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琦
2017年11月,五個多月大的沐沐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癥。這是一種罕見的隱性遺傳神經(jīng)肌肉疾病,新生兒發(fā)病率約為萬分之一,醫(yī)生斷言他活不過兩歲。
更不幸的是,該病在當時尚且無藥可醫(yī),連最厲害的醫(yī)生都無能為力。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沐沐還未盛開的生命就此凋零嗎?
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原在山東某空軍部隊工作的沐沐爸不惜選擇退伍回到家中,為兒子配備了呼吸機、心電監(jiān)護儀、排痰機等各種醫(yī)用設備,將家打造成一間重癥監(jiān)護室,日夜守護著兒子。最終,他們會迎來奇跡嗎?
艱難抉擇,脫下戎裝護你安康
2017年9月底的一天,時年31歲的鄧啟拾神采奕奕地來到山東省濟南市章丘火車站,迎接即將到來的妻子何燕和兒子沐沐……
鄧啟拾,1986年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2009年,他大學畢業(yè)后應征入伍,被分配到濟南市一空軍部隊做空軍地勤。2012年,鄧啟拾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的何燕。那時,何燕在張家界市慈利縣當一名鄉(xiāng)村教師。
鄧啟拾和何燕同齡,兩人對待工作嚴謹認真,對待愛情也不愿意將就,彼此很有共同話題。之后幾年,他們跨越了時間與距離,牽手走到了一起,并于2016年結婚。2017年6月,他們的兒子沐沐也出生了。
自兒子出生后,身在部隊的鄧啟拾一直和妻兒聚少離多。眼見沐沐就要滿百天了,自己卻不能陪在妻兒身邊,鄧啟拾心中不無遺憾。何燕看出了丈夫的心思,主動提出:“那我?guī)Ш⒆右黄鹑习?,到時候我們一起給沐沐過百天?!?/p>
于是,鄧啟拾向部隊告了假,想方設法為兒子安排慶祝,一直陪在妻兒身邊。然而,那幾天,鄧啟拾卻發(fā)現(xiàn)何燕似乎有心事,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在來濟南之前,何燕帶沐沐去醫(yī)院做了兒保體檢,醫(yī)生說沐沐的頭豎不穩(wěn),下肢力量也不夠,建議往上級醫(yī)院檢查。這些天,何燕一直很擔心兒子的身體,幾乎寢食難安。
聞此,鄧啟拾也很擔心,第一時間提出:“正好你們現(xiàn)在來濟南了,我們這就去醫(yī)院做個全面檢查?!彪S后,鄧啟拾帶著妻子和兒子來到了濟南齊魯兒童醫(yī)院。經(jīng)檢查,醫(yī)生懷疑沐沐患有SMA,也就是脊髓性肌萎縮癥。
醫(yī)生告訴他們,這是一種罕見的隱性遺傳神經(jīng)肌肉疾病,發(fā)病率僅為萬分之一,該病會導致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骨骼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以及其他系統(tǒng)異常,最終還會導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夫妻倆不敢置信。何燕來不及和丈夫多聚,帶著兒子回了長沙,在湖南省人民醫(yī)院給兒子做了基因檢測。一個月后,基因檢測結果出來,沐沐被確診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醫(yī)生告訴他們,這個病尚且無藥可治,嬰兒期發(fā)病的患者通?;畈贿^兩歲。
之后一段時間,何燕日日以淚洗面。她想不明白,明明此前產(chǎn)檢沒有任何問題,兒子出生后也一切正常,他會笑、會吃,還會嗯嗯啊啊跟媽媽互動,怎么就會患上這么嚴重的???她哭著給鄧啟拾打電話,夫妻倆在電話里失聲痛哭。
鄧啟拾明明記得,一個月前,他和兒子見面時,兒子還很喜歡他的一身戎裝,一直盯著他看,對他笑。他將自己的軍帽戴在兒子頭上,跟兒子拉鉤,告訴他長大后也要成為跟爸爸一樣的人,和爸爸一起保護媽媽。
然而,事已至此,眼淚也無濟于事。雖然醫(yī)生說沒有特效藥,但鄧啟拾無法什么都不做,他覺得但凡有一點可能,他也要去試一試。
