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穎
潔牙是預防及治療牙周疾病最基礎的方式,但有的人認為潔牙會把牙齒洗松,而且越洗牙縫就越大。那么,潔牙到底是護牙還是在傷牙?關于潔牙的這些誤區(qū),在此為您一一澄清。
誤區(qū)一:天天刷牙無須潔牙
在刷牙數(shù)小時后,菌斑就可以在清潔的牙面上重新附著,不斷形成。特別是夜間入睡后,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差,更容易生長細菌。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牙石是唾液里的鈣和細菌沉積在牙齒上形成的,即使天天刷牙,也不能把牙齒上的臟東西完全刷掉。有些牙齒縫隙是日常刷牙等方式清潔不了的,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塊塊的牙石,十分結實,這時候就要用專業(yè)的工具對口腔進行“大掃除”了。潔牙是利用超聲波潔牙機的高頻震動讓沉積的牙石受到震動而松脫,有助于將刷牙等其他清潔措施遺留的“死角”徹底清除干凈。
誤區(qū)二:潔牙讓牙齒變松
牙石在牙齒上逐漸積聚,會將周圍的牙齦組織慢慢下壓,導致牙齦萎縮。潔牙前,牙石就好像在牙齒周圍構建了“銅墻鐵壁”,將已經(jīng)松動的牙齒綁成了一個整體,掩蓋了牙齦萎縮的事實,這時你并不會感覺到牙齒松動。當潔牙后牙石被清理掉、牙齦腫脹和炎癥消退,會感覺牙齒有一點松動。實際上,正規(guī)的潔牙操作并不會造成牙齒松動,相反,還是預防和治療牙周炎的有效手段,可以防止牙齒進一步松動。
誤區(qū)三:潔牙時又酸又痛,會損傷牙齒
第一次潔牙通常會有些不適應,這是因為牙石最常見的地方在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也是堅硬的牙釉質和敏感的牙根所在之處,即使是健康的牙齒,用金屬器械觸碰這個位置,也會引起輕微不舒服。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牙石等刺激牙齦發(fā)生炎癥,導致牙齦充血、毛細血管擴張,擴張的毛細血管破裂則出現(xiàn)牙齦出血。炎癥越嚴重,牙齦出血也越明顯。
第一次接受潔牙時,往往牙石積存比較多,醫(yī)生須反復徹底地清潔,患者的不適感也就更強烈一些。當定期維護牙周,口腔衛(wèi)生得到了改善,再次清理起來也就不會那么難受了。
誤區(qū)四:潔牙會讓牙齒變白
潔牙時,超聲振動能去掉牙齒表面的牙石、軟垢和一些色素沉著,讓牙齒在一定程度上白一些。但如果牙齒是發(fā)育時的顏色偏黃,那么潔牙讓牙齒變白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誤區(qū)五:潔一次牙就一勞永逸
有一部分人潔完牙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牙齒潔完已經(jīng)很干凈了,以后可以不用再潔了。事實并非如此。牙周健康需要定期維護。根據(jù)不同人的牙齒的病情和菌斑控制的好壞,確定不同的間隔時間進行復查,以便了解療效的保持情況。一般建議每半年到一年定期復查,必要時定期潔牙。
誤區(qū)六:年紀大了牙齒會掉,不需要潔牙
所謂“老掉牙”并不是一種自然狀態(tài),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六七十歲的老人里面,有的人一顆牙也沒有,有的人一顆牙都不缺。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較強的口腔衛(wèi)生意識起了決定性作用。
老年人為了保證有一口健康的牙齒,需要格外重視口腔的衛(wèi)生保健。牙石、菌斑等使老年人容易犯牙周疾病,如牙齦炎、牙周炎,進一步惡化就會加速牙齒松動、脫落,而預防和治療牙周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潔牙。
此外,潔牙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這樣的機構具備嚴格的儀器消毒制度,以防乙肝等各種傳染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