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呈坡,錢柯貞,劉志軍,陳德珍,尹麗潔
(1 同濟大學(xué)熱能與環(huán)境工程研究所,上海 200092;2 上海多源固廢協(xié)同處理和能源化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上海 200092)
近年,將有機工業(yè)垃圾摻入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發(fā)電已經(jīng)成為新的趨勢[2],其處理工業(yè)的同時又可以將資源進一步利用。但是工業(y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焚燒過程中會釋放出重金屬危害環(huán)境及人類身體健康[3]。飛灰作為垃圾焚燒技術(shù)的主要副產(chǎn)品,重金屬浸出毒性高,被歸類為危險廢物[4],因此,對飛灰中的重金屬進行處理非常必要。本課題將探究焚燒過程中不同工業(yè)固廢摻燒比例的情況下,飛灰和底渣中一些重金屬元素的遷移行為,并研究飛灰固化技術(shù)對重金屬穩(wěn)定化的影響,希望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
飛灰取自湖北和浙江,其中,湖北的飛灰,工業(yè)固廢摻燒比例是35%,三個浙江樣品的摻燒剝比例分別為7%,8% 和11%。
先將飛灰進行干燥處理,即放入105 ℃的烘箱中24 h。消解實驗是根據(jù)HJ 832-2017以及實驗室條件來做的。稱取風(fēng)干、過篩的樣品 0.25 g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依次加入 6 mL 硝酸、3 mL鹽酸、2 mL氫氟酸,進行微波消解,消解完后進行趕酸和定容后,通過ICP-OES測試液體樣品,最后進行換算得到各種元素的在飛灰中的總量[5]。
首先測量飛灰含水率,稱取飛灰50.00 g置于105 ℃的烘爐中,恒重至兩次稱量值的誤差小于1%,計算樣品含水率。根據(jù)含水率,計算出50 g干灰對應(yīng)的重量,將飛灰裝入燒杯中,根據(jù)螯合劑的比例2%、3%、4%、5%計算出螯合劑的值,按照30%的水灰比加水,螯合劑和水先進行混合,然后倒入燒杯中,開始攪拌,攪拌均勻后,封口,養(yǎng)護1天。
測定原灰pH值,取5.0 g樣品至500 mL燒杯中,加人 96.5 mL去離子水,用磁力攪拌器猛烈攪拌 5 min,測定 pH 值,大于11,決定用浸提劑2。
稱取螯合后的飛灰50.00 g置于105 ℃的烘爐中,恒重至兩次稱量值的誤差小于1%,計算樣品含水率。根據(jù)螯合后的含水率,稱 2.00 g干灰樣品,置于 200 mL燒杯中,根據(jù)樣品的含水率,按液固比為 20∶1(L/kg)計算出所需浸提劑的體積,加人浸提劑,將液體轉(zhuǎn)移到離心管中并固定在翻轉(zhuǎn)式振蕩裝置上,調(diào)節(jié)轉(zhuǎn)速為30 r/min,振蕩18 h。在振蕩過程中有氣體產(chǎn)生時,應(yīng)定時在通風(fēng)櫥中打開提取瓶,釋放過度的壓力。翻轉(zhuǎn)結(jié)束后進行離心處理,用過濾器和針管,過濾并收集浸出液,于4 ℃下保存。通過ICP-OES測量浸出液中重金屬濃度[6]。
圖1是在不同工業(yè)垃圾摻燒比例下,飛灰中硒、鎳、砷、鉻、鎘、錳、銅、鉛、鋅等元素的總量。
圖1 不同工業(yè)垃圾摻燒比例下,飛灰中的元素總量
如圖1(a)所示,在低摻燒比的情況下,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硒的含量略微有點下降,35%的摻燒情況下,硒的含量明顯增加,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8.3倍。在低摻燒比時,鎳的總量隨著摻燒比增加而增加;在高摻燒比時,鎳的含量比11%的摻燒比略微有點下降。砷的總量隨著摻燒比的增加,先減少后增加;35%的摻燒比例下其砷的比例明顯高于7%~11%摻燒比時。低摻燒比和高摻燒比例不同的規(guī)律的可能原因如下,首先,摻燒比例的數(shù)據(jù)是有一定誤差的,其次,其摻燒的工業(yè)固廢的種類、比例不一樣。
如圖1(b)所示,鉻的含量隨著摻燒比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鎘的含量在低摻燒比時基本保持不變,當(dāng)摻燒比增加時,鎘的含量有所增加,35%的摻燒情況下,鎘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2.8倍。錳的含量與摻燒比沒有明顯關(guān)系。
如圖1(c)所示,銅的含量在低摻燒比時,隨著摻燒比的增加,基本保持不變。當(dāng)摻燒比增加時,銅的含量有所增加。35%的摻燒情況下,銅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1.2倍。鉛的含量在低摻燒比時基本保持不變,35%的摻燒情況下,鉛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0.74倍。鋅的含量與摻燒比沒有明顯關(guān)系。
