萬元的分紅。許家莊村慈善工作正如陳華所愿,村集體和村民富裕為慈善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農民手上有了錢,捐助給慈善的錢也就多了起來。現(xiàn)在,村民每家每戶至少捐出100元,還有200元、400元,有的甚至1000元……
在許家莊村,建有一面慈善工作站文化墻,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許家莊村不一樣的“墻文化”。功德碑記載捐贈明星的慈善事跡,光榮榜記載凡人小事的慈善故事,以點帶面,示范引導,大力彰顯崇德向善的積極力量。許家莊村在外能人夏繼東致富不忘家鄉(xiāng)發(fā)展,先后出資10多萬元幫助村里修建水泥路、亮化綠化路道,每年堅持為全村80歲以上老年人過生日,送生日蛋糕;與村慈善工作站開展春節(jié)關愛活動,向老年人發(fā)放豬肉、魚、食用油等年貨,向每位老人發(fā)放1000元紅包。近年來,他先后資助云南、青海等地困難學生186人,為雅周鎮(zhèn)教辦捐助物資10萬元,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前后捐出N95口罩8萬只。許家莊村17組村民陳大勇,前幾年因為妻子患病,導致家庭陷入困境,是典型的因病致貧。在慈善工作站的全力幫助下,陳大勇這兩年隨著妻子病情康復,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如今,陳大勇感恩圖報積極幫助別人,在“慈善一日捐”時,主動捐出2000元善款,以表心意。慈善文化墻不僅是一個愛心宣傳欄,更是展示許家莊村人慈善愛心精神文明的一個陣地。
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陳華書記十分明白這個道理。每年“5.12慈善日”,他都捐資1000元,每年年底自己拿出5000元資助貧困家庭。在聽到村民談論村里路燈不夠亮,夜里太黑路不好走等情況后,二話不說,個人拿出積蓄6萬元,多方籌資10萬元進行路燈改造。在許家莊村,提起陳華,村民們個個豎起大拇指:“我們書記時時想著我們,是個大善人?!钡哌M陳華自家庭院,一家5口仍住在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屋內,門窗油漆早已剝落,門前一排還算新的房子也被陳華打造成許家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陣地“鄰里鄉(xiāng)吧”,為鄉(xiāng)親們提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場所。家人從剛開始的不理解,到現(xiàn)在看到村里的新發(fā)展新面貌以及鄉(xiāng)親們喜笑顏開的幸福模樣后,也大力支持陳華的工作,成為他堅實的后盾。
慈善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著許家莊村困難群眾。去年,許家莊村舉行了慈善救助金集中發(fā)放儀式,139名困難村民現(xiàn)場領取了6.18萬元的救助金。一百多名群眾依次排隊,在填寫完領取慈善救助金的表格后,現(xiàn)場領到了200元到1200元不等的慈善救助。他們大都是家庭比較貧困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家住許家莊村21組的夏林幫就屬于典型的貧困戶,今年74歲,夫妻倆沒有收入來源,抱養(yǎng)的女兒又因為丈夫去世,沒有能力幫助他們。這一次他領到了1000元救助,老夏非常激動,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許家莊村慈善工作站成立以來,總共救助困難群眾737人,支出救助金近65萬元。
許家莊村慈善紅紅火火,成了海安西南高沙土地區(qū)慈善的一面旗幟,許家莊村慈善工作站被評為市“十佳慈善工作站”,陳華也被市慈善組委會評為“海安最美慈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