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談《江南逢李龜年》喜悅下隱藏的悲歌

      2023-06-22 02:59:01康赟李振峰
      藝術(shù)科技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杜甫意象理論

      康赟 李振峰

      摘要:“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是20世紀德國心理學家阿恩海姆提出的格式塔心理學中的原理,它的提出為中國古詩詞中的意象研究和詩詞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唐代杰出詩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被選入我國七年級語文教科書中,這首簡短的七言絕句字面看起來通俗易懂,但被譽為“千秋絕調(diào)”。杜甫在這首詩中并不是簡單傳達字面意思,其中蘊含著作者晚年對社會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這首作品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對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不免有些困難。如何讓學生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情感,讓學生可以和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是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想要讓學生理解這篇古詩,就必須帶領(lǐng)學生弄懂本詩中的意象,了解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及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章基于“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深入分析杜甫人生中最后一首絕句中的意象,旨在讓學生理解“李龜年”“岐王”“崔九”這三個人名所代表的深刻意義,挖掘這首詩蘊含的杜甫對社會變化與人生境遇的關(guān)系的思考,利用本詩中的意象感受作者構(gòu)建的時間與空間上的巨大張力,了解這首詩為什么描繪的是一幅美好的春景舊友重逢圖,杜甫用的都是關(guān)于美好的意象,處處寫美好,卻處處傳遞著悲哀。文章結(jié)合這些問題并利用格式塔心理學中的“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關(guān)鍵詞:“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意象

      中圖分類號:I207.22;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4-00-03

      魯?shù)婪颉ぐ⒍骱D罚≧udolf Arnheim,1904—2007)提出的“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中的原理。該理論認為,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雖然在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別,但是其力的結(jié)構(gòu)可以相同;如果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力的樣式在結(jié)構(gòu)上與人類情感中的力的作用相似,這些事物就能表現(xiàn)人的情感[1]。語文教學中“異質(zhì)同構(gòu)”是指教師的教育力結(jié)構(gòu)、教材的召喚結(jié)構(gòu)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結(jié)構(gòu)相對應(yīng)或者相耦合時,教學效果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被稱為語文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在解讀《江南逢李龜年》這首絕句的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時,教師要注意抓住幾個要點。

      1 重逢老友的喜悅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是一首非常精煉的七言絕句,字面看起來通俗易懂,并不難理解,千百年來被人們反復(fù)吟誦。這首詩的題目《江南逢李龜年》,“江南”是指現(xiàn)在的長江以南。安史之亂之后,杜甫流落到長江以南的潭州,在這里和舊相識李龜年重逢。詩的第一層就是直接點題,講述了與李龜年在亂世重逢。詩前兩句“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中,“岐王”是指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崔九”是指中書監(jiān)崔滌,這兩個人一個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弟弟,另一個是唐玄宗寵愛的臣子。這兩個人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就是喜愛音律,遠離朝廷紛爭,所以身邊招攬結(jié)交的基本是文人墨客、樂師、歌唱家等。李龜年作為唐玄宗時期最著名的音樂人,杜甫作為年輕的詩人,當然在岐王和崔九的結(jié)交范圍內(nèi)。

      如果將這首詩翻譯為現(xiàn)代文,“我經(jīng)常在岐王的宅院里看到你,我也在崔九的庭院里多次見到你,現(xiàn)在我在春天景色優(yōu)美的江南又再一次見到了你”,這樣直接翻譯過來就沒有什么詩意可言,只是簡單的舊相識重逢的喜悅。這首詩為什么能夠成為傳世千年的經(jīng)典絕句呢?這就需要結(jié)合杜甫與李龜年重逢的時代,以及他們的人生際遇和詩中意象進行深入的

      分析。

      2 盛唐不在的哀傷

      《江南逢李龜年》中第一層哀傷來自重逢地點的轉(zhuǎn)換,杜甫很巧妙地用“又逢君”中的“又”字與前兩句美好的回憶間隔開來。前兩句中相遇的地點是“岐王”“崔九”的上流社會的聚會,出入的是達官貴人的府邸。而“又逢君”的地點是江南,是安史之亂后兩人逃離都城流落到的江南。作者有意地把“岐王”“崔九”“李龜年”同時放在一起,這代表的不僅僅是三個名字,而是盛唐時期的一個符號。李龜年在盛唐時期是經(jīng)常出入“岐王”“崔九”等達官貴人的府邸演奏的,所以他是盛唐的一個符號,最重要的不僅是李龜年經(jīng)常參加上流社會的聚會,而且“我”——杜甫本人之前也是經(jīng)常出入這些場所的,“我”在“岐王”和“崔九”的聚會上都曾遇見過你。通過“尋常”和“幾度”這些量詞不難發(fā)現(xiàn),杜甫和李龜年早期的相遇不是偶然的,而是容易的、必然的。但在安史之亂后的今天,杜甫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后偶然重逢了。第三、第四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與前兩句兩人出入的場合形成鮮明的對比,標志著盛唐時代結(jié)束了,一個屬于杜甫和李龜年的美好記憶的盛唐時代結(jié)束了,這些美好回憶已經(jīng)離杜甫和李龜年很遠了。

