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仿佛總是很漫長,瓜果水產(chǎn)等豐富的食材在這個時節(jié)闖入味蕾,一面是清涼,一面是香甜,味覺和嗅覺都得到了幸福的滿足。不時不食,是季節(jié)與食材短暫的相逢之美,感受夏天,品味夏天。
古人夏日怎么吃?/雨林霖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我們應(yīng)該吃些什么來清火祛暑、緩解浮躁的心情呢,飲料、冰淇淋、或是冰鎮(zhèn)水果?不如,我們一邊品嘗著美味,一邊來看看古人在夏天吃些什么吧。
各式美食花樣多
古人夏天愛吃啥,這應(yīng)該是一個沒有準(zhǔn)確答案的問題。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過,我們還是樣。
大部分古人,喜歡像梁山好漢那樣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吃好喝好,一定是能引起古今人們共情的。肉類食品,通常一年四季都有供應(yīng)。雞蛋鴨蛋,也是四時出產(chǎn)。
不過,對于食材,其烹飪方式卻有時令之分。打個比方,夏天是吃海鮮的好時節(jié),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里,便以海參為例,提到“(海參)無味之物,沙多氣腥,最難{寸好。”如果是夏天吃海參,最適宜將海參切絲,用芥末、雞汁冷拌,味道口感甚佳。
不同地區(qū),也有各具特色的食俗。明代古籍《江南志書》中,記載了當(dāng)時江南地區(qū)的一些夏日飲食風(fēng)尚,如江蘇常熟縣,百姓在立夏時有“煮麥豆和糖食之”的習(xí)慣,曰“不疰夏”。浙江海寧縣立夏時,百姓會持各類果品放在茶碗之中,親鄰間彼此饋送,名曰“七家茶”。
唐朝詩人白居易晚年時回憶起在蘇州的日子,曾寫道:“粽香筒竹嫩,灸脆子鵝鮮?!保ā逗蛪舻孟闹翍浱K州呈盧賓客》)每到夏至?xí)r,蘇州的筵席上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竹筒粽和焦脆無比的烤鵝肉,透過詩句,人們仿佛也能聞到筵席上的香味。白居易寫的大概也是蘇州當(dāng)時的夏至食俗。
除了地方特色美食,還有些普遍流行且頗具夏日風(fēng)味的美食。比如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已屈夏季。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xí)俗由來已久,古人的粽子花樣繁多。宋代典籍《武林舊事》中提到,南宋都城臨安的市面上有一種糖蜜巧粽,這是一種甜棕,做工“極其精巧”。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吃黃鱔的習(xí)俗。夏季正是黃鱔肥美的季節(jié),唐朝詩人元稹有“莼多剖鱔,和黍半蒸菰”(《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雜》)之句,以黃鱔搭配莼菜,井與黍米飯、茭白一起食用。
夏天的荷花如出水芙蓉,荷葉郁郁蔥蔥。美食家們總是能夠巧用荷葉,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唐代書法家張旭很會吃,當(dāng)時的詩人李頎為其寫過一首詩,從多種視角來展現(xiàn)張旭的精神風(fēng)貌。其中便寫道:“荷葉裹江魚,白甄貯香粳”(《贈張旭》),用新鮮荷葉包裹江魚一起蒸熟,荷葉的清香與魚肉的細(xì)膩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而且還給人增添了一份“魚戲蓮葉間”的情趣。
在唐朝,人們夏天還流行吃一種名為“冷淘”的涼面。《唐六典》記載:“冬月量造湯餅及黍糯,夏月冷淘、粉粥?!倍鸥υ诔啥紩r,便吃過冷淘,而且是用槐葉汁和面制作的槐葉冷淘。他自豪地表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保ā痘比~冷淘》)皇帝納涼時也吃這種面,咱和皇上吃的面是一樣的呀!
