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紫東
時尚界正在重新?lián)肀ogo化趨勢。在今年2月至3月的紐約、倫敦、米蘭和巴黎的時裝秀場,喧鬧的大logo終于讓位于廓形、面料等更具實用性的設計元素,低調(diào)的極簡主義成為主宰。
充滿挑戰(zhàn)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被視為影響時尚設計的背后操盤手。
以Saint Laurent 2023秋冬秀為例,這個法國品牌再現(xiàn)了20世紀末的優(yōu)雅風格,帶有超大墊肩的西裝和鉛筆半裙共同構(gòu)成了經(jīng)典的三角廓形。Bottega Veneta的時裝系列沿襲了品牌不加logo的低調(diào)作風,看似尋常的款式背后是繁復的工藝;在該品牌2023春夏系列的秀場上,超模Kate Moss穿了一件格紋襯衫和牛仔褲走秀,看起來是優(yōu)衣庫風,實際上是高級皮革層層印染后的效果。
01超模Kate Moss在Bottega Veneta 2023春夏系列的秀場上,身穿看起來普通的格紋襯衫和牛仔褲。
02 The Row是一個一直秉持低調(diào)奢華風格的品牌。
03 Zendaya在Valentino 2023春季秀上穿的黑色透明緊身套裝,通體都是巧 妙排列的字母“V”。
04 Saint Laurent 2023秋冬秀場上,彰顯剪裁的闊西服和鉛筆裙。
當然,logo在秀場上并沒有完全消失,但它本身的表現(xiàn)方式也變得更為含蓄和抽象。比如Prada在2022秋冬秀場上展示的白背心——這款售價高達7800元的基本款奢侈單品在社交網(wǎng)絡走紅,品牌標志性的倒三角形logo只有胸針大小。另一個例子是演員贊達亞在Valentino 2023春季秀上穿的黑色透明緊身套裝,通體都是巧妙排列的字母“V”——而不是2018年春夏秀場上簡單粗暴的品牌字母縮寫“VLTN”——對時尚不感興趣的人幾乎看不出是什么牌子。
人們對logo文化的癡迷是周期性的,通?;诮?jīng)濟狀況變動——在過剩時期擁抱它,在衰退和不確定時期回避它。
在咆哮的1920年代,西方經(jīng)濟持續(xù)繁榮,Chanel的經(jīng)典“CC”logo即誕生于這一時期,這一開創(chuàng)性舉動使Chanel從個人店鋪逐漸發(fā)展為全球品牌。到了1980年代,炫耀性消費的流行讓夸張的logo成為被普遍追捧的設計元素。2010年代中期,印有大logo的時裝和包袋再次盛行秀場、社交媒體和城市街頭,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和消費帶有l(wèi)ogo的時尚產(chǎn)品成為主流。
《紐約時報》記者Ruth La Ferla在2018年的一篇報道中指出,Prada、Balenciga、Valentino、Fendi等奢侈品品牌當時都受到了潮流的鼓舞,將代表品牌的字母組合印在了從帽子到襪子的全線產(chǎn)品上。就連ZARA這類快時尚品牌也開始大批量制造印滿logo的單品。
但當經(jīng)濟下行時,大logo所隱含的“我要告訴所有人我很有錢”的炫耀方式顯得有些不合時宜。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市場對logo的狂熱一度消退,以Phoebe Philo操刀的Céline 2010年春夏秀為標志,大面積留白、簡潔的線條等極簡主義設計元素很快在時尚圈流行開來。在精英階層中,以帶有大logo的衣服和手袋出街變成了一件有些俗氣的事。
在同樣充斥著不確定因素的2023年,《Vogue》《時代》《財富》雜志等國外媒體將“Quiet Luxury”(低調(diào)奢華)一詞列為最新流行趨勢,指代沒有明顯logo但用料和品質(zhì)上乘的時尚消費品,類似于國內(nèi)社交媒體近兩年流行的“老錢風”一詞。其消費文化的實質(zhì)并非對logo所指涉的身份地位的否定,而是一種更為隱形的身份炫耀方式。
正如意大利奢侈羊絨品牌Loro Piana——該品牌與The Row、Brunello Cucinelli和Khaite等品牌一同被視為低調(diào)奢華的代表——為一款鞋所打出的廣告語“If you know,you know”,那些售價超過7000元的鞋外觀相當樸素,正面也幾乎看不到任何品牌logo。
這種設計風格更強調(diào)對具有相似審美習性人群的感召,它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局外人進入某類圈層的入場難度,轉(zhuǎn)而更加強調(diào)時尚的階級屬 性。
01 意大利奢侈羊絨品牌Loro Piana為一款鞋所打出的廣告語“If you know,you know”。
02 The Row的一款單鞋,以絲綢材質(zhì)和簡潔的設計,體現(xiàn)出其“安靜的奢侈”風格。
很長一段時間里,“時尚民主化”成了一個流行詞,鋪天蓋地的logo被視為重要的助推器。只要你擁有一件印有該品牌logo的單品,不論它是昂貴的成衣,還是平價的化妝品或護手霜,都能享受品牌光環(huán)的加持。但如今,logo的弱化和消失除了審美方面的考慮外,一定程度上還意味著權(quán)力的收回。時尚的代碼變得不透明,但對于圈內(nèi)人來說是有意義的。如果所有人都能共享同一套編碼和解碼系統(tǒng),那有錢人如何才能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呢?
