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茗哲
乘車回到五年未回的老家,走在泥濘的山路上,艾草的味道散在空氣中。奶奶年邁的身子倚在門上,墻邊疊著的木柴沒有減少,隔壁的阿黃還是那樣靜靜地趴在門前,似乎什么都沒變,又好似什么都變了。
我一走進(jìn)院子,奶奶就開始忙起來,一手捋著艾草,一邊拉著過往。時間,在奶奶的臉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柴火漸漸燃起,火從灶臺里竄出來,又被灶門遮著,頑皮地跳躍。艾草的氣味散入空中,肆無忌憚地彌漫著,這熟悉的味道牽引起我的記憶……
“嘩!”艾葉液過濾后倒入了面粉中。奶奶和著面團,面粉與艾液的比例從未有過明確的記錄,只靠她幾十年的經(jīng)驗把握著。夕陽的余暉落在灶上,縷縷青煙裊裊升起,艾草的味道愈加濃郁。不一會兒,一盤軟糯的艾糕端上了桌。放至微涼,取一塊,送入口中,嚼上兩口,清香頓時在口中炸開,像咽下了童年與故鄉(xiāng)。
艾葉糕從我出生起就常伴我左右,即使在異地他鄉(xiāng)也不例外,它就是牽起回憶的線。故鄉(xiāng)的土是清香的,故鄉(xiāng)的水是甘甜的。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奶奶的愛就裹在了糕中。夕陽西下,五年不見的故鄉(xiāng)變了模樣,但月亮還是那樣照著,溪水還是那樣涼,田里跑著孩子,菜畦里藏著蟈蟈,但艾糕卻似乎多了點苦澀!
皎潔的月光照在艾糕上,給綠色的糕點裹上了一層白帳。蟬在叫,蟈蟈在鳴,溪水潺潺而流,將艾糕的一切蓋住。故鄉(xiāng)沒有名揚一方的美食,也沒有名留青史的手藝,但只憑一塊艾糕,就牽著游子回到他思念的故鄉(xiāng)。
臨行前,奶奶站在門口,挽留著,叮囑著。她步履蹣跚地將一大塊艾糕和田里的青菜、山里的蘑菇塞滿了車的后備箱。這年邁的老媼,我的奶奶,幾十年前也曾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姑娘,后來為我的爺爺、我的父親做著艾糕,思念也隨著子女四處闖蕩,到如今一個人守著一個大宅子,那份孤獨也融入了艾糕……
故鄉(xiāng)艾,愛故鄉(xiāng),愁意漫上眉梢!
‖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溫州附屬學(xué)校
‖指導(dǎo)教師:梁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