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松
近年來,在房山區(qū)委城關街道工委的指導下,城關街道東墳村黨支部以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為契機,培育孵化“美麗東墳,幸福家園”黨建品牌,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安民、惠民、樂民,探索出“黨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農村發(fā)展之路。
“一條條街道明又亮,一陣陣歌聲隨風傳。美麗的東墳前景好,幸福的生活大家來創(chuàng)造……”這是房山區(qū)城關街道東墳村一對老兩口,有感于村子變化而改編的歌曲。歌詞樸素直白,情感真摯熱烈,聲聲句句唱的都是村里的新變化。
東墳村村域總面積僅1平方公里,有村民400戶、850人。以前的東墳村,集體經濟薄弱,環(huán)境臟亂差,村民矛盾糾紛不斷,各項評比在全街道都排在后面。近幾年,村黨支部探索“環(huán)形互動”工作機制,完善和深化“美麗東墳,幸福家園”黨建品牌,推動全村各方面發(fā)生了喜人變化。
“環(huán)形互動”聚合力
“張老爺子5年前就過世了,他家的地都荒了,多浪費啊,能不能把地重新分一下?”王大爺看著村里的荒地就心疼,跟黨員劉國念叨?!胺判?,我一定把你們的意見反饋給支部?!眲f。
東墳村有40畝自留地,長期以來由各家各戶分別耕種。有村民向黨員代表反映,近20年里,有的農戶過世后地無人打理,有的人家添丁進口卻沒有分到地,覺得這40畝地應該重新分配。村民的這些意見通過黨員很快反映到黨支部,黨支部立刻啟動了“環(huán)形互動”機制,先通過摸底建立臺賬,制定收地、分地計劃,再征求村民意見,對計劃進行完善補充。最終,村黨支部經過反復求證和入戶談話,出臺了詳細方案,規(guī)定了“抽簽分地”“農業(yè)戶口分地,居民戶口享受補助”“五年一調整,添人不添地”等分地方法,得到村民的一致同意。方案實行后,這個曾引發(fā)不少矛盾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環(huán)形互動”機制采用支部—黨員—群眾和群眾—黨員—支部的正序和倒序兩種方式,使黨支部工作由“單項布置”轉變?yōu)椤半p項聯(lián)動”,讓黨群、干群之間的思想溝通循環(huán)互動起來,在群眾與支部之間架起連心橋,營造了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和諧氛圍。憑借這項機制,東墳村順利完成了農戶土地流轉、胡同及環(huán)村路硬化3萬平方米、全村清潔能源改造工程等20余項工作。
“美麗庭院”引風尚
村民陳玉俠家原來的院子地面全部硬化了,沒有綠地,缺乏生機。村黨支部開展“美麗庭院”創(chuàng)建活動后,陳玉俠通過參觀學習,和家人一起設計、布置自家的庭院。他們在院子一角打造了一片綠色園地,種植絲瓜、豆角,還在院子里擺放各種多肉植物,建成了村里有名的綠色小院。
村黨支部在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中,一手抓道路硬化、戶廁改造、村莊綠化、街道亮化、清潔能源改造等工作,一手抓村民庭院環(huán)境改造。他們把村里婦女動員起來,投身“美麗庭院”創(chuàng)建工作,打造了孝親小院、泥塑小院、工匠小院、曲藝小院等一批特色庭院,形成一院一景、一院一韻、一院一品的庭院文化。村里還從清潔美、整齊美、格局美、景致美、家風美、長效美6個方面開展評選,評選出“美麗庭院”示范村戶190戶、特色庭院30戶,帶動村里各家各戶干凈整潔起來。
“東墳村晚”興文化
“我報名!”“我也報名,我最愛唱戲!”聽說經常在“村晚”表演的劉甫明、張立英要開班帶戲曲特色小隊,村民們紛紛報名參加。
“村晚”是東墳村的一項特色活動。每年春節(jié)、正月十五、“七一”、“十一”時,東墳村都會舉辦村子自己的晚會,村民齊聚一堂,展示才藝?!按逋怼惫?jié)目全都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多才多藝的村民大部分都是東墳村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按妩h支部通過舉辦‘村晚發(fā)掘有特長的村民,讓他們帶頭組成興趣小隊,為村民提供豐富的文娛活動?!睎|墳村黨支部書記顧建成說,“‘村晚讓大家有了展示的舞臺,每一個人都有成就感。在‘村晚的帶動下,大家閑時都去學書法、戲曲、舞蹈,村子文化氣息越來越濃厚了?!?/p>
“海棠花開秀美燦,佳賓相聚于此園。詩詞歌賦園中表,來年豪情詩百篇?!?023年4月18日,“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主題海棠詩會在東墳村海棠園拉開帷幕?!昂L脑姇笔浅顷P街道工委著力打造的一塊文化招牌,至今已成功舉辦5屆。東墳村有127畝海棠園,每年春天,海棠詩會都會在嬌艷動人的海棠花海中舉辦。這次海棠詩會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廣泛征集、篩選優(yōu)秀詩歌作品后,組織來自不同行業(yè)的朗誦愛好者誦讀詩歌,在詩情畫意之中歌頌偉大時代。村黨支部還通過成立海棠詩社,吸引詩歌愛好者加入,大力宣傳海棠主題的古詩詞以及現代詩歌,并通過主題征稿激發(fā)群眾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在城關街道工委的指導下,東墳村黨支部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精耕詩會演出,多層面、多維度培育打造“海棠詩會”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擴大。
(責任編輯: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