      這四句詩除了道出時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悲哀外,也傳達出了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據(jù)史料記載,李龜年是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享有盛名的全能音樂人,既會譜曲,又善于唱歌。在當時廣為流傳的旋律優(yōu)美的《渭州曲》就是李龜年譜曲的,深受唐玄宗喜愛[2]。李龜年在開元盛世時風光無限,他在洛陽通遠里大興土木,修建的宅邸無論在規(guī)模還是豪華程度上都“逾于公侯”的宅邸,宅邸中堂的寬敞程度在當時的洛陽是無與倫比的,可見李龜年當時的待遇是非常優(yōu)厚的,生活也是非常優(yōu)渥的。但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龜年沒能跟隨唐玄宗一起去四川,而是流落到了長江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長沙)一帶。沒有了優(yōu)厚的待遇,李龜年開始在地方演唱以維持生計。

      李龜年的歌聲給當?shù)厝藥砹瞬恍〉恼鸷澈蜎_擊,曾經(jīng)給唐玄宗表演的著名音樂人,竟然流落到地方筵席上來賣藝謀生,當時大家聽到他的歌聲都很驚奇,以前在地方是聽不到作為“時代明星”的李龜年的歌聲的,但他現(xiàn)在確實就處于這個環(huán)境中,所以當時人們除了驚奇外,還有無盡的傷感?!睹骰孰s錄》中記載,“每遇良辰勝景,為人歌數(shù)闋,座中聞之,莫不掩泣罷酒”,當時的人一聽李龜年的歌聲就淚流不止。李龜年人生際遇的變化充分說明了個人的命運是和時代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隨著開元盛世的終結(jié),其演唱的地點也從王公貴族的府邸轉(zhuǎn)變?yōu)樘吨?,從王都的?yōu)厚待遇急轉(zhuǎn)直下到地方賣藝為生。杜甫見證了李龜年當年的風光無限,也見到了現(xiàn)在年老為生活奔波的李龜年,這種人生際遇的巨大反差,再一次提醒杜甫曾經(jīng)的盛唐時代已經(jīng)過去,繁華已經(jīng)不在,歷史已經(jīng)荒蕪。

      3 落拓老人的絕筆

      深入解讀杜甫這首詩,可以發(fā)現(xiàn)杜甫除了講和李龜年的重逢及和盛唐時代的重逢外,更重要的應(yīng)該是暗含著杜甫和他自己的重逢。細讀這首詩的前兩句“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說,“我經(jīng)常在岐王、崔九的庭院里看到你”,這兩句話表明杜甫也曾經(jīng)常出入達官貴人的府邸,杜甫在回憶見到李龜年的場景時,也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杜甫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這首詩是他在晚年時回憶年輕時出入上流社會時青春的自己、意氣風發(fā)的自己。

      杜甫一生的起落可能沒有李龜年那么大,但政治上的動蕩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一定的變動。杜甫出生時家境并不差,其祖父和父親都在朝為官,父親做到當時的縣令,屬于“奉儒守官”的家庭,母親是清河崔氏家族(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所以杜甫的童年時光過得比較順意。杜甫十四五歲就進入了文壇,在當時屬于比較早慧的。杜甫在詩壇嶄露頭角的時候,李龜年已經(jīng)是風光無限的著名音樂人了。杜甫當時雖然還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謀取官職,但是他非常自信,想要展露自己的政治抱負,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地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立下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

      杜甫之后兩試不第,在長安十多年的時間輾轉(zhuǎn)求官,好不容易在44歲時謀得一個小官職,安史之亂緊接著就在他進入官場的次年8月爆發(fā)了。杜甫開始了逃難之行,后又因為上書言事惹怒了皇上,隨后被降職。直到48歲那年,杜甫才終于離開官場,開始了他的漂泊之路。他一路上投靠親友生存,漂泊在西北、西南一帶,雖然這期間他的詩名與日俱增,但是實際上其窮困潦倒的生活并沒有得到改善,也飽嘗了人情冷暖。杜甫與李龜年重逢的前兩年,曾在《久客》中發(fā)出了“羈旅知交態(tài),淹留見俗情。衰顏聊自哂,小吏最相輕”的感慨??梢姸鸥υ谂c李龜年重逢時過得并不好,當他與比他的人生更加大起大落的李龜年重逢時,這種強烈的反差感,不僅帶給杜甫,也帶給讀者無限的傷感。當年邁的杜甫遇到年邁的李龜年時,就像在照鏡子一樣,看到不再意氣風發(fā)的李龜年時,也同樣看到了年老的自己,看到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豪言壯志地說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自信不羈的自己,不再是說出“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時有高遠理想的自己,這些都已經(jīng)不在了,留下的是漂泊不定多年的落拓老人。

