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醫(yī)生正在醫(yī)院值夜班,突然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被母親送進急診室,男孩一直在對母親咆哮。
原來,男孩在剛剛舉辦的畢業(yè)晚會上,弄傷了眼睛。起因是母親給他買了一雙新鞋,新鞋的防滑效果不好,男孩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慎從臺上重重地摔下,眼眶恰巧碰到了桌角上。
此時,男孩的母親像一個無助的孩子,一言不發(fā)地站在角落里,淚流滿面地任憑男孩高聲抱怨。醫(yī)生好言安撫著情緒激動的男孩,讓他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幸好,手術(shù)非常順利,可盡管如此,男孩還是難以原諒他的母親。手術(shù)后,醫(yī)生給男孩纏上了紗布,并且建議他不要在強光下逗留太久。
當(dāng)晚,班上所有的同學(xué)都來病房探望男孩,每人手里都捧著一支蠟燭。漆黑的病房里,瞬時紅光閃耀。同學(xué)們開始回憶溫暖的往事,暢想自己的未來??傻搅俗詈?,還是阻擋不了離別的傷感。他們相約,在各自的蠟燭上用筆劃出自己的名字,誰走了,就吹滅一支蠟燭,然后送給男孩。
此時的男孩已經(jīng)能夠透過紗布,隱約看到這些微弱的光亮了。猛然間,其中的一支蠟燭滅了,緊接著,大半的蠟燭開始相繼熄滅,整個病房也瞬時暗了下來。男孩的聲音開始有些哽咽。最后,只剩一支蠟燭在黑暗中堅韌地散發(fā)著光亮。
男孩開始激動地猜測起這捧蠟燭的人:“小杰,我的好兄弟,是你嗎?我知道是你?!蹦且灰梗瑺T光和男孩的傾訴一夜未斷。直到清晨,男孩才疲倦地睡去。可沒多久他就醒了過來,吵著要醫(yī)生幫自己解開紗布,然后急急地搜尋著滿地長短不一的蠟燭。
忽然,男孩頓住了,因為小杰的蠟燭是最長的,這說明他是第一個走掉的。那么,最后一支蠟燭是誰捧的呢?
突然,男孩看到隔壁的病床上,母親正熟睡著,手里握著一支沒有名字的粗壯的蠟燭。母親的手背上,有幾道鮮紅的印記,是蠟油滴下來凝固而成的。昨晚,是母親手握一支粗壯的蠟燭,默默陪了他一夜。
本刊編輯整理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