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琪琪格
《白馬》是一篇充滿民族風情的兒童小說。作者馬三棗以淳樸生動、純然清澈的筆觸在小說中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北疆草原民俗風景圖。奔騰的額爾齊斯河、熱辣辣的陽光、光點斑駁的白樺林、幽靜的河灣、暮歸的畜群……這些都是《白馬》中美麗的自然風光,它們構成一片蘊含著蓬勃生命力的土地。草原的水土滋養(yǎng)著牧村的孩子們,也滋養(yǎng)著馬匹,他們同是這片土地上的生靈,一樣溫柔天真,也一樣勇敢無畏。
在馬三棗筆下,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均呈現(xiàn)出生命的和諧交織,孩子們和馬駒在自然天地間無拘無束地健康生長,他們愛戲水、愛奔跑,還會伴著冬不拉彈唱和舞蹈。廣袤的阿勒泰土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生靈,也培育出這些生靈純良、澄明的內心。當“野孩子”努爾汗陷入危機,險些溺水,常被努爾汗揶揄打趣的阿拜不計“前嫌”努力營救,小白馬也沖進河里奮不顧身。在自然的遼闊間,人和動物都是渺小的存在,沒有誰高于誰,他們的關系并非一者凌駕于另一者之上,而是所有的生命都平等地生存在天地之中。塞力克一家曾救下小白馬,小白馬如今又救下了努爾汗;塞力克的阿媽為感謝阿拜的阿爸,將小白馬送給了幼時的阿拜,而阿拜又將珍愛的小白馬送給了好友塞力克;老牧人們將馴馬及釀柯莫孜的古老經驗傾囊傳授給塞力克和努爾汗家,而掌握科學知識的阿爸也向牧民們傳授著新的釀酒術和科學養(yǎng)殖法……文中關于馬頭石的古老傳說,亦是講述一匹白馬為保護主人與狼群殊死搏斗的英勇故事。在這片土地上,在《白馬》這篇小說中,友情與愛是太陽般的核心,它普照著北疆的草原、河灘,人類及動物都在這愛的溫暖中和諧共存、守望相助,世世代代。作家歌頌著北疆這片美麗的土地和土地上美麗的生命,歌頌他們自然、本性的生活方式和單純、友愛的內心。通過對白馬的敘寫,小說也表達了萬物有靈的思想,從而指向對生命本體的偌大關懷,顯現(xiàn)出對自然回歸與生命回歸的向往與呼喚。
在語言的運用上,馬三棗顯然也是行家里手。小說長短句的使用交錯有致,使節(jié)奏交替踩重,音步考究。“翻翻滾滾”“撲通撲通”等疊音詞,以及“老實氣兒”“打哪兒來的”等頗具生活化色彩的語匯疏落其中又恰如其分,如同語句河流中涌起的一朵朵浪花,不分散注意力,卻騰躍起幾多鮮活靈動。這是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才能達致的境界,即以成熟的技藝實現(xiàn)文學性與童話體的整合與協(xié)調。如此,《白馬》的語言既如林間暖陽般明凈優(yōu)美,又如微風過林般靈巧活潑。通過這樣的語言,作家向孩子們呈現(xiàn)出一個美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們將學會如何生活,如何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