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雅誦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鄙羁縿趧觿?chuàng)造,人生也靠勞動創(chuàng)造。在孩子們心中深植勞動的種子,讓他們懂得物力維艱的道理,培育自立自強的精神,才能使其在思想、品格上獲得長久的滋養(yǎng)。自2022年秋季學期勞動教育“獨立成課”以來,各學校對勞動課程換擋升級,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現(xiàn)象得到扭轉(zhuǎn),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只有讓孩子親歷情境、親手操作、親身體驗,真正揮灑勞動的汗水,才能收獲勞動的快樂、理解勞動的意義。
勞動不只是體力的付出,更有助于內(nèi)在價值觀的生成和理性思維的提升。美好品德的培育、智力潛能的激發(fā)、健康體魄的鍛造、審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與特定的勞動場景密切相關。在勞動中講述勞動者的感人故事,在學生心中播撒崇德向善的種子,這便是德育;在勞動中引導學生思考工具的工作原理并進行設計與改進,這便是智育;在勞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美的構(gòu)思與創(chuàng)造,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便是美育……從這個意義上講,勞動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態(tài),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力抓手。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