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宇,劉 丹,劉 璐,王永華,齊向東,劉雙峰,薛晨陽
(中北大學 儀器科學與動態(tài)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山西 太原 030051)
水下無人航行器(UUA)自主、智能、靈活且能長時間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因為水下環(huán)境復雜,水流多變,干擾不可控制,航向穩(wěn)定性及其精度無法得到保證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實現(xiàn)UUA 向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PID 控制、反步法控制、模糊控制及滑??刂频萚1]。PID 控制算法較為簡便且控制性能較強,在航向控制方面受到廣泛應用。但對于模型復雜的控制對象而言,PID 控制無法滿足其設計需求,通常需要與其他的控制方法相結合來實現(xiàn)較復雜系統(tǒng)的控制,這會使得其設計變得更為復雜[2]。反步法控制的本質是先拆分,再集成,其主要思想是將高復雜度、高階數(shù)的非線性系統(tǒng)逐一拆分成若干個低階數(shù)子系統(tǒng),再根據(jù)李雅普諾夫穩(wěn)定性原理對每個子系統(tǒng)分別設計模擬控制量,再將各部分子系統(tǒng)集成,最終實現(xiàn)總體系統(tǒng)控制[3]。該方法針對模型較為簡單的系統(tǒng)設計精確,而且當系統(tǒng)存在不確定項時,可以放寬匹配條件。但是設計過程較為繁瑣,在航向控制問題中,系統(tǒng)控制量求解時隨著系統(tǒng)階數(shù)的增加,微分計算越來越復雜,較難在實際控制中應用。模糊控制方法是一種借助模糊規(guī)則和論域分割來實現(xiàn)將復雜系統(tǒng)簡單化的控制方法,其不完全依賴于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從而具有較強魯棒性[4],但由于模糊控制自身局限性,難以實現(xiàn)復雜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析及整體化設計,使得無法精確控制系統(tǒng),使得其動態(tài)品質變差。
滑??刂葡噍^于其他控制方法而言,其系統(tǒng)結構可以根據(jù)當前的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不斷優(yōu)化,且其對外界干擾及模型參數(shù)變化不敏感,從而表現(xiàn)出較強的自適應能力和魯棒性[5]?;谏鲜?,本文采用滑??刂品椒?,在模糊運動學模型的基礎上,采用干擾觀測器模擬外界干擾,對系統(tǒng)進行干擾補償,結合連續(xù)滑??刂破鲗崿F(xiàn)水下無人航行器的航向跟蹤。
UUV 的空間運動分解成兩部分,第1 部分忽略其形變將其看成在空間中運動的質點,第2 部分為UUA 自身繞重心定點轉動。此次建模主要應用了地面坐標系[6](固定坐標系)和潛航器坐標系(運動坐標系)對其空間運動進行分析。
為了分析UUV 在整個空間中的運動,首先建立一個地面坐標系。在地面適合處選擇固定點E 將其設置為坐標原點,ζ軸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稱為鉛垂軸;ξ軸平行于水平面,且UUV 前進方向為正方向;η軸垂直于另外兩軸,整個坐標軸滿足右手系,如圖1 所示。
圖1 固定坐標與運動坐標系Fig. 1 Fixed and moving coordinates
1.1.2 UUV 坐標系(運動坐標系)O-xyz
為了分析UUV 在水下的俯仰、首搖、轉動問題,建立一個UUV 坐標系[7](運動坐標系)。坐標原點設置在UUV 的重心處,x軸水平于UUV 艇身,前進方向為正方向;z軸垂直x軸,下為正方向;y軸與另兩軸垂直且整個坐標系滿足右手系。
