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
水生萬物,載濁載清,生生不息。水潤萬物,眾靈從此生。
初見大海是在海南島。
似火的驕陽烘烤著綿綿沙灘。我光著腳,走在熾熱的沙灘上??镜冒l(fā)燙的礁石被海水拍打著,發(fā)出“啪啪”的響聲。一浪高過一浪,“嘩嘩”的水聲有高有低,此起彼伏輕重交融,奏成一首交響曲。走近些,踮起腳尖,遐邇天水茫茫,一望無際。一艘艘航海的船在海中飄蕩,任由海浪上下起伏,似乎眨眼間就會被海浪吞沒,多么渺小而無助。
突然間,海浪涌上沙灘。我被它的兇猛嚇得連連后退。所有的腳印被海水帶走,不留一絲痕跡。我又忍不住好奇,走近些,感受著海的力量。海水裹挾著如此多的沙粒,翻涌不止。正午的陽光曬著海水,溫乎乎的;被沖刷過的沙,軟綿綿的。大海不在山頂,卻在這低處,變化萬千,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大海處于低處,容納了江河湖泊,不舍晝夜,浪花飛濺,載舟遠航,力量不竭。我從洶涌的大海中讀懂力量,為自己賦能。
初見長江是在虎跳峽。
那河道蜿蜒曲折,處處都有巖石的阻攔。江卻攜著亙古的泥沙奔流不息,一路向前,似萬馬奔騰。聽著震耳欲聾的響聲,我感到絲絲涼意,那是水花激起后濺在身上的水珠與強烈的撞擊所帶來的風(fēng)。前仆后繼,勇往直前。有巖石,也要撞去,即使激起了數(shù)米高的水柱;有萬丈深淵,也要向前,哪怕粉身碎骨,一落千丈。若不是它的堅持,又怎能在神州大地上孕育出萬種生靈、千般美景?
它處圓則圓,處方則方,一路向前,堅持自我。我從飛濺的水流中讀懂力量,為自己賦能。
水善處下,故大海能為百川之王。水動則不舍晝夜,遇阻則激蕩不止,遇險則飛瀉而下,故能勇往直前。水可為云為霧,可為雨為雪,亦可為冰?;驘o堅不摧,或萬般柔情。淺,則一眼見底,映現(xiàn)萬象;深,則深不可測,包納百川。
面對不斷變化的時代,為自己賦能,做一個像水一樣的人。
//小編點評//
栗子君:文章以“初見大海是在海南島”“初見長江是在虎跳峽”構(gòu)建起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水的能量,并在每一部分結(jié)束扣題;結(jié)尾處總結(jié)全文,再次點題。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主旨鮮明。小作者沒有局限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而是從水形成的兩處自然奇景中得到啟發(fā),一為“包容”,一為“堅持”,為自己賦能,立意深遠。全文多處采用長短句結(jié)合的形式,表達極有音韻之美,讀來鏗鏘有力,節(jié)奏感十足。優(yōu)美的語言和深遠的立意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