這年年底,鄧啟拾將自己的《留隊申請書》改成了《退伍申請書》,雖然他心中無比熱愛軍旅生活,但不得不選擇放棄。因為他知道,兒子需要他。而對于沒有多少積蓄的家庭來說,退伍費也可以給孩子看病,解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很快,鄧啟拾回到了湖南。何燕也向?qū)W校請了長假,夫妻倆帶著沐沐在全國各地奔走求醫(yī)。然而,幾乎所有的醫(yī)生都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起初,沐沐除了發(fā)育緩慢,與其他孩子并無區(qū)別。鄧啟拾逗他,他會笑,會回應。有時候,看到媽媽躲在爸爸懷里哭,他雖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但也會撲進媽媽的懷里,給她安慰。
然而,慢慢地,沐沐的癥狀越來越明顯,他開始咳痰,胸腔也開始塌陷。鄧啟拾從抱著僥幸到悲痛,再到絕望,沒人知道他經(jīng)歷了怎樣的痛徹心扉。他一次又一次地哭求醫(yī)生:“你快救救孩子呀,讓他住院治療吧?!笨舍t(yī)生卻說:“沒有藥,住院也無濟于事?!?/p>
難道就要這樣坐以待斃嗎?鄧啟拾不甘心,他抱著兒子,柔聲地對他說:“沐沐乖,爸爸一定會救你的,請你再堅強些,千萬別放棄?!便邈逅坪趼牰税职值脑挘谩班培虐“ 钡穆曇艋貜椭?,好像在說:“爸爸,我會加油的。”
望著兒子閃動的大眼睛,鄧啟拾決定奮力一搏。他在長沙租了一間房子,一有空就帶沐沐去做小兒推拿;買充氣泳池給他游泳鍛煉身體;沐沐咳痰,他就給兒子買回咳痰機、吸痰器;沐沐的胸腔變形,肺泡不張,他就給沐沐買回二手呼吸機;就連柜子里、抽屜里,都是沐沐需要的常備藥物和護理工具。他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兒子。
硬核救子,自建ICU“拍打”式與命運抗爭
然而,即便夫妻倆細心呵護著沐沐,沐沐的癥狀還是持續(xù)加重。在沐沐快滿一歲的時候,他因肺炎住進了中南大學附屬湘雅一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這一住就是半個月。
那半個月,只要一想到那么小的一個孩子躺在病房里,何燕的眼淚都快流干了,無數(shù)次哭倒在鄧啟拾的懷里。醫(yī)生卻對他們說:“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案了,要不就一直住在ICU,要不就接回家多陪陪孩子?!贬t(yī)院還給他們聯(lián)系了臨終關懷的工作人員,希望能夠減輕他們的痛苦。
鄧啟拾夫妻絕望了。他們站在ICU的門口,望著監(jiān)視器里的那個小小人兒,幾乎肝腸寸斷。他們糾結了很久,最后決定將沐沐接回家。雖然醫(yī)生已經(jīng)下了“判決書”,但鄧啟拾還是不想放棄。他將沐沐接回家,又陸續(xù)添置了呼吸檢測儀、心電監(jiān)測器等醫(yī)療設備,將房間改造成了一間重癥監(jiān)護室,用來維系兒子的生命。因為沒什么積蓄,這些設備,鄧啟拾都是在網(wǎng)上淘回來的二手貨。
看到這些設備,小小的沐沐眼里有害怕,有戒備,鄧啟拾就抱著沐沐,柔聲對他說:“沐沐不要害怕,這些設備能夠維系你生命,爸爸媽媽會一直陪著你,保護你的?!?/p>
起初回到家,沐沐身邊根本離不開人,夫妻倆就24小時不間斷地守著孩子。因為疾病,沐沐全身肌肉都沒有力氣,只能躺在床上,他的身體很快消瘦下來,聲音也越來越小了,就連呼吸都很吃力。也許是因為難受,他總是一直哭,就連夜晚,也是每每睡不到兩個小時就醒了,一醒就哭。
每當這時,鄧啟拾就整夜整夜將孩子抱在懷里,給他講故事,跟他說話,鼓勵他堅強。那段時間,沐沐的痰特別多,卻又咳不出來,整個人非常難受。
鄧啟拾就在網(wǎng)上學習護理知識,在家給孩子做霧化,然后讓沐沐側(cè)身躺著,他就從下往上圍繞沐沐的肺部位置,一直給沐沐拍背。每次要拍20分鐘,一邊拍完再換另一邊。每次拍完,鄧啟拾都感覺自己的手要廢掉。
有一次,沐沐被痰嗆到引發(fā)猛烈的咳嗽,最后都咳吐了,大口大口的食物從嘴巴、鼻孔噴出來,怎么都止不住。鄧啟拾整個人都慌了,擔心兒子會因為被嗆到而導致窒息。他一邊繼續(xù)給兒子拍打背部,一邊用吸痰器吸嘔吐物,雙手都不肯停歇。直至沐沐止住了咳嗽,鄧啟拾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汗?jié)窳艘律馈?/p>
就這樣,霧化、拍背、吸痰成了家常便飯。好在經(jīng)過鄧啟拾成千上萬次拍打后,沐沐竟成功挺了過來,他的癥狀漸漸平穩(wěn)。為了節(jié)省開支,他們帶著孩子和那些自費的醫(yī)療設備回到了張家界老家。
