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亦寧
距今約900年在江蘇高郵,詞人秦觀出生了。
瘦西湖中的詩月亭
作詩成就高郵名
秦觀寫家鄉(xiāng)高郵的詩不多,在他年輕時,一首《送孫誠之尉北?!纷尭哙]多了一個雅稱:
吾鄉(xiāng)如覆盂,地據(jù)揚楚脊。
環(huán)以萬頃湖,粘天四無壁。
蜿蜒戲神珠,正晝飛霹靂。
草木無異姿,靈氣殊郁積。
所以生群材,名抱荊山璧。
……
高郵地勢四隅洼下,城基獨高,這樣中高周低之隆丘如覆盂一般,再加上宋初的高郵建軍筑城,高城險固,生民有覆盂之安,故稱覆盂城。秦觀筆下的家鄉(xiāng)氣勢宏偉,大湖圍之,河流蜿蜒如壁虎戲神珠,萬物自由生長,也是如此靈秀小城,誕生了秦觀這樣的才子。
在秦觀派人專程去徐州向蘇軾呈遞他所作的《黃樓賦》時,還特為其捎帶一份高郵有名的土特產(chǎn),并呈《以莼姜法魚糟蟹寄子瞻》詩一首:
鮮鯽經(jīng)年漬醽醁,團臍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滑于酥,先社姜芽肥勝肉。
鳧卵累累何足道,饤饾盤餐亦時欲。
淮南風俗事瓶罌,方法相傳為旨蓄。
魚鱐蜃醢薦籩豆,山蔌溪毛例蒙錄。
輒送行庖當擊鮮,澤居備禮無麋鹿。
這是一首十分特別的詩,秦觀以他對家鄉(xiāng)物產(chǎn)的了解和豐富的美食知識,用高郵方言作詩,以土特產(chǎn)之名直接入詩,寫盡高郵特色風味,飽含了他對家鄉(xiāng)物產(chǎn)豐饒的自豪之感。特別是“鳧卵”一詞,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于高郵鴨蛋最早的文字記載。原來在900多年前,高郵人已經(jīng)把鴨蛋作為美食,作為饋贈佳品,并從此延續(xù)至今。值得一提的是,蘇軾在揚州時,也同贈一首《揚州以土物寄少游》給秦觀,師徒二人以各地美食為詩互贈,一時在文壇傳為佳話。
屈指十年揚州夢
26歲的秦觀踏上了浪漫的揚州之旅,小有名氣的他不知在這個繁華勝境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詞美文,而最出名的一首當數(shù)《望海潮·星分牛斗》:
星分牛斗,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òl(fā)路香,鶯啼人起,珠簾十里東風。豪俊氣如虹。曳照春金紫,飛蓋相從。巷入垂楊,畫橋南北翠煙中。
追思故國繁雄。有迷樓掛斗,月觀橫空。紋錦制帆,明珠濺雨,寧論爵馬魚龍。往事逐孤鴻。但亂云流水,縈帶離宮。最好揮毫萬字,一飲拼千鐘。
綺麗揚州,天對牛斗,地連淮海,萬人萬戶聚合了一座城市的繁華。揚州的富有和詩情畫意也引得四方豪雋,達官顯貴,遷客騷人紛紛來游,而秦觀也是這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的一員。他看著這些雕梁畫棟,想到前朝舊事:隋煬帝的揮霍無度使他迅速腐朽凋零,只留得亂云流水依舊,孤鴻翻飛。人生如浮云,因此在世時應(yīng)當“揮毫萬字,一飲拼千鐘”,才能快意人生。
秦觀在揚州揮毫潑墨,寫盡巷里坊間熱鬧之景,也讓揚州城成為了少游詞的發(fā)祥地。
拜入蘇門徐州行
秦觀與師父及蘇軾的緣分從徐州開啟,正值而立之年的秦觀在進京趕考中途入徐拜謁蘇軾,相見恨晚的師徒一起暢游徐州云龍山等風景名勝。秦觀此次不虛此行,臨行前呈長詩《別子瞻學士》,道出了“我獨不愿萬戶侯,惟愿一識蘇徐州”的心聲,也正是懷有對恩師的敬意,他精雕細琢,終于在歲末寫成《黃樓賦》,贊美師父蘇軾的抗洪偉績和徐州黃樓的瑰偉雄奇:
惟黃樓之瑰瑋兮,冠雉堞之左方。挾光晷以橫出兮,千云氣而上征。既要眇以有度兮,又洞達而無旁。斥丹艧而不御兮,爰取法乎中央。列千山而環(huán)峙兮,交二水而旁奔。岡陵奮其攫拿兮,溪谷效其吐吞。覽形勢之四塞兮,識諸雄之所存。意天作以遺公兮,慰平日之憂勤??埓蠛又鯖Q兮,狂流漫而稽天。御扶搖以東下兮,紛萬馬而爭前……
百尺高的黃樓,猶如一座壯觀的佛塔,守衛(wèi)著徐州一方城土。至今,這座古樸美麗的閣樓依然屹立于黃河故道邊,連帶著秦觀的《黃樓賦》一起為后世欣賞。
秦觀在蔡州初入仕途后,無論升官貶謫,都很少再回江蘇了,但他在而立之年,已在江蘇淮河一帶留下萬千詩篇,組成《淮海詞》。他曾搭乘蘇軾官船,游歷揚州、鎮(zhèn)江、無錫、吳淞江等地的風景名勝,歷時數(shù)月,得詩百首。他看遍江蘇奇景,結(jié)交了他最景仰的文壇領(lǐng)袖,他在寺壁題詩,在云龍論道,在平山堂對酒,在無雙亭看月。江蘇的明山秀水、鐘靈毓秀沉淀了秦觀的才華橫溢,滿腹經(jīng)綸,秦觀也將他半生的丹青妙筆饋贈給了江蘇,讓古往今來的蕓蕓眾生能借他的詩詞,暢想和追求著江蘇的水軟山溫。
后記:江蘇名城很多,我卻偏注意到高郵這個小城,宋代的詞人秦觀就誕生在這片炙熱的土地上。搜尋他在江蘇游走的足跡及所作名篇名賦,融入個人理解,遂成此篇。
責任編輯: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