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萬里
人生有許多約定,驅(qū)車去西藏興許是前世之緣,今生必赴。九月下旬,帶著夢想及興奮我們從成都出發(fā),往青藏線走,穿過秦嶺,經(jīng)西安、蘭州、西寧,向拉薩挺進。
深秋,秦嶺的山色依然翠艷,偶爾飄灑小雨,蒙蒙霧氣濕潤,山嶺朦朧。此時,秦嶺宛如一幅中國畫,濃淡相宜,紛繁有致,氣勢磅礴,讓人遙想秦國的滄桑。
很慶幸!綿延100多公里的秦嶺山脈,還保留山嶺的茂綠,盡管今天看的是次生林或人工林,但在中國確實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線!
車穿行秦嶺,景色繽紛,或許是接近十月金秋,山上的植被泛黃染紅浸綠透紫,色調(diào)分明,紛呈成畫,綠為基底,金黃鋪墊,紅紫點綴,秀色可餐。雖然隧道很多很長,可有這番美景伴陪,沒疲憊倦怠之意。
秦嶺似一條龍,西起甘肅南部,橫貫陜西、河南、湖北,1500多公里。早上從漢中出發(fā)至下午六點,一直走不出秦嶺。秋天的關(guān)中平原,寒氣襲人,習慣了亞熱帶生活的我們,提前接受冬天的親吻,有些不適應,趕緊添衣保暖。
車仍然在秦嶺隧道奔跑,也不知哪是盡頭。
已到中午用餐時間,我們拐入戶縣吃水盆羊肉、羊雜湯,每人加一個饃,簡單卻讓人感到美味無比,第一次領(lǐng)略陜西風情。
中午飯后,車向?qū)氹u走,呈一片平原,沒什么農(nóng)作物,玉米是這個季節(jié)的代表,還有大棚里的蔬菜,孕育生命的堅韌。車過陳倉便進入甘肅天水,渭河水急流,在秦嶺山脈中自由奔流,黃色的河水似一條細細彩帶,順山勢飄逸,那是進入甘肅給我的印象。
到武都鎮(zhèn),山勢平緩些,植被稀少,村莊的房子撒落山間,屋前掛一串串紅辣椒和玉米,還有掛滿果的柿子樹,土山坡居然還有窯洞,有點陜北味道,也許靠近陜西的緣故罷。到達蘭州市已凌時,大家顛簸一天也累了,辦理下榻手續(xù),便睡了。
從蘭州市行走約80公里,進入青海,黃河迂迴于光禿的山嶺溝壑中,襯托連綿起伏山巒曾經(jīng)的燦爛,訴說著人類的起源!黃河養(yǎng)育了半個中國,橫亙幾千公里,目睹華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興衰。青海沿途光禿的山脈似乎在告訴我們,歲月滄桑,歷史積淀,伴隨大自然,中華民族自強不息!
共和的高原地貌,有些像內(nèi)蒙草原。而茶卡那片遼闊的濕地,水草多姿鳥兒成群,原來這里是柴達木盆地,也是鳥類的天堂,映襯著藍天白云,和周邊群山托襯,一下給荒蕪無邊的柴達木盆地注入柔情與秀麗!
格爾木,柴達木盆地邊上的高原城市,海拔2800米,城市整潔美麗,綠樹成林,溫馨雅致似昆侖白玉,甚是誘人。格爾木是走青藏線人們的必經(jīng)驛站,距拉薩1000多公里,需翻越玉珠峰、昆侖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海拔最高6000多米。一天要跑這么遠路程,這么高海拔,對我們來自海邊的人是一種極限挑戰(zhàn),兄弟們,不知是否承受得住。凌晨五點我們起床,吃碗泡面就往拉薩走……
車一直奔行,已進青藏天路,爬了一山又一山,前面還是連綿不斷的群山,山托著云,云掛著山。彎彎山路望不到盡頭,似爬天梯,驚危連環(huán),車仿佛螞蟻一般緩慢跑,越走海拔越高,已過3800米,大伙還沒事,不知6000米的唐古拉山是否能挺過去,我心里沒底。車慢慢走,山上除了草就是牦牛,以及溪流邊放牧的人與綿羊;山上景色呈現(xiàn)無窮魅力,剛直中透著天地的壯麗,那種大氣非青藏高原莫屬!