03 Virgil Abloh 2021年為Louis Vuitton設計的一款包,突出了logo的設計。
驅(qū)使現(xiàn)代時尚行業(yè)運轉(zhuǎn)的最大動力從來都是商業(yè),大品牌設計師除了開創(chuàng)和沿襲某種時尚風格,其首要任務仍是盈利,以向雇主和股東交代。
LVMH集團已經(jīng)從這股去logo化風潮中獲益。前段時間,除了宣布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7%外,該奢侈品巨頭的管理層還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意提到了“安靜的奢華(Quiet Luxury)”趨勢,并表示集團旗下品牌Loro Piana財務表現(xiàn)優(yōu)異。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在電話會上說,盡管他相信大多數(shù)消費者仍想要購買帶有l(wèi)ogo的產(chǎn)品,但如果人們想要quiet luxury,集團內(nèi)一些品牌也為客戶提供了大量“謹慎”的選項?!拔覀冊噲D適應所有客戶的口味”,他對分析師說。
logo熱的暫時消退還與“去潮牌化”有關(guān)。過去幾年中,穿著印滿大logo的潮牌服飾的年輕人滿大街都是。但在各類時尚風格多元并存的當下,潮牌風似乎不再像過去那樣占據(jù)市場主導地位。一種觀點是,隨著越來越多街頭潮流品牌變得同質(zhì)化,其本身代表的叛逆氣質(zhì)正在消弭,并與其源頭所指涉的街頭文化、嘻哈和滑板運動等亞文化背景割裂。潮牌不能再使穿著者脫穎而出。另一種觀點是,潮牌并沒有式微,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維持其小眾性。一些年輕的初創(chuàng)潮牌,比如Corteiz仍在向忠實消費者出售印有大量logo的衣服和周邊,但它只面向特定粉絲出售產(chǎn)品,具有極強的小圈子屬性。
潮牌風格作為一種吸引特定消費者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一段時間里被大型奢侈品公司認可,比如,已故設計師Virgil Abloh被視為推動高級時裝走向街頭化、潮牌化的重要力量,作為Louis Vuitton歷史上首位非裔黑人男裝藝術(shù)總監(jiān),他曾促成了該品牌與NBA、NIGO的聯(lián)名項目。
但現(xiàn)在,奢侈品品牌似乎已經(jīng)過了排隊和潮牌合作的狂熱階段。類似于Louis Vuitton與Supreme、Dior與Air Jordan這類合作不那么頻繁了。運動鞋仍在大品牌的SKU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不再是時尚秀場的最新搭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尖頭高跟鞋、穆勒鞋和芭蕾平底鞋。根據(jù)BoF時裝商業(yè)評論今年1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經(jīng)歷2021年的高速增長后,2022年全球運動鞋銷量增長集體放緩,標志著這個市場暫時降溫。
毫無疑問,就像時尚本身具有周期性那樣,logo熱只是暫時消退,它還會卷土重來。與此同時,總有一些意志堅定、獨立運營的設計師不會被潮流裹挾。而在多種時尚趨勢并存的當下,作出什么樣的消費決策完全取決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