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靜
(莆田市第一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莆田,351100)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發(fā)生增殖失控而形成的一種惡性腫瘤,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熓悄壳芭R床治療乳腺癌的最常見方法之一,但長時間化療會對患者的消化、神經、心臟等系統產生較大的損傷,加重患者的心理損傷并易造成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且癌癥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礙,給患者的治療效果帶來一定影響,故臨床選用有效的方法對于乳腺癌患者至關重要[2]。敘事護理通過聆聽、吸收患者患病的經歷,發(fā)現護理要點,運用敘事護理的技巧將患者現實生活、疾病故事意義重構,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減少患者疾病痛苦,促進疾病康復有重要作用[3]。而正念減壓訓練是通過隨時隨地放松大腦的方法,降低患者壓力,改善不良情緒,促進患者心身疾病恢復[4]?;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對乳腺癌化療采用敘事護理及正念減壓訓練的價值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莆田市第一醫(yī)院診治的乳腺癌化療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3例。對照組年齡34~59歲,平均年齡(46.18±4.37)歲,受教育程度:小學3例,中學16例,大學14例。觀察組年齡34~60歲,平均年齡(46.27±4.33)歲,受教育程度:小學4例,中學15例,大學1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K2020175)。
1.2 納入標準 1)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5]中的診斷標準,且經乳腺鉬靶X線檢測提示邊界不規(guī)則的乳腺腫塊影,腫塊的密度較高,邊緣有毛刺征、鈣化點群集;2)患者認知功能正常,能與醫(yī)護人員正常溝通;3)患者參與本研究均屬自愿;4)肢體無殘障患者。
1.3 排除標準 1)視力、聽力、語言功能存在障礙患者;2)存在嚴重精神類疾病患者;3)情緒激動,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患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叮囑患者在化療期間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盡量避免刺激性、辛辣、較油膩的食物,注意多休息;在化療的過程當中,遵醫(yī)囑給予抑酸、止吐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同時予以靜脈輸注方式補充營養(yǎng)物質,避免患者出現脫水、體質嚴重下降等情況。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敘事護理結合正念減壓訓練,1)敘事護理,在患者來醫(yī)院化療期間,每次化療前,由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師對患者采取一對一的心理護理。a.收集敘事相關信息:護理人員通過日常工作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在日常接觸中了解患者的基本背景,收集患者要注意的生活事件,初步確定患者近期最關心的問題,或是對其影響最大的事件;尋找合適的時機,并準備良好的環(huán)境與患者溝通,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及心理康復師需以親切、溫柔的話語進行,引導患者講述病前病后生活上的改變,表達內心想法,護理人員需準確回復患者;必要時可與其家屬進行深入的溝通,以便于了解患者具體情況。b.評價敘事內容,護理人員根據事前收集到的患者相關事件信息整理出敘事資料,總結出與疾病有關的積極事件,再次與患者進行溝通,引導患者說出積極事件發(fā)生對自己的有利影響,通過轉變患者態(tài)度,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c.編輯敘事事件,醫(yī)護人員依據患者的表述,了解造成患者不良認知的原因,并將患者創(chuàng)傷經歷、負面認知及應對方式、積極事件整合至患者敘事故事中,幫助患者重拾積極的認知,并采取措施進行改正。d.鼓勵與陪伴,陪伴和見證患者的故事,分為表達、意向、共鳴、觸動、好奇5個連續(xù)的步驟,讓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45 min/次。2)正念減壓訓練,a.正念呼吸,患者取坐位,指導患者放松身心去感受呼吸,體會呼吸的變化,同時注意呼吸的頻率,感受順利呼吸的狀態(tài);當出現分心時,將分心作為訓練的一部分,并將注意慢慢地集中到訓練中。b.正念冥想,練習時采取坐姿或臥姿,放松身體,先感覺鼻子吸氣,然后把注意力關注在鼻子的呼吸轉換,用鼻子感受吸氣和呼氣,只是感覺觀察,不要做評判,特別是在呼吸交界的時候,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下一個呼吸中去。c.身體掃描,采取躺臥姿勢,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覺察自己身體每一個部位,姿勢是可以躺著,也可以坐著。順序可以從下而上,也可以從上而下,例如從頭部開始,到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到骨盆、大腿、膝蓋、小腿、腳踝、腳跟兒、腳掌、腳趾,依次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各個部位。d.正念瑜伽,選擇合適的瑜伽動作,如嬰兒式、拜日式等,在進行瑜伽時,動作緩慢輕柔,用全身感受每一步動作,同時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及身體的感受和反應,30 min/次,護理至患者化療結束。