宋代,是一個沒有“宵禁”的時代,人們的“宵夜”十分豐富。《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北宋都城東京州橋夜市中,夏月里便有麻腐雞皮、麻飲細(xì)粉、素簽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各類宵夜,琳瑯滿目,不可勝數(shù),令人眼花繚亂。我想,倘若回到宋朝的夏日夜市,即使是一流的美食家,也難免會有“選擇困難癥”。
新鮮時蔬少不了
夏季的時蔬種類繁多,其中最“出眾”的,當(dāng)屬冬瓜。
宋代的《武林舊事》中提到過一種“冬瓜鲊”,這是一種腌冬瓜。同樣在《武林舊事》里,還記載過一次南宋清河郡王張俊招待宋高宗的御宴菜單,在196道菜里有一道“蜜冬瓜魚兒”。這道菜以蜜制的冬瓜掏空瓤籽,在冬瓜內(nèi)壁雕出游弋的魚兒。這道冬瓜吃的不僅是口昧,還是—種美學(xué)與藝術(shù)。
清代美食家袁枚對冬瓜的評價很高,他在《隨園食單》里說:“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臺之妙?!比缓蟊闾岬剑骸捌渲锌扇澘伤卣?,蘑菇、鮮筍、冬瓜是也?!痹谒壑?,冬瓜是餐桌上的黃金配角,無論烹飪?nèi)澆诉€是素菜,都可以用冬瓜為佐。后面又提到過:“冬瓜之用最多。拌燕窩、魚肉、鰻、鱔、火腿皆可?!?/p>
茄子也是夏季食蔬,其食用方法多樣,炒、燒、煎、蒸、拌、熗皆可。如吳小谷廣文家做茄子,將整個茄子削皮,用開水泡去苦汁后,將水?dāng)D干,再放入豬油里炸。隨后加入甜醬水干煨,昧道甚佳。盧八太爺家,則是將茄子不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油鍋煎成微黃。最后加入醬油煎炒,也好吃。
袁枚吃茄子,是將茄子蒸爛后劃開,以麻油、米醋拌之,這種吃法在夏天也“頗可食”。莧菜,也是夏天能夠吃到的時蔬。袁枚吃莧菜,只選細(xì)小的,并只摘下嫩尖,然后干炒。他認(rèn)為,在莧菜中加些蝦米或蝦仁,能夠使莧菜的味道更好。
此外,夏日的時蔬還有很多,篇幅有限,不勝枚舉。但還有一種不得不提的,那便是黃瓜。黃瓜含水量非常高,吃黃瓜可以消暑除熱,補充水分。黃瓜吃法多樣,如直接入嘴開嚼,不僅清脆,而且解膩。要說古人最喜歡哪一種,我覺得眾口難調(diào),但腌黃瓜一定是熱門候選之一。記錄過腌黃瓜的美食專著很多,袁枚也喜歡吃腌制的醬黃瓜。他在《隨園食單》里提到:“王瓜初生時,擇細(xì)者腌之入醬,脆而鮮?!边@里的“王瓜”,就是黃瓜。
美味水果來解膩
夏天,是水果的季節(jié)。
提到夏天的水果,人們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西瓜。不過,古人想實現(xiàn)“西瓜自由”可不容易。
學(xué)者研究考證,西瓜是公元10世紀(jì)才由西域傳入中國內(nèi)地的。所以,在吳承恩生活的明代,人們可以吃上西瓜??稍凇段饔斡洝饭适掳l(fā)生的唐代,生活在中原的百姓,卻還吃不上西瓜。不過,古人夏天能吃到的水果也不少。
《東京夢華錄》里記載過的夏月水果便有義塘甜瓜、衛(wèi)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鵝梨、金杏、小瑤李子等等。《西游記》中,孫大圣愛吃的桃子,原產(chǎn)地便是我國。此外,我國原產(chǎn)的夏日水果中,還有枇杷。枇杷被譽為“初夏水果第一枝”,詩人柳宗元曾在詩中說:“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p>
唐朝時,有個叫李直方的官員,挑選了時人最喜歡的五種水果,并綜合各方面因素,為這五種水果劃分了等級:“綠李為首,楞梨為副,櫻桃為三,甘子為四,蒲桃為五?!薄捌烟摇奔雌咸?,與綠李一樣,都是夏季水果。而櫻桃在春末夏初上市,甘子的上市時間,則為夏末秋初。櫻桃,是備受古人歡迎的夏日水果。每年第一批櫻桃成熟時,封建統(tǒng)治者都會“先薦寢廟”。完成這項工作后,剩下來的櫻桃皇帝就會用來賞賜大臣。
櫻桃味道雖美,但性溫?zé)?,吃多了易上火,可是人們又無法抗拒其美味,那該如何協(xié)調(diào)美味與健康之間的矛盾呢?唐人有辦法。有一回,唐玄宗請客吃飯,王維和同事們得到了玄宗賞賜的櫻桃。大家吃得歡樂,又擔(dān)心櫻桃吃多了上火,王維便勸道:“飽食不須愁內(nèi)熱,大官還有蔗漿寒?!保ㄌ啤ね蹙S《敕賜百官櫻桃》)把甘蔗汁澆在櫻桃上吃,能有效化解櫻桃的熱氣。而且,甘蔗汁雪白清甜,櫻桃殷紅酸甜,相互映襯,美味動人,簡直就是視覺和味覺上的雙重享受。
和櫻桃一樣成熟于夏初的水果,還有梅子?!扒嗝分缶普撚⑿邸笔恰度龂萘x》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橋段之一。人們之所以用青梅下酒,是因為古代的酒度數(shù)不高,多是由水果或糧食發(fā)酵而制成的,甜度較大,熱了之后再喝,能疏肝和胃。而梅子酸,酸梅配甜酒,正是人間好滋昧。此外,在古代,以酸梅蘸蜂蜜,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種吃法。
