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億年前,宇宙誕生之初的第一代超大質量恒星是否存在,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謎團。我國科研人員通過多年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xiàn)了第一代超大質量恒星的化學遺跡,從而證明了這類宇宙中最古老恒星的存在,這對探索恒星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該科研成果于北京時間6月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fā)表。
為了揭開第一代超大質量恒星是否存在這個謎團,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研團隊利用位于河北興隆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科研人員通過該望遠鏡獲得的數(shù)百萬條恒星光譜,發(fā)現(xiàn)在銀河系暈上存在一顆質量大約為0.5個太陽質量的恒星,距離地球約3327光年,它的金屬元素含量極低,符合理論上第一代恒星終結后孕育的第二代恒星特征。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邢千帆介紹,他們利用LAMOST(郭守敬望遠鏡)產生的500多萬條恒星光譜,從中找出了鎂含量最低的一顆恒星,獲取了它的高分辨率光譜,與超新星理論模型的計算值進行比較,確定了這顆恒星中的這些元素來自260倍太陽質量的第一代恒星。
據(jù)介紹,第一代恒星質量可達太陽質量的140倍到260倍,屬于超大質量恒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這類恒星存在于130多億年前宇宙誕生初期,但是壽命只有300萬年左右,隨后便會發(fā)生超新星爆發(fā),孕育出科研人員們發(fā)現(xiàn)的第二代恒星。邢千帆副研究員形象地比喻這次科研工作就是通過現(xiàn)存的第二代恒星的DNA,發(fā)現(xiàn)了其父輩恒星的特征。第一代恒星,它有很多“孩子”(第二代恒星),但是這些“孩子”里最長壽的這個恒星,能活到現(xiàn)在,壽命已經(jīng)達到130多億年。我們科研人員觀測到了這顆“長壽”恒星,并通過對它的研究,推出它的上一代恒星的質量、性質。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剛指出,下一步科研團隊將通過LAMOST(郭守敬望遠鏡)的海量數(shù)據(jù),來反演最初第一代恒星的不同質量恒星的分布,探索整個宇宙的演化歷史和恒星的演化歷史。(解答人:媒體 環(huán)球網(wǎng))
7月5日晚,著名歌手COCO李玟因抑郁癥去世的消息震驚了娛樂圈。有網(wǎng)友感嘆:“看COCO姐綜藝的時候感覺她很樂觀開朗??!我不相信!”更有多位網(wǎng)友懷疑:“這是陽光抑郁癥嗎?”
重慶知名心理學家、重慶市協(xié)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譚剛強表示:“所謂的‘陽光抑郁癥的確存在,其學名叫‘微笑抑郁癥。這種病癥的表象是很陽光的,平時和人相處時帶著微笑,但這種微笑不是發(fā)自內心,而是為了掩飾內心真實想法的假笑。這種病往往越微笑越危險,因為患者無法表達真實情緒。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是晚上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低下,不加治療的話病癥會逐漸加重。”
如果患上了微笑抑郁癥,應該如何治療?譚剛強表示:“微笑抑郁癥和普通抑郁癥的治療方法是相同的,必須依靠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其他綜合治療?!?/p>
譚剛強結合案例介紹了三種核心方法:“第一種是學會宣泄,唯有宣泄才能將郁結在胸的癥結紓解或者減輕。在來找我咨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中,多數(shù)都是不便社交,缺少宣泄通道,當我打開宣泄的通道后,他們的癥狀都會減輕。第二種是轉移,找到新的情緒愛好作為突破口,讓自己不再糾結,其實大部分的糾結都是自我保護過度了。一般有焦慮、抑郁、情緒低下的患者,突然看到陽光來了,突然看到大草原了,突然聽到一首好聽的歌,就會情不自禁地把那扇關閉的心門打開,比如有抑郁癥患者到新疆去旅游,他們在目睹壯麗的風景后,往往會沉浸在新的喜悅中,如果能找到新的情緒愛好和心理突破口,就不會再糾結了。第三種是升華,通過發(fā)現(xiàn)自己新的價值,不僅將郁結的情緒宣泄出來,還可以有更多的表達和訴求,通過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認同,讓自己擺脫這種抑郁的情緒?!?/p>
譚剛強建議:“對于微笑抑郁癥患者,親人、朋友應加強關愛,這種關愛不是去討論病情,而是用一起玩耍、聊天等方法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我受患者父母委托,曾帶了一位患有抑郁癥的小伙外出旅游解郁。之前他在家七八年了,什么事情都不做,不跟人交流。旅游路上,他遇到很多年輕人叫他帥哥,還和他一起玩,終于解開心結,現(xiàn)在也能上班了?!保ń獯鹑耍好襟w 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