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zhèn)
在清代“揚州花園茶肆甲于天下”,在教場眾多餐館中“九如分座”脫穎而出。光緒年間,周天松開設的“九如分座”已聞名遐邇,辛亥革命時期,從“九如茗社掛青絲”的詩句中可以看出茶社已成為文人雅集,品茶嘗點,風月吟哦之所。集茶點、面菜為特色的名店。初冠名“九如”,有如適愉悅之意。坊間民眾戲稱“九爐”,視其七星灶爐火盛雄,上置九把錫壺,河水鼎沸,沏茶茗香四溢,沁人心脾,一時“九如”與“九爐”傳為佳話。九如開業(yè)一百一十余年,五代傳人,周天松經營20年(1906-1926),余寶華、余永如父子經營30年(1926-1956),增設蔣家橋九如分座。揚州飲服及二飲服公司經營43年(1956-1999),王立喜承包經營6年(1999=2005),教場拆遷、改制停業(yè)9年(2006-2015)。期間九如分座店名被外埠商人搶注,朱開祥現已開設民眾口頭禪版的“九爐分座”8年(2015-2023),進入連鎖發(fā)展期,分別有何園店、個園店、萬福橋店、五彩世界店,尚有三處連鎖店正在策劃之中。成為賡續(xù)傳統步韻時尚,以品質、品味贏得市場的蓬勃發(fā)展的百年老店。與“三春三園一爐”,齊名于世。(富春、冶春、錦春,趣園、花園、香園,九爐分座),成為一家頗具聲望的民營企業(yè)。
“教場秋冬一例賣湯包”,這是清代揚州教場飲食文化氣象,九爐分座的蟹粉湯包是獨占鰲頭的,還有鹵汁盈口鮮肉包子和蝦肉蒸餃頗有特色。煨面、炒面、澆頭面、蝦籽面美美與共、味不雷同。朱開祥拜中國資深烹飪大師王立喜和中國資深點心師陳恩德為師,聘請名師薛泉生擔任風昧指導,九爐分座開啟了傳統與時尚均衡發(fā)展之路,形成了早茶、中飯、晚宴的格局。從名點、名菜、名宴的標準化入手,以淮揚飲食文化為導向,規(guī)范品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細化、深化總成,以品質、品味、口感、口味贏得市場。如今的九爐分座名品迭出,名宴賦新,薛泉生大師研發(fā)的夏荷宴,在清新淡雅之中透出文人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