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濤
《鄧小平小道》是由江西省委宣傳部主抓的一部重大革命題材人物傳記電影,解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鄧小平同志在南昌城郊原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三年零四個月鮮為人知的勞動生活往事。影片上映以來備受矚目,是江西近年推出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紅色主旋律電影,也是今年中國主旋律電影的重要作品,國內(nèi)外眾多評論家對影片價值均有闡述。影片打破史料直敘的程式化傳記套路,敘事方式意味深長,展現(xiàn)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主旋律電影如何贏得關(guān)注?主旋律電影如何更適合當(dāng)代電影的語義,更適合國際電影的表達方式?《鄧小平小道》選擇了一個難度書寫。它是由一條小道牽連著幾個場景的小空間敘事,這樣的視覺呈現(xiàn)沒有拖沓或者讓觀眾昏昏欲睡的感覺,相反,矛盾沖突和淚點不斷。這部電影中,小平同志的話不多,精彩的細節(jié)與情感都蘊含在豐富的肢體語言里,挖掘出一位父親、一位老人的偉大之處。比如,鄧樸方來的時候,小平同志用自己的手拍了一下輪椅,不讓外人推,而是由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地將輪椅抬上臺階,給人印象深刻。電影能做到節(jié)奏有張有弛。尤其是對日常生活的表現(xiàn),《鄧小平小道》無疑是電影小空間敘事的樣板,有效地還原了在一個特定的時代中,一位偉人的真實形象:小平同志一邊勞動,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依然心懷國家的前途、命運。他每天圍著小樓急行,沿著工人群眾為他開辟的一條小道去接受勞動,重操年輕時在法國練就的技術(shù)。他在群眾中間,與基層群眾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工人們保護小平同志免遭批斗、用紅糖水救治低血糖的鄧小平等場景,將他和工人之間的樸素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兒子回到身邊時,作為父親,小平同志半夜定時為他翻身擦洗、按摩,輔助他健身,把好的收音機故意損壞讓他修理,使他重拾信心,認識自我。父子倆在小道上唱起蘇聯(lián)歌曲《小路》。
命運的錘煉讓小平同志在這段最艱難的日子變得格外堅韌,這種擔(dān)當(dāng)也進一步呈現(xiàn)出小平同志不竭意志以及隱藏在小道中的精神命題。小平同志得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偉大結(jié)論,指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2022年11月,《鄧小平小道》榮獲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提名,實現(xiàn)多年來江西本土電影入圍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零突破?!多囆∑叫〉馈肥堑湫偷闹袊适?,在史實的基礎(chǔ)上,擷取人性的視角,更多地營造情緒,通過豐富寓意的細節(jié),著力刻畫小平同志的精神世界,于尋常處見功力,于細微處見真章,為新時代重大題材人物傳記電影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和全新經(jīng)驗。
(作者單位:南昌市評論家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