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城陽區(qū)關工委圍繞加強和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主題,按照“依托專業(yè)機構、集中專業(yè)力量、運用專業(yè)手段、開展專業(yè)服務”工作思路,通過整合區(qū)內以瑞陽心語為“領頭雁”的專業(yè)心理服務機構力量,大力推進完成中國新一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測評工具》(以下簡稱《工具》)開發(fā)、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場所搭建和心理裝備研發(fā)、困難青少年解難幫困等各項工作落實,全面提升了青少年心理關愛工作水平,多項工作得到國家和省市關工委表彰。
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這些年來使用的大都是上世紀80年代從歐美國家翻譯的量表,存在“本土化修訂工作不夠,癥狀取向、題目內容敏感”等突出問題。由于常模過于陳舊,無法滿足測查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需求,2021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國學生特點的心理測評量表,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
自2021年開始,城陽區(qū)關工委著眼助力全區(qū)中小學精準測評學生心理狀況、全面助力全國校園心理建設,發(fā)動瑞陽心語組建專家團隊,埋頭苦干,歷時三年,終于開發(fā)出符合中國學生特點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測評工具》。其間先后與六所高校心理專業(yè)、教育專業(yè)、社會學專業(yè)近百名專家教授組建三個研發(fā)項目組,調研26個省市自治區(qū)210余位教育局領導、600余位中小學校校長、1200余位中小學班主任、2000余位中小學心理教師和3600位心理咨詢師,累計7000余位一線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者對項目成果進行了實踐評判,提出修訂意見。
今年5月12日,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的11位國內心理測評領域權威專家擔任評審專家,從各個角度對《工具》進行了嚴格評審,普遍認為該《工具》已達到教育部提出的“符合中國學生特點的心理測評量表”的技術要求,最后認定該《工具》是國內領先水平的中小學生心理測量服務成果,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為幫助青少年系統(tǒng)了解心理學知識、充分認清心理健康重要地位、自覺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城陽區(qū)關工委指導專業(yè)機構扎實開展了建服務基地、明服務手段、強服務設施等方面工作。
1著眼心理科普建設服務基地。依托瑞陽心語心理健康服務基地,整合出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體驗訓練綜合服務基地,先后開設心理學科技藝術館、心理學科普體驗訓練中心、安全科普體驗中心、兒童青少年思維訓練中心、潛能評估開發(fā)中心、3D油畫體驗中心等10個場館,建成以來已接待中小學生參觀研學28000人次,廣大師生普遍反映基地心理科普項目設置科學、心理設備新奇有趣,很受啟發(fā)、很受教育、很有收獲。
2著眼效果落地規(guī)范服務手段。把線上與線下兩種手段作為加強青少年心理服務基本手段。線上重點規(guī)范“三開”服務。一是開發(fā)“云歲朵朵”智能服務平臺,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有關問題一網打盡。二是開通“小螺號”心理熱線,100多名兼職心理咨詢師輪流值班,全天候受理各類心理咨詢電話。三是開播“綻放向陽花”空中課堂。每年一個系列,每月一個主題,目前已先后開播“陽光好家長”“快樂好少年”“和睦好家庭”等三個系列、累計38場講座,有160多萬人次參加過空中課堂學習。線下重點規(guī)范“三進”服務手段。一是進社區(qū)科普宣傳。對所有社區(qū)采取地毯式服務形式,扎實開展心理健康主題宣傳。二是進校園講座輔導。結合中小學生心理測評服務,邀請心理專家為師生開展心理講座和團體輔導。三是進家庭排憂解難。根據服務發(fā)現和社區(qū)反饋情況,對需要重點關愛的青少年,安排心理咨詢師與社工師一起結對子,進家入戶,重點解難。
3著眼實在管用研發(fā)心理設備。針對當前青少年心理專業(yè)服務設備老化、功能弱化、后勁不足等突出問題,大量引進心理裝備研發(fā)人才,大力加強心理產品研發(fā)。目前已開發(fā)7個系列100余種心理設備,其中學校心理裝備系列有52種。擁有國家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軟件著作權、作品著作權等獨立知識產權100多項。
團結整合政法、衛(wèi)健、教育、民政等多個部門力量,借助全國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城市東風,扎實開展三項工作。
● 助力人才培養(yǎng)。一是持續(xù)抓好社會心理服務骨干人才隊伍培養(yǎng),先后開辦6期培訓班,共計培訓社會優(yōu)秀心理專員1091人,提升了他們利用心理技能指導和諧社區(qū)、和美鄰里、和睦家庭建設的能力。二是持續(xù)提升教師隊伍心理輔導能力。自2021年以來,依托基地優(yōu)質培訓資源,采取集中辦班、空中課堂和個人自學等形式,對全區(qū)教師進行分層次培訓。先后培訓家庭指導師236人、心理咨詢師261人,并對3000余名中小學班主任和心理教師進行了輪訓。三是針對街道兒童督導員和社區(qū)兒童主任開展未成年人心理關愛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問題,開展專題培訓,幫助全區(qū)兒童工作骨干厘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
● 真心解難幫困。2019年,攜手城陽區(qū)民政局面向全區(qū)困難家庭人群深入開展“點亮小桔燈”心理救助項目,先后幫助120多個困難家庭走出心理困境,尤其是困難家庭子女通過心理輔導,大都找回自信心,學習成績節(jié)節(jié)提升。該項目獲得國家民政部社會救助領域創(chuàng)新實踐案例一等獎第一名;2020年12月,區(qū)關工委領導親自帶頭參加,與城陽區(qū)殘疾人聯合會一道為殘疾兒童發(fā)起“點亮微心愿、圓夢向陽花”活動,先后為特教中心100多名殘疾兒童圓了電話手表夢。這兩年,又與城陽區(qū)民政、法院等部門圍繞困境兒童關愛,培育了“綻放小葵花”“綻放向陽花”“吹響小螺號”等心理關愛服務品牌,都取得了理想效果,社會各界評價較高。
● 制定標準規(guī)范。去年以來,城陽區(qū)已發(fā)布了一項地方標準和三項團體標準,有力推進了社會心理服務。今年下半年,城陽區(qū)關工委將組織專業(yè)機構深入研討青少年心理特點,認真總結梳理成功經驗做法,邀請心理專家共同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的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讓黨政機關和更多的專業(yè)機構、社會組織更好地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
(供稿 魏文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