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旭光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正明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2600)
正明煤礦3217 工作面井下位于三采區(qū)右翼,東面為3215 工作面(已掘),南面為總回風大巷(西段)及總軌道大巷(西段),北面為井田邊界煤柱。3217 運輸巷設計長度為1920 m,擔負3217 工作面運輸任務,設計服務年限1.5 a。由于南面布置了總回風大巷、總軌道巷,而三采區(qū)皮帶巷布置標高為+769.480 m,3217 運輸巷沿2#煤層底板掘進(半煤巖巷道),掘進標高+782.697 m,為了保證3217工作面煤矸正常運輸,縮短工作面運輸路線,需在3217 運輸巷機頭安裝位置施工一個溜煤眼,溜煤眼施工到位后與三采區(qū)皮帶巷貫通。
3217 運輸巷與三采區(qū)皮帶巷間距為9.8 m,層間巖體由上向下依次為:1)砂質泥巖,厚1.7 m,灰色,砂質結構,含細砂,含植物化石,質硬,節(jié)理較發(fā)育;2)1#煤,厚0.4 m;3)砂質泥巖及砂質頁巖,厚1.9 m,灰色,砂質結構,含砂,厚層狀,質硬,節(jié)理較發(fā)育;4)2#煤,厚2 m;5)中粒砂巖,厚0.9 m,白灰色,砂質結構,含中粒砂層,層間偶見質硬,節(jié)理較發(fā)育,層理水平;6)砂質頁巖及頁巖,厚2.0 m,灰色,砂質結構,含砂,厚層狀,質硬,節(jié)理較發(fā)育;7)4+5#煤,厚2.15 m;8)頁巖,厚3 m,灰色,厚層狀,質硬,節(jié)理較發(fā)育。
3217 運輸巷溜煤眼斷面設計為立式圓筒形,掘進直徑3.0 m,凈直徑2.8 m,深度為9.8 m。溜煤眼施工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上部圓柱筒倉,下部分為錐體筒倉。圓柱筒倉施工深度為7.8 m,錐體筒倉施工深度為2.0 m,其中錐體筒倉下口直徑為0.8 m,如圖1。
圖1 3217 運輸巷溜煤眼布置剖面示意圖(mm)
為了保證溜煤眼施工效率,保證溜煤眼施工期間煤矸能夠快速運輸,決定采用反井鉆機施工溜煤眼煤矸運輸通道,然后采用松動爆破法依次擴刷斷面。
1)首先將ZYF0.9/90 型液壓反井鉆機安裝在3217 運輸巷指定位置,并將液壓系統(tǒng)及配件連接到位。鉆機先采用直徑為182 mm、鉆桿配套直徑為0.19 m 合金鋼鉆頭進行導向鉆孔施工,每節(jié)鉆桿長度為1.5 m,導向鉆孔中心線與溜煤眼中心線重合。
2)導向鉆孔施工到與三采區(qū)皮帶巷頂板貫通,貫通前在溜煤眼與三采區(qū)皮帶巷之間搭設工作盤,工作盤采用木柱搭設而成,工作盤長度為5.0 m,寬度為4.5 m(巷寬)。工作面中部預留一個長度及寬度為1.0 m 漏煤口,形成漏煤系統(tǒng)。
3)工作盤搭設完成后,將導向鉆頭拆下安裝擴孔螺旋鉆頭,鉆頭直徑為0.9 m。反井鉆進過程中每鉆進1.0 m 及時調整鉆機角度,保證沿煤倉中心線鉆進,直至與3217 運輸巷貫通,拆除反井鉆機。
4)反井鉆機施工完后,從溜眼上口開始布置環(huán)形松動爆破鉆孔,共計布置三排環(huán)形爆破孔,共計36 個鉆孔,孔深為1.0 m。其中,第一排、第二排鉆孔垂直底板布置,第三排鉆孔向筒壁方向以85°斜角布置,如圖2。
圖2 溜煤眼圓柱筒倉段爆破鉆孔布置示意圖(mm)
