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靈變
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人還記得羊毛氈,反正打我記事起我家就有羊毛氈子,黑毛氈、白毛氈,從窯洞到平房再搬家到樓房,幾塊羊毛氈子服務了我家?guī)资?。母親說:“咱家里那塊大的黑羊毛氈比你姐年齡還大哩!”
當年父親家窮,“土炕上鋪上墊席子”將母親迎娶進門。閑暇時總聽鄰居大娘、嬸子們湊一塊說羊毛氈子是好東西,耐潮隔熱,御寒保溫,冬暖夏涼。看到妯娌幾個也都鋪著毛氈子,母親難免眼熱。奶奶說:“那好東西都是人家自家多年熬掙下的。黑羊毛便宜些,要不先搟一塊黑毛氈?你們備好用料了,我讓你舅舅給你們也搟一塊毛氈子,自家人有這搟氈手藝,咱終歸能省下些手工費。”
那時父親一個月不到四十塊錢的工資,一家人省吃儉用幾個月,父親趁礦上休假回鄉(xiāng)挨村串戶收羊毛,終于攢夠了二十八斤黑羊毛,上石磨磨好三斤豆面,又央人從城里捎回來兩斤純正的食用油,備好了毛氈用料。想著待客需要,又用自家種的玉米棒子換來白面,買來白酒、鮮肉藏在地窖里眼巴巴地專等搟氈子的老舅來。
老舅當年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搟氈藝人,平時雇主多活兒忙,親戚朋友不時捎話過來,這幾天去了張家灣,過幾天要去李家圪坨……終于在陽光明媚的一天等來了老舅。師徒四人帶著包包裹裹,工具啷當地住進了側窯里。
搟氈子前先要彈好羊毛。彈毛時,懸吊彈弓,老舅他們把口罩戴得嚴嚴實實,只見其一手扶弓背,一手拉弓弦,左右開弓,上下翻飛,縷縷板結的羊毛經過反復彈打,逐漸變得干凈松軟了。然后在事先鋪好的門板上再經過鋪毛、噴水、噴油、撒豆面、再鋪毛、卷簾、捆簾、搟簾、壓邊、洗氈、整形、曬氈等十幾道工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細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苦活、累活和技巧活,搟氈會根據羊毛纖維的長短,多次分層鋪毛、反復搟壓、噴水滲透,每個細節(jié)協(xié)調一致,均勻用力,精心搟制?!坝脛盘筇《疾恍信丁脛判×?,軟毛結不成氈片;用勁大了,搟得亂七八糟,薄厚不勻就丟手藝嘍!”老舅邊干邊笑談。
院子里,鄰里歡笑,好不熱鬧。老舅他們一邊搟氈,一邊唱喊起了號子:“一二嘿吆嘿,一二嘿吆嘿,搟出甜蜜的好生活,搟出幸福的好日子!”沒有一道工序省時省力,沒有一個細節(jié)疏漏含糊,經過四天的搟制,終于搟出了一塊1.8米×2米左右,2厘米厚度的堅實平整的清水好毛氈。經過幾個月的晾曬,我家的土炕上終于鋪上了羊毛氈。多年以后每每談及這塊黑毛氈,父親喜悅之情仍然溢于言表:“氈子終歸是真的暖和,先前人家有氈咱沒有,現在可是了了你媽的心愿了!”
后來,我家經過了三次搬家,從呂梁到晉中,從窯洞到樓房,無論多艱難,這塊黑毛氈子從不舍得丟棄、轉賣,現在已經用了五十多年,還沒有一點兒瑕疵,每年入夏,母親總要在黑毛氈子下扔兩粒衛(wèi)生球防蟲叮咬;每年春節(jié)大掃除,總要讓兒女幫忙卷起氈子,穩(wěn)當當地立于墻角,母親用笤帚里里外外掃了又掃……鄰居老兩口見了羨慕地說:“真是一塊好毛氈,結實耐用,冬暖夏涼不比棉墊子好哪,要賣我們就買了,用兩三代人不成問題!”
隨著人口的增多和生活的好轉,后來,我家又陸續(xù)購買了兩塊小點的白色“富貴毛氈”,氈子質地雖綿軟稀松,也鋪了二十來年,氈邊都磨爛了……這些黑白毛氈陪伴著父母愛情,生兒育女,盡嘗人間煙火,直到我們姊妹一個個成家立業(yè)。難忘記憶里冬天缺柴少煤的日子,土炕上、木板床上,暖暖的毛氈陪伴我們度過許多寒涼之夜。有了這陪伴,心中便涌起汩汩暖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