      再看后兩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雖然整首詩傳達的都是重逢,但最后還是暗藏著重逢后的永別。杜甫這里的永別寫得十分隱晦,是通過“落花”一詞來體現(xiàn)的。他們遇見的時間是落花時節(jié),這個意象傳達出來的畫面是唯美的,但“落花”這個意象在古人的眼中是很敏感的,花的落下代表著春天即將結(jié)束,古人一般看到這滿天飄零的花朵想到就是逝去的時光、逝去的青春,更是即將逝去的生命。古人對“落花”非常敏感,一到暮春時節(jié)就有傷春的情感,晏殊曾在《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3]。因此,后兩句杜甫看似描繪了一幅在春天漫天飄落的花中和舊相識重逢的喜悅畫面,但在重逢的美好之中藏著的是永別的無盡感傷。時年59歲的杜甫與年紀更長的李龜年在潭州重逢,對兩個落拓老人來說,應(yīng)該是生命中最后一次重逢了,重逢即永別。事實上,杜甫在寫完《江南逢李龜年》的同年冬天就病死在了湘江的舟中,這首簡短的七言絕句也成了杜甫的絕筆之一。

      杜甫這首簡短的七言絕句能流傳千余年,讓人感動至今,是因為這首詩向讀者展示了一種巨大的張力,每一句都看似在寫快樂的事情,曾經(jīng)出入岐王和崔九府邸的杜甫是快樂的,江南的好風景是美好的,最后一句和李龜年的重逢更是喜悅的;但剝開每一層喜悅,隱藏的都是無盡的哀傷,杜甫好像是在刻意掩飾這種悲哀,在生命的盡頭,他用美好快樂的文字掩蓋人生的起落與漂泊,這導(dǎo)致這首詩表面上呈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其中蘊含的深層情感是背道而馳的,這一喜一悲兩種反差的情感,一下子就把這首詩的空間拉開了,所以這首詩很簡單,但也很復(fù)雜。簡單的四句詩里夾著整個安史之亂,從開元盛世一筆蕩到十室九空,輕描淡寫中含有對杜甫一生的回顧。他是岐王宅里前途無限的天才少年,也是江南風景里與老友重逢的杜甫,也是生命最后階段的落拓老人。

      《江南逢李龜年》收錄在部編版七年級語文教科書中,這首詩雖然朗朗上口,看似通俗易懂,但是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要想和歷經(jīng)滄桑的杜甫產(chǎn)生深層的情感共鳴還是非常難的。所以,教師要善于借鑒心理學的成熟理論,并將他們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格式塔心理學中的“異質(zhì)同構(gòu)”理論就可以幫助教師帶領(lǐng)學生剖析詩中的深層情感,帶領(lǐng)學生一層層地構(gòu)建完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學過的熟悉的詩詞中的意象來解讀本詩中的意象,使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吻合。語文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最近發(fā)展區(qū),將教師的教育力結(jié)構(gòu)、教材的召喚結(jié)構(gòu)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結(jié)構(gòu)相對應(yīng)或者相耦合,強化教學效果,從而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

      4 結(jié)語

      《江南逢李龜年》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溫柔敦厚”的典型代表,全詩脫口而出,朗朗上口,但是又戛然而止,既沒有強烈激動與傷感的辭藻,又沒有聲嘶力竭的情感宣泄,只是用與舊相識重逢的寒暄客套的語句來掩蓋追憶昔日的無盡悲傷。作者的這種對強烈情感的壓制,由于受到語境和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的壓力,因此意象的意義發(fā)生部分變形,不免讓人覺得“口是心非”。所以教師在引領(lǐng)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深層剖析杜甫與李龜年的重逢、與大唐盛世的重逢以及與年少時的自己的重逢,理解杜甫當時的心境,與杜甫產(chǎn)生深層的情感共鳴。這是一首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古詩,杜甫寫得越是克制,就越讓人傷感。

      參考文獻:

      [1] 榮宇軒.從格式塔異質(zhì)同構(gòu)看寒山詩中的意象翻譯[J].今古文創(chuàng),2022(22):118-122.

      [2] 丁啟陣.如何解讀詩人沒有明言的詩意:以杜甫《江南逢李龜年》為例[J].南腔北調(diào),2018(1):58-60,57.

      [3] 鐘林斌.寓感傷于驚喜:讀杜甫《江南逢李龜年》[J].課外語文(初中),2008(4):57-59.

      作者簡介:康赟(1996—),女,天津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李振峰(1978—),男,吉林四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猜你喜歡
      杜甫意象理論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lǐng)百年
      相關(guān)于撓理論的Baer模
      杜甫改詩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杜甫與五柳魚
      杜甫的維穩(wěn)觀
      學習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14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蚌埠市| 五常市| 潜江市| 阳朔县| 剑阁县| 广灵县| 河源市| 陆河县| 南昌市| 仙居县| 普兰县| 应用必备| 嫩江县| 灵璧县| 蕲春县| 河津市| 阿克苏市| 临澧县| 如皋市| 县级市| 新乐市| 宜兰市| 无锡市| 泰宁县| 古蔺县| 常宁市| 宁波市| 巧家县| 密山市| 汉沽区| 龙山县| 平潭县| 万年县| 泸州市| 长葛市| 平邑县| 清新县| 义马市| 漠河县| 新宁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