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2022年,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新課標的立意是:從學科立場走向育人立場。從結(jié)果往回看,“立場”就是我們最終用什么來評價?是用“教得如何”評價,還是用“育得如何”評價?“育”的內(nèi)涵包括“教”。這樣來看,“育人立場”不是“學科立場”的對立,而是“學科立場”的迭代升級。
本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指引,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強化和凸顯人的因素,旗幟鮮明地把課程從學科立場轉(zhuǎn)向育人立場,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為宗旨,重建課程標準的方方面面。
新課標在課程理念及實施建議中都提出了要實施以主題為引領的大單元教學。這就意味著,課堂的教學目標要更多地從知識點的理解、記憶轉(zhuǎn)變?yōu)榱⒌聵淙耍赶蚝诵乃仞B(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則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路徑。
實施大單元教學首先要清楚“學什么——突出少而精”。教師可以沿著五條線“順藤摸瓜”,通過“左顧右盼、上掛下連”,從“大處”著眼,再從“小處”著手。
第一條線:隱線,即目標線。從過去的“三維目標”,走向依據(jù)新課標,分析教材,讀懂學情,培養(yǎng)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判斷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第二條線:縱線,即年段線。從過去不成體系的碎片化知識,走向通過研讀新課標及教材,尋找貫穿于每一個學段的關鍵標準,并以此作為支架。第三條線:橫線,即課時線。從忠實于教教材、教例題,走向基于單元整體設計,重視知識的前后意義聯(lián)系,關注學生遷移能力提高,遵循學段—年級—學期—單元—課時的細化路徑。第四條線:斜線,即任務線。從講授式的課時學習,走向以任務為引導、貫穿整個單元始終的學習活動。第五條線:顯線,即活動線。從單一課時的活動設計,走向以大單元任務為引領的連貫的學習活動設計,注重活動的趣味性、系統(tǒng)性、開放性、應用性。
依據(jù)這五條線明確“學什么”,幫助我們從單一課時設計轉(zhuǎn)換成大單元思維,進而準確把握大單元的實質(zhì)內(nèi)涵。在清楚“學什么——突出少而精”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底氣進一步研究“如何學——突出實踐性”和“學得怎么樣——突出教學評一體”。
“五線”思考讓課堂不再是靜態(tài)的、線性的文本內(nèi)容,而是一個立體的、動態(tài)的、開放的育人藍圖。理念前進一小步,實踐前進一大步。教育本身是關乎“變”的事業(yè),雖轉(zhuǎn)變不易,但關乎“為未來培養(yǎng)人”的大事,我們必須堅定前行,積跬步、積小流,認真堅持,鍥而不舍,定有綻放。
編輯 _ 湯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