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前言:
養(yǎng)三角梅前前后后也有幾年時間。一開始是母親交給我一盆綠葉大紅代養(yǎng)。也就是放在角落里看土干了澆澆水,并不算真正開始養(yǎng)。有一年連懶帶忘,1個多月沒澆水,等發(fā)現(xiàn)了已經(jīng)干得光禿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情澆足水看看有沒有救,然后它很快就以報恩的態(tài)度爆了滿樹的花,瞬間被驚艷種草。后來逛養(yǎng)花論壇和貼吧,才知道無意間做到了控水爆花的效果。自此開始正式地踏上養(yǎng)三角梅之路。
至于開始研究扦插,是另一次機緣巧合的結(jié)果。原來我以為三角梅根本插不活,因為以前修枝下來的枝條隨手插土里一個都沒活。有一次修枝下來的2個小枝條,一時興起找了一個杯子丟進去倒了點水放在窗臺邊就那么曬著也沒管,偶爾看一眼,2片小葉子也不蔫,枝條不長也不死,就這樣過了快1年,枝條突然長出一條長長的白根,找個花盆種上居然活了。很驚喜,沒想到三角梅也是可以扦插活的(圖1)。
從此想從“養(yǎng)三”進階到扦插。沒想到一路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差點放棄。玩扦插之前,上網(wǎng)看論壇貼吧的各種方案。買了椰糠,培養(yǎng)缽,然后從論壇花友處分享淘來了各種品種三角梅的枝條,準備大干一場。按步驟殺菌消毒扦插保濕,為了驗證不同方法的優(yōu)劣,試過園土、細沙、粗砂、椰糠、水各種介質(zhì);半日照、全日照、暴曬各種光照環(huán)境。一通折騰下來,成果寥寥。最后發(fā)現(xiàn)園土基本無法成活,成活率最高的介質(zhì)還是椰糠,期間摸索出一個方案,就是先用一周時間水插出根點,然后用椰糠假植,這樣成活率是最高的,但是總體成活率依然最高只有3~4成。
看著每年大把大把的扦插失敗的三角梅“柴火棍”,都打算放棄了,沒了扦插的樂趣,就老老實實買苗養(yǎng)吧。今年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方法,于是打算最后再試一次看看,沒想到初試下來,效果相當不錯。在此把方法分享給大家(圖2)。
說明:
經(jīng)過多年扦插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我總結(jié),三角梅扦插容易黑腐,和它自身的特點有關(guān)。三角梅不像茉莉、梔子這類花,折斷的枝條會在傷口快速生成愈合組織。水插過茉莉和梔子花的花友都見過,它們的枝條在水插不久后,就能在創(chuàng)口生成好像瘤子一樣的愈合組織,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枝條被病菌入侵而黑腐。但是三角梅就幾乎不會在創(chuàng)口生成愈合組織,這樣病菌就會從傷口侵入導(dǎo)致黑腐。所以,三角梅扦插成活的關(guān)鍵就是如何阻斷病菌從創(chuàng)口侵入。用椰糠或者蛭石、珍珠巖這種無機介質(zhì)扦插,可以大幅減少病菌滋生的環(huán)境。但是只要創(chuàng)口接觸水,創(chuàng)口自身就是病菌滋生的溫床。至于為什么南方扦插三角梅成活率要比北方高得多,我想應(yīng)該是南方溫濕度適宜三角梅快速生根。生根和黑腐在賽跑,一旦生根,枝條就算成活了,不會再黑腐。但是在北方,三角梅生根的速度慢很多,枝條又不生成愈合組織,這就給病菌可乘之機。
步驟:
一、收到枝條后,整枝用高錳酸鉀浸泡20~30分鐘殺菌消毒。個人感覺,高錳酸鉀的短期殺菌效果比多菌靈、百菌清這些要好,但是高錳酸鉀幾個小時以后就會失去殺菌能力。多菌靈、百菌清更適合拌土預(yù)防或者治療根腐病這些。我們這里就是要短時間高效滅菌,所以選擇高錳酸鉀。
二、把枝條放陰涼處陰干,主要是將剪枝創(chuàng)口水分徹底晾干。粗枝晾的時間長一點沒關(guān)系,半天到1天都沒事。自家剪的細弱牙簽枝晾2~3小時。如果擔心晾太久枝條會干死,可以把枝條中上部用濕布或紙巾包裹起來保濕,只留下部創(chuàng)口風干。
三、重點來啦!用植物傷口愈合劑將上下剪枝創(chuàng)口封口并包住1厘米左右高度(主要是下面的創(chuàng)口),側(cè)面有傷口也要涂抹上(圖3)。再把石蠟融化(把易拉罐剪出底部,把蠟燭切碎放里用火融化)把底部創(chuàng)口再包一次。傷口愈合劑長時間泡水有一定幾率剝落,枝條遇水膨脹容易把石蠟脹裂,所以需要用2種材料密封2次,用石蠟包口的時候也最好多蘸幾次蠟油,蘸一次晾硬再蘸。核心就是一定要封死下部創(chuàng)口,不能讓其接觸水分。如果是購買或者分享來的枝條,運輸過程中莖稈也會有摩擦破損,水線以下的所有傷口都要用傷口愈合劑封好。這次我扦插的枝條就有2根因為側(cè)面的擦傷沒有封嚴,沾了水,就從傷口開始爛皮導(dǎo)致整枝黑腐。
