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英 張婷 陳睿
摘 要:在高等院校黨建工作中,黨支部扮演著“戰(zhàn)斗堡壘”和黨組織團結、聯(lián)系教職工的橋梁作用,高校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功能,決定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順利在基層落實。在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育人者先育己”的理念背景下,本文通過解析“政治引領”功能的內涵和要素,在上海多個高校廣泛收集基層黨支部工作經(jīng)驗得失案例,遴選出能夠反映“政治引領”功能內涵和實現(xiàn)領域的典型個案,開展分析總結,提煉出通過完善黨建提升高校黨支部“政治引領”功能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高校支部 政治引領 路徑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1]對于高等院校的具體實踐,這一講話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即高校的首要責任是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團結和引領工作在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一線的教師隊伍,使廣大教師從價值上認同、從行動上貫徹“立德樹人”,自覺投身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事業(yè)。高校黨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承擔著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戰(zhàn)斗堡壘”職責,需要扮演好黨團結和聯(lián)系廣大教師的橋梁角色[2],以期完善自身的政治引領功能。
一、高校支部“政治引領”功能的內涵和要素解析
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也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3]黨支部工作直接關系到各個基層組織中黨的政策能否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能否凝聚共識,黨的路線是否被擁護支持。在新時期,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高等院校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4],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和持續(xù)教育改革的中心線,持續(xù)推進當前的高等教育工作。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中的基層黨支部,被賦予了以“政治引領”為代表的新的工作使命和任務。在新時期,辨明高校黨支部“政治引領”功能的內涵,通過真實案例剖析“政治引領”功能的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路徑、成效評估并總結經(jīng)驗教訓,具有緊迫的政治價值和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并有可能對未來一段時間內高?;鶎狱h組織如何開展工作、開展什么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議。
(一)支部“政治引領”功能的提出和明確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高校中的黨支部,保證監(jiān)督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基礎”[5]。
通過文獻分析,對比歷史上曾經(jīng)提出的黨對支部工作的指導綱領文件,高校院系基層黨支部曾經(jīng)提出兩個要求。
1. 政治引領是承擔政治核心角色的必然結果和具體表現(xiàn)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6]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基層黨組織是重要基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7]
黨支部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推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政治功能是黨支部的靈魂。要強化政治引領作用,充分發(fā)揮黨支部領導核心、政治核心角色, 團結凝聚廣大群眾,使黨支部成為落實黨的方針、推進黨的工作的戰(zhàn)斗堡壘,從而實現(xiàn)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2. 政治引領功能為基層黨組織任務劃定了標桿和參照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明確提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領導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團結師生員工、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聽取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8],為基層黨組織任務劃定了標桿和參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9]。黨支部因此也必須發(fā)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二)高校支部“政治引領”的內涵解析
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的概念,是通過政治思想引領,凝聚政治共識,增強“四個意識”,達到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10]
1. 對象——引領誰?
對黨員教師自身的引領。教師黨支部通過開展理論知識學習,宣傳和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統(tǒng)一黨員思想認同,強化黨員政治擔當,凝聚黨員戰(zhàn)斗力。
對其他教師的引領。教師黨支部在建設過程中,必然不會與教學、科研割裂。通過寓黨建工作于學科建設工作中,教師黨支部在提高凝聚力的同時,也帶動其他教師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充分發(fā)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推動教學科研的同時,潤物無聲地起到政治引領作用。
對學生的引領。培養(yǎng)人才是高校的重要社會功能,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影響,尤其是黨員教師,必須在思想上、道德上、教風上為人師表。教師黨支部發(fā)揮好作用,便會推動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從而通過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強學生的黨性、政治意識和國家意識。
2. 任務——引領了什么?
在高校這個環(huán)境下,教師黨支部的工作需要結合學校和本單位的工作實際進行統(tǒng)籌安排[11],要針對教職工關心的重點問題主動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關心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并調動所有教師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參與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積極性,凝聚教師黨員和其他全體教職工的力量,團結拼搏,共同推進學術和育人工作。黨員身份的學科帶頭人,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要發(fā)揮表率作用,黨支部也要通過培養(yǎng)和推薦優(yōu)秀人才,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3. 成效——如何評估“政治引領”?
