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瑜
我的故鄉(xiāng),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坐落于層層綠岡之中。
每個暮春,父輩定會攜老帶幼回到家鄉(xiāng)——為了那一個站在艾草的山岡上微笑的日子。
剛下車,我便被排山倒海而來的艾香所傾倒。艾,苦澀中帶有一絲回甘,沁人心脾,寧人心神。艾草并不像牡丹那樣的名花那般嬌貴,只要有一方土、一泓水,就能過活,卷過整片山岡。最后一縷春風拂過山岡,卷得艾草也隨之舞動,似波浪,似舞者,在暖陽下閃著光,交相輝映。
艾香,流于山岡上,也微笑著流入塵世。
在我的故鄉(xiāng),有個習俗,于暮春之際,到漫山遍野的艾草中,將其一蓬蓬割下來,再細細切碎,放入石臼中,在千錘百擊之中與糯米融為一體,裹上蘆葉,放進鍋內蒸——艾粄的香氣,就這么一點一點滲進空氣中,絲絲流入鼻腔。然而,剛做好后沒有人能嘗嘗鮮——這是祭祖的祭品。
小雨淅淅瀝瀝,如牛毛,如細針,如珠簾。奶奶領著我們一行人,去長滿艾草的山上掃墓。許是一年都沒來了吧,連墓旁都長了許多艾草。將草割下,置于一旁,然后拿出艾粄,恭敬地擺上祭壇。每個人都有向先祖親人訴說不盡的話:去年一年的收成,家庭如何美滿,子孫的學業(yè)是否有成……
艾草就這么立在旁邊,替人們傳信,年復一年,從古到今。
艾粄,一開始的用意是藥膳。不過,在人們年復一年重復食用的過程中,它已經慢慢演變成了一種希望的象征:對昨天的傳承,對明天的盼望。
下山,奶奶珍重地拿出剩余的艾粄,我一口咬下,香甜的軟糯就在口中滿溢。苦澀的艾香,白砂糖的清甜,竟能交織在一起,一連吃幾個,絕不會感覺到膩,反而有一種清新的感覺??粗液锛钡臉幼樱棠檀认榈匦Φ溃骸翱梢月?,別噎著了?!币凰查g,從她清亮的眸子里我仿佛看到了前人,也望見了來者。在這一種關切目光的注視下,我將長大,并且也將這么看著我的后代成長。艾香,就這樣流入塵世之中,代代相傳。
站在遍布艾草的山岡上,看艾草浮,看艾草沉。
愿這艾香,永不滅。
‖深圳市桂園中學‖指導教師: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