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盧旭 張軍勇 勞家珩 程亞麗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 河南洛陽 471003)
心腎綜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臟或腎臟其中一個器官急/慢性病變導致另一器官急/慢性病變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根據(jù)心腎疾病和損傷的急慢、先后,可將CRS 分為5 個亞型[1]。2型CRS 主要因慢性心力衰竭導致腎功能不全,在CRS 中最為常見。在我國老年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可達10%,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腎功能不全者約占30%[2]。因此,CRS 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醫(yī)學界重視。西醫(yī)治療CRS 主要為強心、利尿、腦利鈉肽、促紅細胞生成素(EPO)、超濾治療等,但由于CRS 病理生理機制錯綜復雜,臨床效果有限[3]。中醫(yī)將CRS 歸屬于“喘證、水腫、心悸”等范疇,可用“心腎相交”理論解釋其病因病機。心腎綜合征的基本病因病機為“本虛標實”,以心腎陰陽兩虛、心腎不交為本,以瘀血、水濕、痰飲等為標[4]。臨床上常以益氣、養(yǎng)陰、溫陽、化痰、活血、利水等法進行辨證治療。本研究選取65 例高齡2 型CRS 氣陰兩虛兼血瘀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用腎康注射液治療高齡2 型CRS 氣陰兩虛兼血瘀證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醫(yī)院收治的高齡2 型CRS 氣陰兩虛兼血瘀證患者65 例,均為男性,隨機分為治療組33 例和對照組32例。治療組年齡82~97 歲,平均(86.75±4.43)歲;心功能Ⅱ級8 例,心功能Ⅲ級20 例,心功能Ⅳ級5 例。對照組年齡80~98 歲,平均(88.76±4.11)歲;心功能Ⅱ級6 例,心功能Ⅲ級23 例,心功能Ⅳ級3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心功能分級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衛(wèi)勤處批準通過。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
1.2.1 診斷標準 (1)2 型CRS 診斷標準:腎功能不全由心力衰竭導致,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以上,腎小球濾過率(eGFR)為15~60 ml/min。(2)氣陰兩虛兼血瘀證診斷標準:依據(jù)《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5]國家標準及中華醫(yī)藥學會《中醫(yī)內(nèi)科常見病診治指南》[6]有關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的辨證分型標準。氣陰兩虛證:心悸怔忡,氣短乏力,頭暈目眩,失眠盜汗,口干舌燥,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shù)或結(jié)代。血瘀證:心悸怔忡,胸脅刺痛,兩顴暗紅,口唇紫紺,腹痛,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結(jié)代。
1.2.2 入選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年齡大于80 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3 排除標準 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病情危重;合并嚴重肝功能不全及肝損害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重癥感染;精神病患;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強心、利尿、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循環(huán)血紅細胞生成、積極控制血壓等。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注射用益氣復脈、腎康注射液治療。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注射用益氣復脈(國藥準字Z20060463)5.2 g,靜脈滴注,1 次/d,療程14 d;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腎康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40110)100 ml,靜脈滴注,1 次/d,療程14 d。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心功能提高1 級以上或病情基本控制,外周水腫完全消退,肺部啰音顯著減少甚至消失,同時eGFR 改善不低于30%;有效,心功能雖在治療后仍處于同級,但病情有所減輕,肺部啰音減少,同時eGFR 改善15%~30%;無效,癥狀無變化或加重??傆行?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肌紅蛋白(Mb)、腦利鈉肽(BNP)、左室射血分數(shù)(EF)以及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情況。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Cys C、Mb 比較 治療后,兩組Cys C、Mb 均有所下降,且治療組Cys C、Mb 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ys C、Mb 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ys C、Mb 比較()
2.3 兩組治療前后BNP、SCr 比較 治療前,兩組BNP、SC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NP、SCr 均有所下降,且治療組BNP、SCr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NP、SCr 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NP、SCr 比較()
2.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EF 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EF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EF 均有所升高(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EF 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EF 比較()
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心臟疾病患者逐漸增多,且常伴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心、腎是維系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2 個十分重要的器官,任一發(fā)生功能障礙都可能影響另一個器官的正常功能。研究顯示,年齡、貧血、糖尿病史和心衰病史是導致心腎綜合征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7]。2 型CRS是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轉(zhuǎn)歸和結(jié)局,是近年來心力衰竭領域的研究焦點。CRS 病理生理機制復雜,主要以改善心腎功能、防治并發(fā)癥的原則采用藥物和超濾治療,臨床效果有限[8]。中醫(yī)學無CRS 對應的確切病名,根據(jù)臨床癥狀屬“喘證、水腫、心悸”范疇。老年人臟腑功能衰退,氣血為津液生化之源,氣血生化匱乏,津液生成不足,乏力、口干等癥狀表現(xiàn)明顯;“氣為血之帥”,氣不足,無力推動血運行,易成瘀滯,故而“血瘀”,常見胸痛、心悸等癥;“血不利則為水”,血瘀常導致水腫,應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利水為治則。
注射用益氣復脈主要成分有紅參、麥冬、五味子;腎康注射液主要成分有大黃、丹參、紅花、黃芪[9~10]。紅參補益、生津止渴,具有抗氧化、抗疲勞等作用,還可增加抗凝藥物的治療效果[11]。麥冬瀉熱生津、潤肺清心,在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胃腸道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腫瘤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12]。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具有保護心血管、保肺護腎等作用[13]。大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具有活血止血、保護腎臟、保護心腦血管、抗腫瘤等作用[14]。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通經(jīng)、清心除煩,丹參的主要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TsⅡA及親水化合物丹參多酚酸鹽具有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舒張、心肌保護等多種心血管保護作用[15]。紅花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紅花黃色素有擴張冠狀動脈、抗氧化、保護心肌和降血壓等多種藥理功能,對血栓、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高血壓等疾病防治作用明顯[16]。黃芪益氣固表、利水消腫,從其中提取的皂苷、多糖、黃酮等化學成分在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肌功能方面作用顯著[1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優(yōu)于對照組的71.8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ys C、Mb、BNP、SCr 等指標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治療組各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EF 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EF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高齡2 型CRS 氣陰兩虛兼血瘀證患者心腎功能,提高臨床療效,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