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是否起到成效,還要看廣大黨員和群眾的行動表現(xiàn)。當支部的黨員教師對立德樹人工作自發(fā)自覺地投入,貫徹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廣大群眾紛紛認同、效仿、追隨,最終在立德樹人使命上有所收獲,就說明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真正落到了實處。
(三)高校支部“政治引領”功能的實現(xiàn)領域
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師德建設,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12]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師風是教師這個特殊職業(yè)的內在要求。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并作為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的重任,教師黨支部是黨團結和聯(lián)系廣大教師的紐帶,發(fā)揮好政治引領作用,是實現(xiàn)辦學正確政治方向的基礎。教師黨支部首先應加強政治學習力度,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提升教師黨員政治理論素養(yǎng),使他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起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師德師風方面成為表率,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帶頭攻堅克難,不斷取得優(yōu)異成果,培養(yǎng)更高素質的人才。
在實行了雙帶頭人的教師黨支部,更加能夠通過帶頭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以榜樣作用凝心聚力,帶動黨員,引領群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高校各群體對“政治引領”內涵及實踐的認識現(xiàn)狀
課題組編制《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實踐問卷》,向上海多所高?;鶎狱h組織成員及普通教職工共127人進行了問卷發(fā)放,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受訪者中,包括高校院系黨委委員25人,高校院系教師黨支部書記38人,其他教職工人員64人。大部分受訪者來自985工程高校(85.8%),少部分為其他高校(14.2%)。
(一)受訪者對“政治引領”形式和工作對象的理解
問卷結果表明,極少數(shù)受訪者對政治引領毫不了解(3.9%),絕大部分受訪者皆對其有所耳聞,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清楚了解政治引領的內涵(35.4%)。
在此基礎上,要求受訪者對政治引領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和對象進行界定。絕大部分受訪者皆將黨的方針教育培訓的定期開展(92.9%)、對黨員干部標準的堅持和明確(88.2%)、批評及自我批評的黨組織生活會的開展(89.0%)、黨員服務機制的完善(86.6%)及黨員示范崗的設置(84.7%)納入“政治引領”工作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中。
而在“政治引領”的對象方面,受訪者認知較普遍的是:黨支部成員(94.5%)、院系老師(92.9%),而對行政人員(77.1%)、黨團學生干部(62.2%)和院系學生(58.2%)的報告比率則明顯略低。少數(shù)受訪者表示,師生家屬(提及2次)和退休教師(提及1次)也應作為政治引領的對象。
(二)受訪者對“政治引領”各工作承擔主體的理解
針對不同政治引領工作,受訪者偏向的承擔主體不同。對于黨的方針教育培訓及黨員干部標準的確立,受訪者更傾向于由院系黨委直接開展(占比29.9%和53.5%),而批評及自我批評的黨組織生活會的開展則被更傾向于以教師黨支部為單位開展(占比63%)。
為了解受訪者對“政治引領”的理解,是否促使其對“政治引領”工作開展主體有更清晰的判斷,以“是否了解政治引領”為自變量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組織生活會的開展
(F = 6.643,p<0.01)和黨員示范崗的設立(F = 6.054,p<0.01)上,政治引領了解程度更低的受測者更傾向于給出模棱兩可的回答,了解程度更高的受測者更傾向于給出直接答復,可見高校院系內關于黨員示范崗及組織生活會的規(guī)范應進一步完善。
(三)受訪者對“政治引領”各項工作重要性和成效的評估
受訪者對于各項工作與政治引領的關系密切性進行了評估,在此基礎上,可以計算每項工作在密切程度排序中所排位置的頻率。結果表明:在與政治引領的聯(lián)系密切程度上,69.3%的受測者認為定期開展黨的方針培訓重要程度最高,其后依次是堅持與明確黨員干部的標準(58.9%)、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組織生活會(48.4%)、完善黨員服務機制(47.0%)和建立黨員示范崗(45.0%)。
檢驗各項工作對政治引領對象的影響力大小,以1—5分進行估值,各工作對不同對象的影響力評估在3.64—4.54之間。繼而以活動類型、對象主體分別為自變量,對各項活動對不同政治引領對象的預期影響力進行5×5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活動類型主效應顯著(F=3.461,p<0.01),對象主體主效應顯著(F = 14.005,p<0.000),二者交互作用不顯著。進一步比較發(fā)現(xiàn),黨員服務機制完善的影響力顯著強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組織生活會(p<0.01),黨員示范崗的設立(3.96)和服務機制的完善(3.95)效果最好;而在政治引領對象的角度上,黨支部成員(4.31)受到政治引領的影響最大,顯著高于院系教師(3.73)和院系學生(3.42);主要行政人員(4.06)和黨團學生干部(3.94)所受影響同樣強于院系內的群眾。