1.2.1 姿態(tài)角
偏航角Ψ:坐標系的x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地面坐標系ξ 軸的夾角。
俯仰角θ:x軸與水平面的夾角。
橫滾角?:z軸與地面坐標系ζ 軸的夾角。
1.2.2 坐標系之間的轉化
一般UUV 運動問題需要用到2 個坐標系之間相互轉換,適用于航向追蹤問題的坐標系轉換滿足方程[8]
在UUV 系統(tǒng)中,依然滿足牛頓第二定律。忽略UUV 的形變將其看做一個剛體,并對其整體進行分析,滿足基礎動力學方程:
式中:mi為剛體質量;vi為表示剛體質心的速度矢量;Fi為剛體所受的外力。
1.3.1 運動學模型(固定坐標系下)
UUV 行器通常有6 個自由度,并且它的運動可以看做是剛體運動[9]。在UUV 運動過程中,令表示潛航器只有沿著x軸的線速度,其他方向線速度為0,令T為沿x,y,z軸方向的角速度。推導可得
將上式轉化為廣義向量的矩陣形式為:
由于UUV 運動學模型是在線速度存在非完整約束的條件下得到的[10],減少了速度的維數(shù)。統(tǒng)有2 個非完整約束,分別為繞y軸的線速度和繞z軸的線速度。因為速度維度的減少,所以速度在這2 個方向為0。這2 個約束可表示為:
將s、a、p展開并且用表示為:
用向量場f1(g),f2(g),f3(g)和f4(g)線性組合稱行的矩陣A(q)來描述速度,則建立如下運動模型:
式中:v1=vx;v2=ωx;v3=ωy;v4=ωz。
《辦法》的另一大亮點是將走逃(失聯(lián))企業(yè)納入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將“具有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抗稅、虛開發(fā)票等行為,經(jīng)稅務機關檢查確認走逃(失聯(lián))的”明確作為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標準之一,包括稅務局稽查局作出行政決定前已經(jīng)走逃(失聯(lián)),以及稅務局稽查局作出行政決定后走逃(失聯(lián))的。
1.4.1 縱向運動模型
對于UUV,縱向運動可獨立存在,將UUV 縱向運動單獨拆分出來,為空間的垂直平面運動。對于縱向運動,依然遵循牛頓定律和基礎動力學方程[11],則有:
1.4.2 側向運動模型
由于縱向參數(shù)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完全為0,所以側向運動并不會單獨存在。假設UUV 是理想的直鰭舵上下對稱,那么此時的側向運動不含橫滾,此時的側向運動方程為:
式中:;Λ=κ-β;δr為直舵偏向角;v0為潛航器的額定速度,可由方程解出。
1.4.3 橫滾運動模型
UUV 繞x軸轉動被稱之為橫滾,用滾角?來表示其程度大小。分析可得包括橫滾的側向運動模型[12]關于速度v的運動模型為:
式中,δd為差動舵偏角
航向控制可以不考慮橫滾運動,但側向運動不能單獨存在[13],所以將UUV 看做一個以重心為質點的剛體,考慮其縱向及包含橫滾的側向運動。
將簡化模型中的縱向運動模型和包含橫滾的側向運動模型合并,得
航向控制問題[14]可以表現(xiàn)為。
式中:x1為航向角;a,b為時間常數(shù);u為簡單系統(tǒng)模型;F為不確定性總干擾。
建立一個標稱模型[15],把建模誤差,噪聲,還有實際的外部干擾都給增廣為一個新的狀態(tài)變量,將新的狀態(tài)變量等效輸入到控制端,進行干擾補償,實現(xiàn)對干擾的完全控制。
定義Lyapunov 函數(shù):
合適的參數(shù)選取能夠更加精準實現(xiàn)外界干擾補償[16],增強系統(tǒng)魯棒性。取a=5,b=0.15,d=150 sin(0.1t),k1=500,k2=200。
仿真結果如下
圖2 為設計的干擾觀測器干擾及觀測仿真結果,虛線為實際干擾值,點線為觀測器估計值。仿真結果顯示虛線與點線很好的貼合,說明設計的干擾觀測器可以很好實時估計干擾值。
