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 姜攀
編者按:
開展于2011年的中華慈善總會“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十多年來經過多方共同努力積極推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營造全民慈善的社會氛圍,厚植慈善根基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第八專題“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明確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敝袊壬莆幕灿谥腥A傳統(tǒng)文化之中,推進中小學校園內的慈善文化建設,營造相應的慈善文化氛圍,也順應了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最新要求。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慈善之花開遍校園內外的每一個角落, 2023年,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園掀起了新一輪“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熱潮?!洞壬啤冯s志選取各地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幾個縮影,具體情況及詳細內容,供各位讀者參考。
南京市慈善總會:
召開“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推進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從小培養(yǎng)青少年的慈善情懷,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與現(xiàn)代公益慈善理念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是中華慈善總會聯(lián)合各地慈善會、教育部門共同實施的全國性慈善文化普及項目。根據江蘇省慈善總會“關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要求,南京市慈善總會聯(lián)合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初級中學、小學推進“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并聯(lián)合印發(fā)《南京市“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把“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有機融入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慈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營造誠信友愛、向上向善、樂于助人、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為培育青少年樹立新時期、新時代慈善理念,引導中小學生明善、向善、行善、揚善;樹立正確的真善美理念,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6月27日上午,南京市慈善總會、南京市教育局召開南京市“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推進會。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百軍到會并講話,南京市慈善總會會長林克勤、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秀亮、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雪梅,以及來自南京各區(qū)慈善總會(協(xié)會),區(qū)教育局,江北新區(qū)教育和社會保障局,25所“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試點學校的代表出席會議。
市政府副市長孫百軍對開展好此項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提高認識、完善機制;二是認真總結、不斷探索;三是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市慈善總會會長林克勤會上強調:要提高認識,明確“立德樹人”的活動宗旨;要圍繞“四有”,豐富“知行合一”的活動內容;要學做結合,注重“家校協(xié)同”的活動體驗;要廣泛發(fā)動,取得“共建共享”的活動成效。
市教育局局長吳秀亮會上強調: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學校開展慈善文化建設的意義;二要互鑒互學,傳播推廣好經驗好做法;三要示范引領,深入推進校園慈善文化建設。
會議由南京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謝躍進主持。
江寧區(qū)副區(qū)長、教育局局長周強、江寧區(qū)慈善總會會長孔令才分別作了經驗交流。
江寧區(qū)東善橋初級中學、江寧東山小學長期堅持開展“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探索了很多創(chuàng)新舉措,形成了各自工作特色,給南京市全面開展“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南京市慈善總會、南京市教育局授予江寧區(qū)東善橋初級中學和東山小學南京市“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示范學校。
來自南京各區(qū)慈善總會(協(xié)會),區(qū)教育局,江北新區(qū)教育和社會保障局,25所“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活動試點學校的參會代表參觀了江寧區(qū)東善橋初級中學和東山小學校園慈善文化建設示范點。
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
舉行慈善文化進校園《慈善讀本》捐贈儀式
6月27日,由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舉辦的榆林市慈善文化進校園《慈善讀本》捐贈儀式在榆林高新中學舉行。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副會長龐瑤、副會長張榆生、項目部部長馮樹云,14所慈善文化進校園示范學校項目負責人,榆林高新區(qū)2所中學11所小學項目負責人,以及部分學生代表參加儀式。儀式由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副會長張榆生主持。
儀式上,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項目部部長馮樹云介紹了榆林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實施概況,榆林中學圖書館負責人、校辦副主任高永鋒代表受助學校進行了發(fā)言,受助學校進行了集體舉牌捐贈。