圖2是在不同工業(yè)垃圾摻燒比例下,底渣中硒、鎳、砷、鉻、鎘、錳、銅、鉛、鋅等元素的總量。
圖2 不同工業(yè)垃圾摻燒比例下,底渣中的元素總量
如圖2(a)所示,硒的含量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但普遍遠遠低于在飛灰中的含量。鎘的含量在低摻燒比時,隨著摻燒比的增加,基本保持不變。當(dāng)摻燒比增加時,鎘的含量有所增加。35%的摻燒情況下,鎘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1.5倍。砷的含量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明顯。
如圖2(b)所示,鎳的含量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35%的摻燒情況下,鎳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0.4倍。鉛的含量與摻燒比關(guān)系沒有太明顯的趨勢。銅的含量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而增加,35%的摻燒情況下,銅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1.8倍。
如圖2(c)所示,鉻的含量在低摻燒比時,在一定范圍內(nèi)波動,在高摻燒比時,有所下降,35%的摻燒情況下,鉻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10%。錳的含量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而略微有點下降,趨勢并不明顯,35%的摻燒情況下,錳的含量是摻燒比例為7%時的60%。鋅的含量隨著摻燒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重金屬的遷移受重金屬自身沸點,垃圾特性,運行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垃圾焚燒后,產(chǎn)出煙氣,飛灰,底渣三種產(chǎn)物,由于煙氣里面重金屬含量很少,這里只考慮底渣和飛灰。一般沸點較低的重金屬(砷、硒、鎘、鉛等)容易進入飛灰,而沸點比較高的重金屬(鉻、鎳)容易進入底渣。垃圾本身的水、氧元素、硫元素、氯元素等也會與重金屬發(fā)生反應(yīng),影響其遷移路徑。而運行環(huán)境中的溫度、凈化方式等對重金屬的遷移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圖3(a)、圖3(b)、圖3(c)都是較低摻燒比例下,元素的遷移規(guī)律。從圖3中可以看出,硒、砷、鉛、鎘、鋅五種元素容易遷移到飛灰中,鎳、鉻、錳、銅四種元素容易遷移到底渣中,且在低摻燒比例下,元素在飛灰、底渣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多具有波動性,與摻燒比的聯(lián)系較少。
圖3 不同工業(yè)垃圾摻燒比時,元素遷移規(guī)律
對比圖3(c)和圖3(d)可以發(fā)現(xiàn),在高摻燒比的情況下,硒更多的遷移到飛灰中。在11%的摻燒比時,有73%的硒遷移到飛灰中,在35%的摻燒比時,有97%的硒遷移到飛灰中。同樣,在高摻燒比的情況下,鉻更多的遷移到飛灰中。在11%的摻燒比時,有14%的鉻遷移到飛灰中,在35%的摻燒比時,有40%的鉻遷移到飛灰中。其他元素的隨著摻比量的增高變化不大。
如圖4所示,砷、鋅、鎘的浸出濃度全部達標。鉛的浸出濃度在添加合適比例的螯合劑時達標,隨著藥劑添加比例增加鉛的浸出濃度下降。硒的浸出濃度基本不達標,并且在螯合劑比例超過一定界限后,更高的螯合劑添加比會導(dǎo)致硒的浸出濃度增加。
圖4 添加不同比例福來西后,部分元素的浸出濃度(固化時間:1天)
本文主要對不同摻燒比飛灰、底渣中的元素含量進行分析,并對垃圾焚燒后一些元素的遷移規(guī)律和固化進行探討。在高摻燒比的情況下,飛灰中硒的總量大大提升,別的重金屬沒有特別明顯趨勢。在底渣中,砷、銅的總量都隨著摻燒比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幾種元素,沒有明顯的趨勢。硒、砷、鉛、鎘、鋅五種元素容易遷移到飛灰中,鎳、鉻、錳、銅四種元素容易遷移到底渣中,且在低摻燒比例下,元素在飛灰、底渣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多具有一定的波動性。但是由于樣品量有限,還需進一步研究統(tǒng)計摻比量對重金屬的影響。
砷、鋅、鎘的浸出濃度全部達標。鉛的浸出濃度在添加合適比例的螯合劑時達標,隨著藥劑添加比例增加鉛的浸出濃度下降。硒的浸出濃度基本不達標,并且在螯合劑比例超過一定界限后,更高的螯合劑添加比會導(dǎo)致硒的浸出濃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