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運龍,施曉雨,吳易蕓,錢萬月,王 瑜,徐軼群,薛文靜
(揚州大學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且重金屬鎘(Cd)污染占比最高,對生態(tài)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針對土壤重金屬Cd 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固定修復技術在土壤重金屬修復方面呈現(xiàn)出較大潛力。目前,納米零價鐵(nZVI)憑借其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吸附還原活性強等特性[1],已被廣泛應用于土壤及底泥重金屬的固定修復。但其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易團聚、不穩(wěn)定、易被氧化等問題,修復效率較低。生物炭(BC)對重金屬具有強烈的吸附性和固定能力,可用于水體和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修復[2]。因此,構建nZVI/BC 復合材料預計能減少團聚、增強nZVI 的穩(wěn)定性,發(fā)揮出兩者的優(yōu)勢,實現(xiàn)重金屬的有效穩(wěn)定。本研究通過制備nZVI/BC 材料,考察其對土壤重金屬Cd 的修復效果,結合土壤理化性質變化,剖析材料對Cd 的穩(wěn)定機制,以期為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提供技術儲備和科學依據(jù)。
nZVI和BC/nZVI采用了液相還原法制備,BC經過高溫熱解制備[3]。采集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表層土(0~20 cm)。先去除雜質的土壤中添加氯化鎘(CdCl2)溶液,并在室溫下陳化60 d,使土壤Cd含量達到5.0 mg/kg1的污染水平。
實驗共設置4 組:對照組、nZVI、BC、nZVI/BC。對照組,不添加材料。其余各組材料添加量為土壤質量的5%,每組設3 個平行樣。稱取土壤樣品及材料于50 mL 離心管,以水土比(V/W)5∶1 的比例加入超純水,混合均勻后放入培養(yǎng)箱于24℃靜置培養(yǎng)。分別在第1 d、5 d、10 d、15 d 取樣測定土壤Cd 有效態(tài)含量、浸出毒性及pH 值。pH 值采用便攜式pH值計測定,有效態(tài)Cd 含量采用DTPA 浸提法測定[4],Cd 的浸出毒性采用醋酸緩沖溶液法測定[5]。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Excel軟件,用Origin軟件制圖。
圖1(a)可以觀察到nZVI 顆粒在BC 表面均勻分散,部分鏈狀結構斷開,變成單個的小球體。這說明BC 的負載有效降低了nZVI的聚集程度。圖1(b)可以看出nZVI顆粒被固定在BC表面,同時nZVI的聚集程度大大減小。
圖1 nZVI/BC的掃描電鏡圖(a)和透射電鏡圖(b)Fig.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b)of nZVI/BC
由圖2(a)可知,各處理組中有效態(tài)Cd 質量濃度均呈現(xiàn)逐漸降低的趨勢。15 d 后,nZVI、BC 和nZVI/BC 處理組中有效態(tài)Cd 質量濃度與對照組(2.17 mg/kg)相比,分別降低了80.64%、26.27%和86.18%。由圖2(b)可知,各處理組中Cd的浸出質量濃度均呈現(xiàn)逐漸降低的趨勢。15 d 后,nZVI、BC和nZVI/BC 處理組中Cd 的浸出質量濃度較對照組(0.105 mg/L)分別降低了0.046 mg/L、0.018 mg/L 和0.067 mg/L。各材料對Cd 的固定效率分別為43.55%、16.62%和63.42%。以上結果表明,nZVI、BC 和nZVI/BC 材料均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態(tài)Cd 質量濃度以及Cd 的浸出質量濃度,其中nZVI/BC 表現(xiàn)出明顯優(yōu)勢,對Cd具有較好的固定效果,有效降低了土壤中Cd的浸出性能和環(huán)境風險。
圖2 修復過程中土壤有效態(tài)Cd質量濃度和浸出質量濃度Fig.2 Mass concentration of available Cd and leaching mass concentration in soil during restoration
從圖3 可以觀察到,對照組的pH 值基本保持在6.40 左右。經過15 d修復后,nZVI、BC和nZVI/BC 處理組的pH 值由最初的6.39 分別上升到7.25、7.00 和7.44。其中,施用nZVI/BC材料提高土壤樣品pH值的效果更為顯著。
圖3 修復過程中土壤pH值的變化Fig.3 Changes in soil pH value during restoration
(1)材料的表征結果表明,nZVI 被固定在BC 表面,且負載BC后的nZVI聚集程度減小,分散性更好。
(2)nZVI、BC 和nZVI/BC 3 種材料的添加均降低了土壤中有效態(tài)Cd質量濃度及Cd的浸出質量濃度,其對Cd的固定效率大小為nZVI/BC>nZVI>BC,表明nZVI/BC 材料對Cd 污染土壤的修復效果最好,有效降低了Cd 的生物有效性和溶出性。
(3)nZVI、BC 和nZVI/BC 的添加均增加了土壤樣品的pH值,其中,nZVI/BC 處理組中pH 增加了1.05,土壤pH 值的增加有利于土壤中Cd 的固定。對于nZVI 來說,nZVI 自身發(fā)生了氧化反應,即Fe0與H2O和O2反應產生了Fe2+和OH-[6],從而能夠提高土壤樣品的pH 值。此外,BC 本身具有較為豐富的碳酸鹽以及堿性基團,其可以與土壤樣品中的酸度發(fā)生中和反應[7],從而可以提高土壤樣品的pH 值。nZVI、BC 和nZVI/BC材料的施用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樣品的pH值,土壤pH值的提高可以通過增強土壤顆粒的電負性,大大提高土壤顆粒對Cd的吸附性,從而能夠抑制土壤中Cd的遷移能力。
綜上所述,nZVI/BC 復合材料的添加有效降低了土壤中Cd 的生物有效性和溶出性,同時nZVI/BC 增加了土壤的pH值,土壤pH值的增加促進了Cd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