1.5 觀察指標 1)負性情緒:干預前后,以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定,該評價量表包括20個條目,每條目0~4分,評分越低代表焦慮越輕;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進行評估,該自評量表共包括20個條目,每條目0~4分,分值越低說明抑郁較輕。2)CRF:干預前后,采用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ore,PFS)[7]進行CRF評分,該量表包括4維度,每個維度滿分10分,分值越低說明疲乏程度較輕。3)睡眠質量:干預前后,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8]進行評分,該量表由24個問題組成,其中僅19個自我評定問題計算分,滿分21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負性情緒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CRF評分比較 干預后,2組CRF評分均較干預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CRF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2組患者PSQI評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乳腺癌以乳房腫塊、乳房疼痛、乳頭溢液等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作息的不規(guī)律,乳腺癌發(fā)病呈逐漸上升趨勢[9-10]?;熓悄壳爸委熑橄侔┲饕侄沃?但在治療期間,由于疾病、化療等給患者帶來的極大痛苦,易導致患者產生諸多不良反應,如癌因性疲乏、負性心理等,從而影響患者睡眠質量[11-12]。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有著重要意義。
乳腺癌常規(guī)護理主要干預患者化療期間的飲食、休息、營養(yǎng)支持等,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化療痛苦,但對患者的心理方面、睡眠質量等無明顯改善作用[13-14]。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SAS、SDS評分、情感疲乏、行為疲乏、認知疲乏、軀體感知疲乏評分、睡眠質量、日間功能、催眠藥物、入睡時間、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總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敘事護理結合正念減壓訓練,可降低負性情緒,改善CRF,提高睡眠質量。其原因為,敘事護理是后現代敘事療法與臨床護理相結合的新型心理護理模式。指有敘述能力的醫(yī)務人員實施的醫(yī)療模式,能夠提供人道有效的臨床活動[15-16]。敘事護理分為收集敘事相關信息、評價敘事內容、編輯敘事事件、鼓勵與陪伴等,護理人員通過收集敘事相關信息,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預測患者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并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通過評價敘述內容,引導患者敘述,并陪伴、支持和尊重患者,幫助患者將心理問題外化,排解心理壓力,改善患者睡眠質量。通過編輯敘述事件以患者敘述性記錄為基礎,制定行動計劃和意義計劃,以積極事件形成的主線取代目前的消極主線,幫助患者進行重組,為新的生活事件留出空間。最后通過鼓勵與陪伴,努力讓患者尋找自信、強化認同,有助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降低癌因性疲乏,促進疾病康復[17-18]。而正念減壓訓練是一種專注于自身的訓練方式,本研究通過正念呼吸、正念冥想、身體掃描、正念瑜伽等訓練方式,使患者喚醒自身內在的專注力,專注于自身感受,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進行正念訓練,且在訓練過程中不對自身的疾病及疼痛等進行評估,不強求一定的治療效果,可有效釋放出患者身心的緊張和壓力,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及對疾病的態(tài)度,進而降低患者的CRF,提高睡眠質量[19-20]。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化療患者采用敘事護理結合正念減壓訓練,可有效降低負性心理,改善CRF,提高睡眠質量。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