龐瑤副會長在講話中表示,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價值觀?!洞壬谱x本》是教育中小學生弘揚慈善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是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一種載體,希望各學校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創(chuàng)新使用《慈善讀本》,發(fā)揮積極作用,從而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人文關懷氛圍。
本次《慈善讀本》捐贈活動是積極響應中、省慈善協(xié)會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進一步落實榆林市教育局和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關于在全市中小學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的一次具體行動。《慈善讀本》由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出資購買10000冊,分配到了26所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學校以及部分縣區(qū)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學校。
榆林市“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從2009年開始在榆林十中實施。2013年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出臺《關于在榆林部分中小學校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意見》,最初選擇兩所中學和三所小學作為試點學校開展活動。2016年,在榆林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市慈善協(xié)會與市教育局聯(lián)合召開“全市中小學慈善教育現(xiàn)場推進會”,并聯(lián)合發(fā)文《關于在全市中小學全面開展慈善教育活動的通知》,標志著榆林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推廣到全市各中小學校?!按壬莆幕M大學”也于2016年在榆林學院正式啟動。至此,榆林市慈善文化教育工作實現(xiàn)大、中、小學校全覆蓋。
希望通過本次《慈善讀本》捐贈活動,繼續(xù)以《慈善法》為引領,把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立德育人的種子項目、基因工程來實施,爭取早日形成新時代人人可慈善、人人愛慈善的社會風尚。
宿遷市慈善總會:
讓“慈善之花”開遍宿遷校園
前不久,“新青年·心希望”盛宏教育第二屆慈善文化節(jié)在江蘇省宿遷市洋河新區(qū)新時代中等專業(yè)學校舉辦,宿遷盛宏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向宿遷市慈善總會捐贈34.48萬元?,F(xiàn)場2500多名師生歡聚一堂,在《燈火里的中國》《生命因奉獻而美麗》《少年》等歌舞和朗誦節(jié)目里,用心感受慈善之美,傳揚人間大愛。這是江蘇省宿遷市深入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生動剪影。
去年以來,宿遷市慈善總會聯(lián)合宿遷市教育局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示范創(chuàng)建、課程建設、活動引領等方式,在校園營造出良好的知善、向善、行善、揚善的慈善文化氛圍,進而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征程建設者。
宿遷市慈善總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擇在部分青少年德育工作落實較好的地區(qū)或學校率先開展這項工作。同時,指導各縣區(qū)培育2個(中學1個、小學1個)校園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發(fā)揮引導示范作用,帶動全市層面上工作突進。作為此項工作“先行區(qū)”,宿豫區(qū)系統(tǒng)謀劃、大力推進,已建成市級“慈善文化進校園”示范學校2所,涌現(xiàn)出“美智少年”“彩虹少年”“和美少年”“至善少年”“博雅少年”等30個品牌項目,示范促進全市“慈善文化進校園”工作的高效“公轉”和特色“自轉”。
宿遷市慈善總會從青少年的生活環(huán)境、接受能力等因素著手,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計劃,做到慈善文化教育和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歷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緊密結合,通過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宿豫區(qū)廬山路小學為例,該校把慈善文化全方位融入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建設慈善文化館的同時,創(chuàng)新開設了以慈善文化為核心的感恩教育、環(huán)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做到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統(tǒng)一,受到青少年學生的普遍歡迎。
宿遷市慈善總會還將“慈善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融入“慈善之城”建設,部門聯(lián)動、家校互動,有效促進學生愛心成長,實現(xiàn)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會,使越來越多的人把慈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宿遷市,各地把慈善教育活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來抓,建立由教育部門、慈善總會等組成的聯(lián)席會議制度,對各學校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成果進行指導評估,加強政策、資金保障,確?!按壬莆幕M校園”主題教育活動扎實、深入開展。
“孩子過去比較自我,也很內向,現(xiàn)在特別愿意幫助別人,也更加開朗?!奔易∷蕹菂^(qū)的孫尤磊說,宿城區(qū)八一路小學全面落實“慈善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已經讓自家孩子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如今,我們家長也會經常陪他一起參加志愿活動。贈人玫瑰,手有余香?!?/p>
宿遷市慈善總會執(zhí)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蘇耀西介紹,未來將接續(xù)落實布置一個慈善文化畫廊、免費派發(fā)一冊《慈善讀本》、組織一次慈善講座、開展一項慈善主題實踐活動、組織一次慈善征文比賽、開展一場慈善之歌展演,積極爭創(chuàng)省級和國家級“慈善文化進校園”示范單位,讓“慈善之花”開遍校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