由上可知,當前高?;鶎狱h組織的政治引領工作,還需設法提升組織生活會等工作的時效,打通政治引領工作帶動和聯(lián)系群眾的路徑。
三、“政治引領”功能提升的實踐經(jīng)驗分析
課題組在上海多個高校廣泛收集基層黨支部工作得失經(jīng)驗的相關案例,遴選其中能夠反映上文所分析的“政治引領”功能內涵和實現(xiàn)領域的典型個案,開展針對性的介紹分析,以期從高?;鶎狱h支部實踐經(jīng)驗中,總結提煉出基層黨支部成功實現(xiàn)“政治引領”功能提升的可行路線。
(一)以本為本,結合育人核心任務
高校A院系一教工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20人,包括院士、杰青和多位校特聘教授。以本為本,結合育人核心任務,該教工支部與學生黨支部聯(lián)合開展“三全育人”活動,在發(fā)揮支部政治引領功能方面進行了成功實踐。
該支部倡導“德為先,導以行”,用高尚師德感染學生,以精湛學識引導學生,言傳身教,把思想價值引領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在黨建育人方面,該支部通過與研究生黨支部聯(lián)合開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等主題黨日活動,邀請“60后”“70后”和“80后”黨員教師和“90后”學生們一起回顧入黨初心,分享入黨故事。“90后”學生們深刻地感受到作為該專業(yè)新一代生力軍的責任和義務,立志發(fā)揚拼搏奉獻、勇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思想育人方面,黨員教師主動成為德育先鋒,把黨課變成政治引領的必修課。在老一輩優(yōu)秀科學家黨員的引領下,支部青年教師接續(xù)發(fā)揚德為先的育人理念,例如兩位杰青教授黨員及特邀優(yōu)秀校友結合個人經(jīng)歷介紹獻身國防科技的中國夢。以優(yōu)秀黨員教授為示范引領,在帶動青年學生樹立求學志向和遠大理想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實踐育人方面,支部在實踐活動平臺中激發(fā)黨員教師的引領作用。該支部和研究生支部以及學校書院本科生班級共建,打通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交流通道。由支部教授黨員、書院院長黨員擔任指導老師,開展主題實踐,師生共同對書院建設和工科大類教育模式進行探索,在實踐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學術熱情。更重要的是,支部結合暑期社會實踐平臺,號召并引領學科全體教師連續(xù)多年支持和指導云南支教項目,還有老師以個人名義資助貧困學生,通過黨員教師在社會實踐中的全程參與,身體力行帶動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家國意識。該支部的活動多次獲得?;鶎狱h建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以及上海市教衛(wèi)工作黨委系統(tǒng)基層黨建工作特色項目資助,支部本身則被評為上海市教委黨委系統(tǒng)黨支部建設示范點、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二)立德樹人,倡導高尚師德師風
高校B院系推行師生支部“1+1”共建機制,將專業(yè)發(fā)展與社會服務、文化自信建設相結合,有效實現(xiàn)對高尚師德師風的引領。該院系一教師黨支部聯(lián)合本科生黨支部與該校附屬中小學共建,為中小學生講授古詩文,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教師黨支部則聯(lián)合博士生黨支部開展“經(jīng)典文化社區(qū)行”活動,由教師黨員策劃把關,由博士生黨員深入社區(qū),立足專業(yè)特色開展經(jīng)典文化講座。該院系通過師生支部共建,引導教師黨員關心指導學生成長,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同時也提升了學生黨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引導學生黨員以所學服務社會,實現(xiàn)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高校C院系一支部則結合基層實際,致力提升教師“為人、為師、為學”的“三為”境界,引領積極健康的學術育人文化、心齊氣順的文化氛圍,推進育人品質和學術品位的提升;組織支部黨員教師進行立體化全方位學習,強化提升境界認識和素養(yǎng);激發(fā)黨員教師做“好黨員、好教師”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使黨員教師把提升自身境界變成自覺追求。黨員教師先行主動將為好人、為好師、為好學,做合格黨員融入日常;通過持續(xù)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客觀全面評價教師黨員。通過這些工作,該支部黨員在教書育人、關愛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等方面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也為非黨員教師樹立了典范。
(三)行政窗口,保障監(jiān)督雙效并舉
高校D院系多個教工黨支部合力打造“一站式服務”黨建品牌平臺,通過實施“黨員先鋒崗”,引導黨員教師的意識由“行政服務”向“行政服務+政治引領”轉變,實現(xiàn)黨建與業(yè)務工作深度融合,有效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該院系的一站式服務早在2014年10月起試行,成立初期由一個教師黨支部全體黨員放棄午休和寒暑假輪流工作,旨在為廣大師生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此后,該院系黨委多次開展專題研討,決定以政治引領為主線,通過黨建創(chuàng)新,打破原有各系/中心的行政壁壘,整合全院的黨政、學科、教學、學工等不同資源,由多個教工黨支部聯(lián)合提升一站式服務,旨在打造一個集“管理服務、黨建引領”為一體的黨建示范平臺,讓黨支部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學院黨委要求黨員同志學透精神,持續(xù)提高黨性修養(yǎng),以一站式服務為抓手,把做好行政服務與發(fā)揮黨建政治引領功能相融合,認真履職盡責,團結凝聚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聽黨話、跟黨走。一站式服務黨建活動獲得院內外師生一致肯定,校內外多個兄弟院系/部門甚至前往探討并效仿實施。