然而,2019年7月的一天,沐沐再次突發(fā)咳嗽,咳到面色蒼白,嘴唇發(fā)紫,卻停不下來。鄧啟拾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等他回過頭來,沐沐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沒有呼吸的癥狀。當時,何燕已經(jīng)哭得不能自已??吹姐邈迦绱送纯嗟哪?,有那么一瞬,何燕很想說,就讓沐沐去吧,等他變成天使,就不會這么痛苦了。
可鄧啟拾不愿意放棄,他把吸痰管使勁插到沐沐的嘴里,用顫抖的手一邊拍打,一邊吸……沒想到,這一拍一吸,竟成功把沐沐從鬼門關救了回來,而120也及時趕到,沐沐再次被送進了ICU重癥監(jiān)護室。這一次,沐沐一共住了78天。
這期間,由于沐沐身體抵抗力差,一直反復高燒,肺部炎癥也持續(xù)不減,醫(yī)生只能用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進行呼吸??稍跉夤懿骞艹^一個月后,沐沐的自主呼吸依舊很差,醫(yī)生又不得已給沐沐做了氣管切開手術。
當時,醫(yī)生在沐沐的氣管切開處置入一根氣管切開套管,連通外部和下呼吸道。雖然手術很順利,沐沐又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但從此以后,他的頸部都必須插著兩根管子,一根是胃管,用來喂食,一根用來呼吸。沐沐再也離不開呼吸機了,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撲進父母懷里。
這之后,沐沐的身體出現(xiàn)了明顯退化。他的四肢全無力氣,如果何燕不扶著他,他的手腳就會是一直垂下去的狀態(tài);他也沒辦法自主進食,只能靠胃管吸收營養(yǎng),最嚴重的時候,沐沐瘦得皮包骨,幾乎不成人形;他也無法開口發(fā)聲,連哭都沒有聲音……看著其他同齡孩子都在外面跑跑跳跳、嬉笑打鬧,自己的兒子卻一直躺在病床上,渾身插滿了可怕的管子,鄧啟拾心如刀割。
特別是每次給兒子換胃管的時候,沐沐都非常難受。后來,鄧啟拾四處尋找,終于找到了一種細細的、軟軟的胃管,覺得兒子戴著可能會比較舒服。然而,軟管容易損壞,夫妻倆總是想方設法對胃管縫縫補補,消毒后再循環(huán)使用。
可即便這樣,沒兩天,胃管還是要換。每次更換胃管,夫妻倆都將兒子的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手還不能抖。每次換胃管,鄧啟拾都會鼓勵沐沐,對他說:“沒事,寶貝,一下下就好了?!焙窝嘁惨恢睋е邈?,挨著他的臉蛋,讓沐沐感受自己的愛。每當這時,沐沐就會強忍著眼淚,直到換好的那一刻才會露出笑容。
鄧啟拾夫妻倆能夠從兒子稚嫩的眼神里看到他對父母的依賴,對這個美好世界的留戀。夫妻倆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兒子。他們擺攤賣盒飯、打零工,各種短期內(nèi)能賺錢的方式,夫妻二人都嘗試過。
也許他們的付出感動了上天,曙光出現(xiàn)了。2019年10月,針對脊髓性肌萎縮癥的性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我國批準上市,并投入使用。這是唯一能夠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藥品。
兒子的病終于有藥可治了,但是看到特效藥一針費用需要近70萬元時,夫妻倆又犯了難。70萬,對于一個重癥家庭來說,簡直想都不敢想。
無奈之下,夫妻倆抱著一絲希望,通過網(wǎng)絡眾籌向社會愛心人士發(fā)起募捐。幸運的是,2020年8月24日,在社會各界的支援下,他們一家籌齊了70萬元醫(yī)藥費,沐沐成功注射了特效藥。
用藥后,沐沐的呼吸功能和精神狀態(tài)明顯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但醫(yī)生說,沐沐必須每四個月就要接受一次注射,且必須終身用藥。
飛云踏海,一路荊棘一路愛