圖2 干擾及觀測結果Fig. 2 Interference and results of their observations
將期望航向角設為xd,誤差取Z1=xd-x1,則滑模函數(shù)為:
基于干擾補償?shù)幕?刂破髟O計為:
選擇Lyapunov 函數(shù)為:
仿真中,用sat(t)飽和函數(shù)代替符號函數(shù)sgn(s)來降低抖動影響[17]。取a=5,b=0.1,d=150sin(0.1t),xd=sint,k1=500,k2=200,η=5.0,c= 1 5 , Δ =0.10。
圖3 為干擾值及其誤差對比圖??梢钥闯?,實際干擾值越大,那么觀測器估計值就越精確,實際干擾值越小,觀測器估計值的偏差越大,但誤差最大不超過5%,符合設計要求。
圖3 干擾及其估計值之間的誤差Fig. 3 Error between the interference and its estimate
當預設航向為一個固定值即為一條直線xd=1 時,圖4 為航向跟蹤仿真結果。實線為預設航向,虛線為航向跟蹤。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時間增加,航向跟蹤曲線快速和預設航向曲線貼合,說明當預設航向為固定值時,采用基于干擾補償?shù)暮较蚧?刂破骺梢詫崿F(xiàn)對設定簡單航向的穩(wěn)定跟蹤,并且對干擾具有強擼棒性和自適應性。
圖4 預設定航向及航向跟蹤Fig. 4 Pre-set heading and course tracking
當預設航向角設為一個正弦波xd=3sin(3.15t+1.5)時,更方便看出航向角追蹤是否出現(xiàn)偏差。圖5 為預設航向及航向追蹤仿真結果,實線為預設航向,虛線為航向跟蹤。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時間增加,預設航向曲線和航向跟蹤曲線逐漸貼合,說明采用基于干擾補償?shù)暮较蚧?刂破骺梢詫崿F(xiàn)對設定較復雜航向的穩(wěn)定跟蹤,并且對干擾具有強擼棒性和自適應性。
圖5 預設正弦航向及航向跟蹤Fig. 5 Preset sinusoidal heading and course tracking
當預設航向為一個自定函xd=acot(cot(theta)/sin(PSI)+tan(PSI)/sin(theta)),PSI=atan(xact(2,: )),theta=-atan(xact(4,:)./sec(PS I))。由圖6 的仿真結果了知,當預設航向角出現(xiàn)航向變化速度過快,變化角度過大時,會使得反饋控制信號具有不連續(xù)性,具體體現(xiàn)為高頻率切換函數(shù)。這對整個控制系統(tǒng)帶來了不利影響,導致跟蹤結果出現(xiàn)較大偏差。但隨時間最終預設航向與實際航向會重合。由以上3 種不同函數(shù)類型的預設航向仿真結果表明,該連續(xù)滑模控制算法在跟蹤方面效果較好。
圖6 預設自定義航向及航向跟蹤Fig. 6 Preset custom heading and course tracking
本文對水下無人航行器進行模糊運動學建模,并對包含不確定因素的系統(tǒng)模型設計一種變結構控制和干擾補償?shù)倪B續(xù)滑??刂破鬟M行航向跟蹤仿真研究。當預設航線為一條直線時,系統(tǒng)可以快速調整航向,并與預設航向重合。接著以正弦波預設航向,改變固定頻率時,系統(tǒng)能夠快速調整航向與預定航向重合,雖然其間會產(chǎn)生一定誤差但在系統(tǒng)可控范圍。最后設置自定義無規(guī)律預設航向,若預設航向變化速度過快或變化角度過大時,系統(tǒng)由于反饋控制信號的不連續(xù)性導致無法及時調整航向,但隨著時間增加最終會與預設航向重合。以上3 個仿真實驗證明基于干擾補償?shù)幕?刂破骺梢詫崿F(xiàn)對于航向的穩(wěn)定跟蹤,并且具有較強的魯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