四、通過完善黨建提升高校黨支部“政治引領”功能的路徑總結
(一)加強黨員的自我修養(yǎng),形成政治引領主體意識、責任意識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13],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支部建設的基礎工程。要著重從嚴格黨內政治生活抓起,嚴格落實黨支部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以支部推動學習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堅持和發(fā)揚實事求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引導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黨組織要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尤其是支部書記隊伍的建設,推進“雙帶頭人”制度的落實,要把支部書記的選拔和教學、科研負責人的選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教師黨支部書記納入中層干部后備人選,同時要充分激勵黨員學科帶頭人參與支部建設。[14]
從課題組的問卷調研結果看,受訪者對“政治引領”工作的建議,也集中體現(xiàn)在完善基層黨建、真正打造作為戰(zhàn)斗堡壘的黨支部方面。受訪者提到:
① 要加強黨的理論學習(提及9次),組織支部老師打好黨史學習教育地基,與形勢政策、黨的方針教育相結合,加強理論學習隊伍建設,讓黨支部發(fā)揮帶頭作用;② 要深入落實社會實踐(提及10次),帶領教師黨支部開展多形式的實踐,幫助學生就業(yè),并引導教師的研究面向國家的重大需求;③ 要上下融通,聯(lián)系群眾(提及10次),政治引領工作不應拘泥于支部內部少數(shù)人的風氣評判,也應輻射向全院系、全體師生;④ 要結合院系專業(yè)特色(提及9次),讓黨建結合專業(yè)學科、院系事業(yè)的發(fā)展,以院系教學科研工作為著力點,在學科建設中把好政治關。
(二)黨員教師成為師德師風表率,提升黨員對立德樹人工作的深刻理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保?5]教師黨支部要引導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以服務群眾為主要任務和基本職責,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在聯(lián)系、服務群眾中積極傳播黨的聲音,形成以支部為核心,全員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鼓勵黨員在立德樹人工作中勇?lián)诵闹厝?,正確引領師生群眾
高校教師黨支部要嚴格貫徹執(zhí)行黨委的決議,在育人的大原則下,加強對師生員工尤其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引導監(jiān)督黨員以育人為主線,完成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工作任務。提高黨員的責任意識,充分發(fā)揮黨員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其以身作則,并由此帶動學生黨支部的建設。[16]黨支部要利用自身平臺為師生創(chuàng)造更多交流、探討的機會,使所有人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提升黨員和師生對基層黨組織服務態(tài)度的認同度,切實發(fā)揮引領師生群眾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4]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2] 楊愛華.論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5-70.
[3] [5]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 [9] [13] [15]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求是,2017(21):3-28.
[7]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8]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10] 趙文.強化高?;鶎狱h組織政治引領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Z1):82-85.
[11] [14] [16] 張賽.基于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J].黃山學院學報,2012(2):96-100.
[12] 李琳.職業(yè)院校師德建設實踐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8):99-100,147.
基金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高校支部政治引領功能提升的實現(xiàn)路徑研究” (c2-2020080),復旦大學黨建研究會2019年度重點資助項目“高校支部黨建提升政治引領功能的現(xiàn)實路徑研究:以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經(jīng)驗為基礎” (FDDJYJ 2019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