5)鉆孔施工完后,對每個鉆孔內填裝一支毫秒延期電雷管和一支礦用乳化炸藥,單孔裝藥量為0.3 kg,采用正向裝藥方式,用水炮泥進行封堵,封堵長度不得低于0.5 m。
6)爆破后保證施工斷面直徑為3.0 m,欠挖部分繼續(xù)爆破擴刷,直至設計斷面。爆破后煤矸從中部鉆孔下方至工作盤,然后人工將煤矸清理至三采區(qū)皮帶運出。
7)溜煤眼圓柱筒倉施工到位后停止爆破施工,從三采區(qū)皮帶巷頂板向上部布置反掘松動斜孔施工錐體筒倉。鉆孔深度為1.0 m,鉆孔布置傾角為80°,施工到位后與圓柱筒倉貫通。
編號 鉆孔深度/m單孔裝藥量/kg裝藥方式聯線方式爆破方式1~36 1.0 0.3 正向裝藥串聯連接松動爆破
1)對溜煤眼上口采用工字鋼梁進行鎖口支護。首先對溜煤眼上口進行起底,起底深度0.5 m,以溜煤眼邊線向東西兩側各延伸1.0 m,向南北兩側各延伸0.5 m,如圖3。
圖3 溜煤眼鎖口及筒壁支護示意圖(mm)
2)上口起底完成后,對起底處安裝梯形工字鋼棚,鋼棚橫梁2 根長度為5.0 m,縱梁長度為4.0 m,縱梁共計4 根;每根橫梁上布置5 個錨桿支護孔,縱梁上布置3 個錨桿支護孔,鋼棚采用錨桿固定在底板上。
3)梯形工字鋼棚安裝后,對起底區(qū)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到位后與3217 運輸巷底板齊平。
1)溜煤眼筒壁支護與爆破施工同步進行,當溜煤眼施工深度達1.0 m 時開始對溜煤眼筒壁進行錨桿(索)、鋼筋網支護,錨桿與錨索采用交錯布置,錨桿與錨索布置排距為1.0 m。
2)錨桿長度為2.0 m、直徑為22 mm,錨索長度為3.5 m、直徑為17.8 mm。錨桿(索)布置間距為0.5 m,采用環(huán)形布置方式,每排布置8 根錨桿(索)。錨桿(索)外露端用長度為0.45 m、寬度為0.25 m“W”型鋼帶預緊。
3)溜煤眼圓柱筒倉共計施工3 排錨桿、3 排錨索,錐體筒倉共計施工2 排錨桿,筒壁鋪設的鋼筋網采用6 mm 圓鋼編制而成,每片網長度為1.2 m,寬度為1.0 m。
為了提高溜煤眼筒壁圍巖穩(wěn)定性,筒壁支護后需對筒壁支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具體施工方案如下:
1)采用特制的模板、鋼筋網、錨桿聯合進行支模。支模澆筑從下往上依次施工,先對錐體筒倉進行支設模板,在錐體筒倉四周施工2 排固定錨桿,每排6 根,錨桿長度為0.8 m,錨桿錨固后外露長度為0.1 m。
2)固定錨桿安裝在其端頭,依次安裝鋼筋網、模板并采用鉛絲捆綁,在錨桿外露端安裝一塊鋼方墊,對錐體筒倉下端采用鋼板進行封堵。錐體筒倉模板支設后與筒壁之間形成寬度為0.1 m 的澆筑封閉空間。
3)模板支設完成后,3217 運輸巷攪拌的混凝土通過直徑0.1 m 的柔性膠管對澆筑封閉空間進行澆筑。
4)錐體筒倉澆筑3 h 后,開始對圓柱筒倉支模板并進行澆筑施工。圓柱筒倉內每層模板支設高度為1.0 m,每層模板采用3 排錨桿及鋼筋網固定,每排6 根錨桿,模板固定方式與錐體筒倉模板固定方式相同。模板支設完后進行混凝土澆筑,以此類推直至澆筑到位后與溜煤眼上口接觸嚴實。
1)3217 運輸巷溜煤眼采取鉆機反井法提前施工了煤矸運輸通道,保證了后期掘進煤矸運輸效率,避免了傳統(tǒng)吊桶裝巖運輸效率及安全系數低等難題,加快了溜煤眼施工進度,3217 運輸巷溜煤眼平均掘進進度為4.0 m/d。
2)對溜煤眼筒壁采取聯合支護技術后,有效控制了筒壁圍巖,在施工過程中未出現筒壁巖體垮落現象,保證了后期溜煤眼安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