封好創(chuàng)口,之后的步驟其實就無所謂了,可以水插,蛭石、椰糠、花泥扦插都無所謂,當然最好還是別直接用園土。只要按步驟三操作,保證創(chuàng)口不碰水,腐敗爛皮的幾率就會大幅度下降,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不外乎就是生根快慢的區(qū)別。
這次我封口后選擇兩種方法扦插:第一種是水插出根點以后再用蛭石扦插。第二種方法是一直水插到出根,然后直接定植。用蛭石的方法出根快得多,但弊端就是在移栽的過程中容易傷根,而且扦插根又比較脆弱,一個弄不好會齊根斷。所以用蛭石等介質(zhì)扦插,最好等根須長很多以后再定植,即使這樣,我有幾棵沒移栽好,緩苗了半個月都還沒完全恢復(fù)。而水插到出根直接定植,雖然一開始出根較慢,但是緩苗時間短,并且滿足了我等懶惰的花友“能少干點就少干點”的訴求。
水插的步驟就很簡單:把2個飲料瓶剪掉頭部,把枝條放入,加入一點點水,2個瓶子口對口插上,做成一個密封大膠囊。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圖4)。
這種水插法某種程度也可以代替高壓扦插,成活率還可以。我曾經(jīng)試過用多個飲料瓶嵌套水插1.5米的超長牙簽枝,本來活了,但是練苗練死了。下面就是我今年水插的細長牙簽苗,差不多半米長,生根在即。直接扦插長枝的好處是可以很容易打造棒棒糖造型(圖5-6)。
注意幾點:
一、枝條的選擇:當年生綠色軟枝基本插不活,枝條基部至少要有一些半木質(zhì)化。太老的枝條成活率也會下降,最好是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粗枝或2~3年內(nèi)的木質(zhì)化粗枝。但是細枝扦插的好處是插活以后大概率馬上就會開花,下面就是我年初用修枝下來的細弱牙簽枝扦插活的小苗,成活后2~3個月就開始開花,個別已經(jīng)是第二波花了(圖7-8)。如果不是刻意要打造棒棒糖造型,枝條長度最好在10~15厘米左右,至少有2~3個芽點。枝條過長會降低成活率和延長生根時間。
二、水插的時候要經(jīng)常檢查水質(zhì)。大量枝條放在一個容器里水插總難保有個別枝條沒封好腐敗污染水質(zhì),水質(zhì)污染容易把黑腐傳染給其他枝條。如果1天內(nèi)水質(zhì)就很渾濁,要檢查一下枝條里是否有爛皮現(xiàn)象。就是用手輕捏枝條水線以下部分,有沒有似乎皮下進水一樣的松軟感覺,如果有就是腐敗了,這時候輕摳外皮很容易整片整片地摳掉,細聞,皮下會有腐臭味。這樣的枝條需要截掉腐敗的部分重新封口扦插。水插2~3天輕微渾水是正常的。渾水要及時換新。
三、根點不是根,出根點預(yù)示著枝條基本成活,快生根了。但是這個“快”,可能是幾天,也可能是一個月。根點是水插幾天后枝條的水線以下部分出現(xiàn)的一些白點,每個根點有多個凸起,但是根點不會長長,會一直保持1~2毫米的樣子。出根點以后不要急著定植,還是要等到真正長根再說,不然緩苗時間會比較久(圖9)。
四、水插出根以后不要等根太長馬上定植,否則定植的時候非常容易折斷,而且這種水生根,在土里還要轉(zhuǎn)成土生根,長了也沒意義。經(jīng)常觀察一下,一旦生根,1~2天內(nèi)根就能長到5毫米左右,此時就和根點有明顯區(qū)別,不會搞錯了,可以直接定植。
五、特別提醒同在北方的花友,定植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濕。還是用剪掉頭部的飲料瓶直接扣在枝條上即可。半個月以后,或者觀察到新枝和新葉開始快速生長,就可以逐步練苗去掉瓶子。摘掉瓶子以后過半個小時,如果枝條沒有明顯萎蔫,再觀察半小時,沒事就可以正常養(yǎng)護了。練苗一定要有耐心,曾經(jīng)就練苗練死過。下圖是外出的時候,大風把保濕的飲料瓶吹歪了,幾小時后的樣子,扦插長出來的葉子全部被吹干焦,緩苗時間被迫延長。幸好只是把瓶子吹歪,如果是直接吹掉,這個苗估計就保不住了(圖10)。練苗過程中出現(xiàn)個別焦葉的情況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扦插時的葉子對干燥環(huán)境和紫外線抗性比較差,慢慢適應(yīng)就好了(圖11)。
前幾年扦插成活率很低,今年摸索出這個方法,成活率高了很多。自己剪的牙簽枝因為本身活性比較弱,還是有沒活的,買的粗枝44根目前有3根因為枝條本身有問題,枯死了,并沒有爛皮,有2枝沒密封好創(chuàng)口,沾水腐敗了。剩下的都很壯旺。生根了二十幾棵,其余也已經(jīng)出芽和出根點,只是暫時還沒生根。下面是部分今年已經(jīng)練苗完的小苗(圖12-13)和已經(jīng)定植還在保濕中的小苗(圖14)。
這個方法應(yīng)該也適用于其他扦插成活率低的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