也許是因為長期的壓力和勞累,2021年初,何燕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脖子上鼓了一個包,但不痛不癢,她也就沒有管。半年后,這個包卻越發(fā)大了,她去湘雅醫(yī)院一查,竟查出了甲狀腺癌。確診的那一刻,何燕幾乎快要暈厥。她責備自己的身體不爭氣,卻還故作輕松地對鄧啟拾說:“現(xiàn)在癌癥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根本不值一提。我就不治了,聽天由命吧?!?/p>
雖然知道何燕是希望將錢都用來給沐沐買藥,但從未跟何燕紅過臉的鄧啟拾還是生氣了,他對妻子說:“你是沐沐的媽媽,你得帶好頭,如果你生病了卻不治,沐沐會怎么想?你要有個萬一,將來誰來照顧沐沐?”鄧啟拾的話讓何燕驚醒,她告訴自己,只有自己好了,才能給沐沐更好的治療和生活,她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的生命。
這之后,何燕靠著借來的錢在醫(yī)院做了甲狀腺全切手術,后續(xù)配合放療。治療期間,何燕剪掉了一頭秀發(fā),人也日漸消瘦,但為了兒子,她一直強撐著不肯倒下,堅持帶病照顧兒子。
為了讓妻子能多休息下,鄧啟拾一人扛起了所有,他一邊想方設法籌錢,一邊化身超人照料妻兒。那時候,沐沐每四個月就要打一針,一針70萬,雖然后來降到55萬,但對這個家庭來說依舊是天文數(shù)字,但鄧啟拾硬是一聲不吭地扛了過來,賺不到錢,他就去借,借不到他就去求……
這期間,因為太過勞累,鄧啟拾也病倒了,一家人全陷入水深火熱當中,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短短三天,鄧啟拾就暴瘦了快十斤。但看著身旁的孩子,臉上看不出一絲憂愁,鄧啟拾就覺得,再難我們都熬過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是爸爸,絕不能垮下來。
這之后,靠著鄧啟拾的努力和一些藥企的幫助,沐沐一共注射了7次藥物。他漸漸能開口說話了,能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笑起來還會發(fā)出“呵呵”聲,鄧啟拾覺得再也沒有比這更好聽的聲音了。
不僅如此,隨著藥效的發(fā)揮,沐沐漸漸能夠脫離呼吸機自主呼吸了。當他第一次摘下呼吸機,哪怕只有20多分鐘,何燕都感到喜極而泣,也更有力量跟病魔做斗爭了。
這之后,何燕和鄧啟拾一次次讓沐沐做新的嘗試,他會認字、會背詩……雖然看起來有點狼狽,還是會有討厭的鼻涕和口水,但這些都沒有關系,他用力呼吸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命運頑強地對抗。更讓人驚喜的是,沐沐的身體開始有了力量,他可以搖頭,還能夠自主翻身。
2021年7月的一天,沐沐突然跟何燕要求刷牙洗臉??粗邈迮Φ哪樱窝嗳滩蛔】蘖顺鰜?。沐沐刷完牙,突然蹦出一句:“牙齒健康,牙齒棒棒。”何燕看著他有些笨拙卻很努力的樣子,心里很疼,一直鼓勵他:“我們不僅要牙齒健康,我們還要身體健康,一起加油好不好?”沐沐笑著回復媽媽:“好!”
好消息接連傳來。2021年底,經(jīng)過國家醫(yī)保局與藥企談判,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降價為33180元,醫(yī)保報銷后自付部分每支1萬元。那一刻,鄧啟拾欣喜若狂,此前再多的痛,再多的苦也不足以讓他流一滴淚,可這次,他卻濕了眼眶。
這年12月,沐沐終于打上了納入醫(yī)保后的第一針,此時,沐沐已經(jīng)5歲了,早就打破了命運的魔咒。雖然他還需要靠呼吸機維系,脖子上依舊有著兩根管子,但他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從來都沒有向命運低頭,他甚至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每次出門,他們都要背著大包小包,給兒子戴上行走的呼吸機。偶爾,路上也會遇到行人詫異的目光,但看著沐沐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夫妻倆就心滿意足了。
每一天,鄧啟拾都會在微博上更新沐沐的一些小進步:獨立呼吸的時間增長了,獨立唱了一首兒歌,甚至只是一段平穩(wěn)安靜的睡眠……這些都被夫妻倆小心珍藏。何燕還拍了很多全家福,每一張照片里一家三口都會對著鏡頭微笑,讓人感受到,雖然他們一路荊棘,但眼里卻充滿希望……
編輯/包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