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杰 顧帥娣 李慧 馮晨 許建華*
(1 光明種業(yè)有限公司,上海 202171;2 上海海豐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鹽城 224153;3中墾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鹽城 224153) *為通信作者
近年來,隨著畜禽規(guī)?;B(yǎng)殖的快速發(fā)展,通過畜禽糞污處理和利用進行種養(yǎng)循環(huán),已成為當前畜牧業(yè)發(fā)展的熱點和難點。目前,前人在豬糞、牛糞等畜禽糞污的堆肥處理技術[1]、還田利用技術及要求[2-3]、豬糞肥特性等方面進行了較多研究[4],在畜禽糞污還田后土壤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酶的活性變化和氮形態(tài)轉化特性等方面也進行了較多探討[5-8]。但是,前人的研究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堆肥工藝和糞水還田技術上,對于糞水還田后稻田水質變化情況的研究較少,而在環(huán)保領域,對于加注糞水后的稻田水排放有明確的標準。為此,筆者對糞水加注后稻田水質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主要是分析水體pH、EC 值、COD、總氮含量、總磷含量和氨氮含量等水質指標的變化趨勢,以期為水稻生產(chǎn)上確定合適的稻田排水時間及糞水加注間隔期提供參考依據(jù)?,F(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設在上海躍進現(xiàn)代農(nóng)場21隊14#南進行,試驗田塊面積為0.8 hm2,分為南北兩塊,每塊田面積為0.4 hm2。供試水稻品種為‘滬稻香軟34’,于2022 年6月11日采用機穴播方式。糞水(懸浮物含量為0.13%,pH 為8.23,EC 值為15.18 mS/cm,COD 為12 267 mg/L,總氮含量為1 555 mg/L,總磷含量為205 mg/L,氨氮含量為1 347 mg/L)由上海明珠湖肉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分2次加注糞水,即稻田先加注淺水層(加注時間為7 月1 日),待水層穩(wěn)定后,用48 V 水泵均勻噴施加注糞水(加注時間為7 月2 日),每667 m2田塊共加注糞水2 000 L。
取樣日期為第2 次加注后1~9 d,分別于兩塊田的排水口設2個固定取樣點,每個點每次取樣500 mL,冷凍保存,待樣品全部取完后統(tǒng)一送檢。檢測指標有pH、EC 值、COD、總氮含量、總磷含量和氨氮含量等,檢測單位為上海市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站,樣品檢測方法參照GB/T6920、NY/T1977 中的相關規(guī)定。
pH 是氫離子濃度指數(shù),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shù)和總物質的量的比值,本試驗中表示污水的酸堿程度(生活污水呈弱堿性,一般為7.2~7.8)。檢測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稻田水體pH在加注后的前幾天有所下降,但在加注后8 d逐步恢復到原值。見表1 和表2。
表1 南面取樣點水質指標統(tǒng)計分析
表2 北面取樣點水質指標統(tǒng)計分析
EC 值用于來測量溶液的可溶性鹽濃度,高濃度的可溶性鹽會使植株受到損傷或導致根系死亡,EC值的測量溫度為25 ℃。檢測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3 d 內(nèi),稻田水體EC 值快速下降,在加注糞水后6 d,稻田水達到三類水質標準。見圖1。
圖1 糞水加注后稻田水體EC 值變化情況
COD 指化學需氧量,是衡量水樣中需要氧化的還原物質的量的化學量度,或是廢水流出物和受污染水中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通常指有機物)的氧當量,COD 數(shù)值越高,說明有機污染越嚴重。檢測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2~3 d,稻田水體COD 快速下降,在加注糞水后8 d,稻田水接近五類水質標準。見圖2。
圖2 糞水加注后稻田水體COD 變化情況
總氮含量指水中各種形態(tài)無機氮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NH4+等無機氮以及蛋白質、氨基酸、有機胺等有機氮,表示水體受營養(yǎng)物質污染的程度。檢測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3 d 內(nèi),稻田水體總氮含量快速下降,達到五類水質標準,在加注糞水后8 d,稻田水達到三類水質標準。見圖3。
圖3 糞水加注后稻田水體總氮含量變化情況
總磷含量指水樣經(jīng)消解后,將各種形態(tài)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后測定的結果。檢測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3 d 內(nèi),稻田水體總磷含量快速下降,在加注糞水后8 d,稻田水達到五類水質標準。見圖4。
圖4 糞水加注后稻田水體總磷含量變化情況
氨氮含量指水樣中以游離氮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畜禽糞便中含氮有機物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為氨。檢測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3 d內(nèi),稻田水體中氨氮含量快速下降,達到五類水質標準,在加注糞水后8 d,稻田水達到三類水質標準。見圖5。
試驗結果表明,在加注糞水后,稻田水體pH 在加注后的前幾天有所下降,但在加注后8 d 逐步恢復到原值;同時,除COD 外,稻田水體EC 值、總氮含量、總磷含量、氨氮含量等指標,在糞水加注后48 h 內(nèi)快速下降,在糞水加注后3 d,達到五類水質標準,在糞水加注后8 d,達三類水質標準;此外,在糞水加注后3 d,水體COD 下降明顯,但在糞水加注后8 d,仍與環(huán)保排放標準有一定的差距,分析其原因,可能與養(yǎng)殖單位的厭氧塘和氧化塘處理時間不夠或原料生熟相混有關。綜上,在本試驗條件下,糞水大量加注的時間間隔宜在10 d 左右。
圖5 糞水加注后稻田水體氨氮含量變化情況
本試驗結論僅為一年試驗所得,還需繼續(xù)進行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