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伊利
走近長沙縣丁家小學校長盛丹,聽她講述在辦學中與困難抗爭、迎風起舞的故事,看她眼里閃爍的樂觀、熱情,不禁讓人想起那句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從佳欣小學到丁家小學,她懷揣“學校要美,教師要好,孩子要快樂”的理念,前進的步伐始終堅定有力。
盛丹對“學校要美”的答案很清晰:“舒適怡人的校園環(huán)境、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向真向善向上的人文形象。”
因建校時間早,佳欣小學在整體設計上有一定局限。2018年,盛丹上任校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硬軟件設施。做調研、寫方案、搞規(guī)劃,在她的努力下,學校破繭成蝶。
而接下來的事更是讓大家對她刮目相看。為了學生的食品安全,她居然向周邊的流動攤販“宣戰(zhàn)”——要求他們搬走。整治過程困難重重。她聯(lián)合村委會上門溝通,一次又一次爭取街道、消防等部門聯(lián)合執(zhí)法,對流動攤販動之以情,最終校園周邊環(huán)境得到了很好的凈化。
2022年8月,盛丹調到泉塘街道丁家小學任校長。臨別前,站在鳥語花香、干凈舒適的佳欣小學門口,盛丹感慨:“這些年,累是累了點,不過,值得!”
培養(yǎng)“好教師”,盛丹的一招一式盡顯干凈利落。她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智慧人”。除了訂閱一批專業(yè)書籍外,她每學期還會為教師購買哲學、文學等方面的書籍。盛丹還經(jīng)常和大家分享讀書心得,當她把“學習·成長·奉獻”的主題寓于讀書交流、心得征文、演講比賽時,她欣喜地看到教師們開始攜濃濃的書香氣質與教育的理想翩翩起舞。
在盛丹的校長手記里,記錄過她與“多動兒童”何思博的兩三事,敘述詳細而瑣碎。讀過之后,還是會讓人記住這樣的細節(jié):“挖掘孩子上課興趣成了那段時間我思考的重點?!疾?,上來試試‘思博的看法真不錯……這種轉變多讓人歡喜?!倍〖倚W處于城郊,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占比較大,家長對孩子的照顧總有些顧此失彼,盛丹便多了個身份——“校長媽媽”。
“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優(yōu)課后服務,盛丹有自己的思考。“凡有可能和合適的機會,應該讓學生參與課程的設計和評價?!被谶@一認識,學校開設了足球、羽毛球、田徑等社團。
有美的校園陶冶情操,有好的教師積蓄能量,有快樂的孩子享受成長,學校高質量發(fā)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追尋美好教育的征途,盛丹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