中國人很早便發(fā)現(xiàn)了葡萄?!对娊?jīng)王風(fēng)》中有一篇《葛藟》,所謂的“葛藟”,實際上就是野葡萄。
但現(xiàn)代人所熟知的歐亞種葡萄卻原產(chǎn)于西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將西方葡萄種類帶回中原。但直到唐朝,西亞種的葡萄才廣泛移植到內(nèi)地。有了葡萄,怎少得了葡萄酒?唐代邊塞詩人王翰在《涼州詞》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首詩更被明代文學(xué)家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在人們的眼前展現(xiàn)出了一幅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古人的夏季,還能吃上一些珍貴水果,比如椰子、龍眼、荔枝等。不過,這些水果產(chǎn)于南方熱帶地區(qū),在古代,普通百姓很難吃上。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悲劇,至今被人吐槽。實際上,在古代,動用國家郵驛系統(tǒng)來運送水果的事,早有先例。比如《后漢書和帝紀(jì)》中就有相關(guān)記載:“南海獻龍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阻險,死者繼路。”南方的龍眼、荔枝要新鮮運到京城,途中必須不斷換人換馬,導(dǎo)致許多“快遞小哥”累死在了路上。
宋朝詩人梅堯臣,有一回從一位好友手里拿到了幾個椰子,喝了椰汁后,開心地說道:“割鮮為飲器,津漿若美酒?!保ā独瞰I甫於南海魏侍郎得椰子見遺》)割開椰殼作杯暢飲,那椰汁,就如同美酒般甘甜!
祛暑佳品最應(yīng)時
考古學(xué)家們曾在唐代壁畫‘野宴國”中,出現(xiàn)了一種叫“酥山”的食物。所謂“酥山”,其實是唐代人的冰淇淋。
雖然古代沒有冰箱,可這并不妨礙古人制作冰淇淋、冰飲料。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們已經(jīng)懂得在冬日鑿冰,貯藏于冰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學(xué)者認(rèn)為,先秦時期《楚辭招魂》中提到的“挫糟凍飲,酌清涼些”,實際上便是說的“冰鎮(zhèn)米酒”。古人冰鎮(zhèn)飲料,并不是如現(xiàn)代一般把細(xì)小的冰塊放入飲料中,而是將冰塊放入冰鑒內(nèi),再將裝有飲料的容器放入其中。
隋唐之后,隨著生產(chǎn)力的進步,甚至還出現(xiàn)了賣冰的商販。不過一到夏日,冰塊便價格高漲。后唐的《云仙雜記》中有“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壁”的記載,可見當(dāng)時夏天用冰昂貴。但價格昂貴也得有個度,這不,成書于五代的《J砉摭言》中,便以“蒯國人”為主角,講述過一則“蒯人賣冰”的故事。說的是曾經(jīng)有個做買賣的蒯國人在街上賣冰,見路人熱得發(fā)慌,便漫天要價。路人惱怒,憤然離去。不久冰化,蒯人錢物兩空。這則故事,反應(yīng)的應(yīng)當(dāng)是晚唐五代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
這說明,夏日里冰塊雖然貴,但對于條件稍好的家庭,也能消費得起。有了冰塊,自然可以制作各式花樣美食。就好比“酥山”,先將奶酪加熱到近乎融化的狀態(tài),然后將其向著容器中滴淋,制作出山巒一般的造型,最后放入冰窖里冷凍。這種“冰淇淋”在古時候特別流行。
與之類似的食品還有不少,比如糖酪配櫻桃,便是唐朝最為時尚的甜品。糖酪是加工后的甜乳,用液態(tài)或半凝固的糖酪,拌著夏日櫻桃食用,和后世的水果味冰淇淋還有幾分相似。雪白的糖酪醇厚香甜,搭配火紅櫻桃的酸甜可口,鮮美的味道,給唐朝人帶來了美妙的舌尖感受。
此外,各式飲料也舉不勝舉,比如我國的傳統(tǒng)飲品酸梅湯,便是夏日清涼之佳品。宋代的飲食業(yè)十分繁榮,在北宋都城東京,一到夏季,街道兩旁就會擺滿冷飲攤,售賣各種飲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囤》中,畫面里就出現(xiàn)了一家叫“香飲子”的飲料店?!稏|京夢華錄》里還記載過一道“細(xì)素涼粉”,學(xué)者認(rèn)為,這與后世的涼粉相差無幾。
只是不知道,這道“細(xì)索涼粉”,是甜的還是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