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yè)季,幾乎每年,“不負熱愛,奔赴山?!笨偸菍懺诋厴I(yè)留言冊里經典的言語。熱愛,讓徐霞客游歷天下,朝碧海而暮蒼梧;同是熱愛,讓工程師姜鵬為“天眼”深深吸引,扎進大山深處搞科研14年。熱愛,總能釋放出澎湃的能量。不管你擁有的是怎樣的生活,無論你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正值青春還是芳華已逝,都可以全力以赴,發(fā)光發(fā)亮,為熱愛而活。
探索者駱垠材:去南極追夢
家住四川眉山的輪滑少年駱垠材,在20歲那年愛上極限輪滑運動,獲過不少國內輪滑比賽冠軍,這個驕傲的少年一度以為自己即將成為亞洲冠軍。在2008年的一次比賽中,他打破國內飆高紀錄4.2米,卻嚴重摔傷,大腦短暫失憶。他在醫(yī)院里一躺就是好幾個月,所有的掌聲和榮譽被擋在醫(yī)院門外。
從那以后,駱垠材被迫放棄極限比賽,轉而用輪滑的方式旅行全球。2011年完成輪滑川藏線后,他又完成新藏線、美國66號公路等輪滑穿越,他用一雙腳、數不清的輪滑鞋,滑過了17400多公里的土地。2018年,他一個人來到極寒時期的貝加爾湖,準備往返穿越1400公里。但實際上,他往返三次,總共完成了2000公里的冰雪穿越。一個人的遼闊冰面,他踽踽獨行,但每一步,都堅定無比。
現如今32歲的駱垠材一直有個夢想——獨自徒步穿越南極。他把對“冰天雪地極致環(huán)境的向往”,稱之為“燃燒在心中的白色火焰”,而他,不愿意做“自己向往人生中的看客”。為熟悉極地環(huán)境,在去南極前,他先來到北極圈,進行了長距離的極地冰雪穿越。在平均-40℃的北極圈,他拉著98公斤的雪撬船,腳下踩著30厘米深的積雪,耳邊響起不知道是什么動物的嘶鳴聲,它仿佛隨時都可能撲殺過來。他也曾掉進冰窟中,“都忘了自己是怎么爬出來的”。從北緯62°走到72°,耗時53天,他把這樣的經歷,描述為一場“孤寂的清醒”,這條路,此前還沒有人用腳步丈量過。駱垠材在北極圈內行進約900公里,創(chuàng)下了中國人在北極圈行走的最遠紀錄。
在前往夢想的路上,他是勇敢探索的遠行家。
素材解讀
面對一座高山,有人畏懼攀爬艱難選擇放棄,有人選擇出發(fā),但在最險峻之處選擇后退,以至于錯過了山上美景;也有人敢于“犯其至難”,雖可能遭遇生命之險,但卻有機會登上巔峰,領略奇?zhèn)?、瑰怪之景。人生亦如登山,我們同樣面臨著一程接一程的挑戰(zhàn),從出生到長大,從求學到就業(yè),我們不得不突破重重關卡,才能真正看見人生的風景。正如喬舒亞·J·馬里恩所說:“挑戰(zhàn)讓生命充滿樂趣,克服挑戰(zhàn)則讓生命充滿意義。”
【適用文題】挑戰(zhàn);步履不停;堅持自我……
堅持者梁攀:用熱愛閃耀世界
重慶市鐵路運輸技師學院的青年教師梁攀,還有一個身份——世界技能大賽冠軍。為了照顧父親,他在初中畢業(yè)后便出去闖蕩,在工地搬磚、攪拌混凝土,在廠房旁守夜……但這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由于更喜歡動手操作,2013年,他選擇到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電機電器裝配與維修專業(yè)學習。他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班上最好的。兩年過后,老師推薦梁攀去參加技能界的“奧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賽,這是由世界技能組織舉辦的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yè)技能賽事,電路板安裝、嵌入式編程……有些內容甚至需要閱讀英文文獻。盡管他非常努力,依舊在“五進二”中被淘汰。梁攀毫不氣餒,他放棄了很多企業(yè)拋來的橄欖枝,選擇留在集訓基地,從頭再來。
2019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為了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梁攀每天堅持在一間狹窄的、只有一張床的房間里進行適應性的現場訓練。由于地方小,他只能把床頭柜當訓練的凳子,把窗臺當操作臺。訓練用的電路板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200多個點位,他必須用烙鐵將每一個點位都焊上錫,一個任務完成不好,就要反復操作。經歷了破繭重生的歷煉后,梁攀一舉奪金。之后,他拒絕了許多企業(yè)遞出的橄欖枝,選擇留校任教。他希望讓更多職校生卸下學歷的枷鎖,打破社會偏見,用行動證明行業(yè)無貴賤。
素材解讀
美國潛能大師博恩·崔西有句名言:“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當一個人下定決心要達成某一件事的時候,很少有做不到的?!绷号示褪沁@句話最好的踐行者。艱苦的工作、一次次的失敗,都沒有磨平他的棱角,在激烈的世界技能大賽賽場上,他不斷打破“天花板”?!靶男脑谝凰?,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夢想不會辜負堅持。我們在追夢路上流下的汗水、戰(zhàn)勝的困難,經過歲月的沉淀,終將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化為人生的厚積薄發(fā)。