路越爬越高,車越走越慢,真不知久遠年代的人們徒步到布達拉宮,是怎么去?除了對宗教的虔誠,還要有驚人的堅強毅力,信念鑄就的精神,他們以這種精神與力量征服雪域高原!
昆侖山白雪皚皚,山峰峻峋直指蒼穹,大自然用神奇創(chuàng)造巍巍昆侖山!昆侖山仿佛一本具體教科書,讓我踏在書本上走讀,體會祖國山河壯美!雪山近在眼前,清清雪水從腳下流過,仿佛進了仙境,內(nèi)心充滿感激,感謝大地賦予我們昆侖山!
也不知怎的,看著壯觀的雪域高原及一望無際的可可西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淚水奪眶而出,人生來之不易,有時覺得伴生活同行,生活卻與你擦肩而過;有時覺得離生活甚遠,生活卻與你融合!全為念所賦,悟了,便有道,道者,思想與精神也。人也罷國家也罷,有了意念,就有信念,有了信念就形成思想,就有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行走的道路。生活在可可西里的志愿者,何嘗不是這樣!我被這些無名英雄感動,向您們致敬!
有幸進入可可西里,看了夢想中的藏羚羊,黃色的身子,黑色的臉,白色的腹,安靜吃草,好可愛。我們不敢下車拍照,生怕驚動這些生靈。只好打開車窗把她們的美麗身影攝下,當作人生旅途的記憶!
雪漫天蓋地,在山巒中起伏,野生動物爬行雪山上,鷹在上空旋翔,相比之下,我們太弱小。到了風火山海拔5010米,頭有些暈,但啃著干糧,繼續(xù)往目的地趕。進入唐古拉山,氣候變化無常,一會飄雪,一會下冰雹,一會來雨,一會陽光,幾個小時都是這種惡劣天氣,到了海拔5231米的山口,盡管大家疲倦頭痛胸悶,但都情不自禁地下車拍照,冷冽寒風吹得人顫抖,五彩繽紛的經(jīng)幡傳唱著雪域高原的贊禮,顯示藏族文化的燦爛多姿。
穿越1000多公里無人區(qū),整整跑了近20個小時,除下車拍照、方便、加油外,幾乎沒時間停下來。一方面趕路,另一方面海拔高,生怕會發(fā)生意外。本來環(huán)境就惡劣,荒蕪人煙,被困了真不知怎么辦。凌晨車還在路上,從格爾木出發(fā)已走了十多個小時,希望快些到拉薩,但途中檢查不斷,凌晨三點才到西藏迎賓館,躺下便睡覺了。
布達拉宮,西藏的象征,也是這座城市的靈魂。其獨特的建筑造型及風格,于粗獷中透露細膩之美,乳白色主宰,紅褐色鑲嵌,彰顯著肅靜與威儀。
我們沿通道參觀,觀賞藏民族精湛的壁畫、唐卡、金銀鑄造藝術(shù)、人物雕像……尤其是文成公主、松贊干布栩栩如生的雕像。宮內(nèi)所有通道依勢通往各廳,室內(nèi)可以呼吸到歷史散發(fā)的氣息,目睹這些實物你會自然贊嘆藏族文化的繽紛燦爛,我突然間覺得生活在這多元文化的國度里,是一種幸福!它讓我們可以在56個民族大家庭中盡情地享受不同風情不同文化的壯麗篇章。穿越青藏,我對多元文化的中國有了更深認識和理解。
行走兩佛教殿堂,看藏民虔誠膜拜,內(nèi)心雜念得到了凈洗,心靈回到原點,歸就平靜,找到自己棲息的港灣。人生有錨地泊心,心也安樂了。
穿越青藏線幾千公里,既有興奮也有恐懼,但人生有這樣的勇氣和經(jīng)歷,也不枉此行!更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