【適用文題】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跨越;打破壁壘……
陪伴者趙天賜:我想用山海治愈你
歷時31天,往返一萬五千公里,從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到賽里木湖,河南的年輕人趙天賜推著輪椅上患有漸凍癥的媽媽暢游新疆。
2014年,趙天賜的媽媽確診為漸凍癥。在那之前,她開朗愛笑,常和朋友一起爬山、賞風景?;疾『螅瑡寢尩男那榉浅2?,于是,趙天賜決定帶著媽媽換一種她喜歡的方式生活。把省內的城市和景點都轉了一遍后,他決定帶著媽媽去全國走走,新疆便是第一站。
為了這趟旅行,趙天賜足足準備了小半年。擔心旅途中照顧不周,他還叫上了一位好友和長期照顧媽媽的保姆。途中,媽媽的座椅每二十分鐘就要調整一次,調高、放低,活動活動僵硬的身體。趙天賜不僅當司機和導游,每晚還要剪一段視頻做記錄,留下這些珍貴的回憶。為了讓旅行更完美,趙天賜還準備了無人機,遇到盤山公路,他就操控無人機飛到山的另一頭,拍下來發(fā)給媽媽看。有一次,無人機失控了,差點落水,他想追趕,結果一腳踩在了牛糞上。遠處的媽媽看見了,開懷大笑起來,那一瞬間,他感到特別幸福。趙天賜為媽媽取了一個昵稱叫“能能”,里面包含了他的心愿——他希望媽媽能早日康復,堅持到奇跡出現的那一天。
素材解讀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熱愛生活,也定然會被生活熱愛。趙天賜身體力行,用漫長的行走、詩意的生活喚醒了媽媽對生活的愛。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生命只有一次,一寸光陰不可輕。在這喧囂繁雜的人世間,擁有從困境中走出來的能力,可以感受來自愛的力量,就能夠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生命的精彩和美好!
【適用文題】留住這段記憶;喚醒;____的你,____的我……
【模擬金題】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顧名思義,就是內心的向往和熱愛的地方,是我們身體要去的地方。有了方向,我們就不會彷徨。請以“心之所向”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目光所及,心之所向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城內初級中學 ?韓佳萱
風塵仆仆,終有歸途。
晌午,我躺在沙發(fā)上正愜意地看著電視。忽然,正在廚房洗碗的爸爸激動地說:“你姥姥要回來了!”我一下愣住了,甚至都不知該做出什么表情。我“嗖”地站了起來,反復和爸爸確認了幾次,這才相信。
驀地想起與姥姥在一起的舊時光。
小時候,爸媽上班,我總待在姥姥家。姥姥是位普通的農民,一輩子所熱愛的便是土地。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盛夏時節(jié),天氣酷熱難耐,高亢嘹亮的夏蟬奏響了一首特有的奏鳴曲。姥姥扛著一把鋤頭,騎著自行車,載著我去鋤地。
印象中,姥姥對鋤地樂此不疲,土地就好似她的孩子。鋤地時,她十分專注,竟不在乎烈日打在臉上的熾熱,也感覺不到豆大的汗珠一滴接一滴地從臉頰上滾落。她只是時不時喘兩口粗氣,停下來理理鬢間碎發(fā),然后繼續(xù)勞作,一做便忘了時間,而我只好在田壟間與蝴蝶作伴。那時,我不理解姥姥為什么要那么辛苦,甚至有些嫉妒,因為她對土地的愛遠大于我。時至今日,我才明白,那是緣自她對土地的一種熱愛。
姥姥家的院子很大,一左一右分別種有兩棵柿子樹,它們要比我大上十多歲。每年秋天,姥姥總會摘下半熟的柿子,焐得熟透,送給四鄰親友,余下的才讓家里人品嘗。她總是笑盈盈地看著柿子樹,如同凝望兒孫,眼里射出溫暖的光。
等到我上小學,舅舅說要帶姥姥到外地住。姥姥出發(fā)那天,我呆呆地坐在門檻前痛哭了一整天。
此后,姥姥時常與我通話,說她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人和每一粒土,說“他鄉(xiāng)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xiāng)一盞燈”。
舅舅說,回家那天,姥姥提前一小時就坐在了大廳里。我想,她只有坐在那里才能安心吧。隨后舅舅又發(fā)來一張照片,照片里,姥姥一手握著行李箱的拉桿,另一只手放在兜里,像在握著她鐘愛的土地。我知道,那一定是可以讓她回到故鄉(xiāng)的火車票。
每個人都有向往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夢中的遠方,另一個是心中的故鄉(xiāng)。姥姥一生目光所及的地方,是她心中的故鄉(xiāng),亦是夢中的遠方,因為那里有她一生摯愛的親人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