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
本文主人公
8年來,她在樸素的軟木上通過精雕細琢,創(chuàng)作出了諸多“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今年33歲的林清韻,畢業(yè)于大連醫(yī)科大學全日制藝術設計專業(yè),自幼喜歡畫畫,成長路上跟隨多位名師學習繪畫,有著扎實的傳統(tǒng)美術功底。軟木畫又名“木畫”,是流行于福建省福州地區(qū)的一種軟木雕刻手工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融“雕”和“畫”于一體的獨具特色的工藝品種。
2013年,熱愛繪畫藝術的林清韻跟隨父母去福州新華創(chuàng)意園參觀軟木畫展覽,展會上非遺技藝軟木畫“叢山數百里,盡在一框中”,各樣技藝精湛的雕刻作品恰如一首首“無聲的詩”靜靜地流淌進她的心田,林清韻即刻就愛上了軟木畫,“當時我毫不猶豫就打算把它作為我的終生事業(yè)了。”
不久,林清韻放棄了北京尚好的就業(yè)機會,尋找到軟木畫發(fā)源地福州市晉安區(qū)西園村。2014年,她正式拜軟木畫大師吳芝生為師。家住福州市東街口的林清韻,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洗刷用餐后,當即趕往12里開外的西園村向師父討教學藝。
進門一坐下,她就手握精巧鋒利的小刻刀刻葉紋、雕樹葉、切樹枝、制瓦片、做亭子……周而復始,單調乏味,一起學習的幾個年輕人沒幾天就放棄了,唯獨林清韻愛上了這門小眾的傳統(tǒng)技藝。整整3年的勤學苦練,“盡管收入微薄,但我心里真的感到很開心很充實?!?/p>
“當時我的師父和朋友都說,一個20多歲的女孩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為什么要來學這么冷門卻賺不到錢的技藝呢?”林清韻打趣說,“與軟木畫的首次相遇,就覺得自己是為了傳承軟木畫技藝而生的?!彼諒鸵蝗斩ㄗ谟灿驳哪景宓噬?,常常因久坐導致腿腳發(fā)麻,哪怕屁股坐麻了也不敢輕易起身活動一下。
3年的學藝生涯讓林清韻掌握了軟木畫的各項技能。她說,剛開始練習切片時,用力角度稍微偏移,就會劃傷肌膚。“林清韻不但會做亭、做樹、布景,還會總體設計,掌握了全面的技術,希望她能將軟木畫這一傳統(tǒng)技藝傳播得更廣更遠?!眳侵ド髱熣f。
四季更迭,在眾人的質疑聲中,林清韻卻毫不動搖地堅持了下來,在那間擺放著素色軟木料的工作室里,潛心學藝8年整。
軟木畫以貴重的進口栓皮櫟樹的栓木層為原料,運用中國傳統(tǒng)雕刻技法和中國畫構圖,以刀為筆,在薄如一頁紙的樹皮上刻畫出人物、山水、樹木、花鳥、亭臺、樓閣等,作品最薄處僅有0.05毫米,且厚度均勻,這要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和精細的手工技藝,許多業(yè)內老師傅做了一輩子,也僅精于雕刻傳統(tǒng)亭臺樓閣。
1980年至1990年,是軟木畫最興盛的時期,禮盒產品遠銷全球各地,是福建省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產品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軟木畫行業(yè)因缺乏年輕一代的繼承創(chuàng)新,加上技藝要求苛刻、收入低下等因素,僅剩一些耄耋老人在操持舊業(yè)。
如何讓軟木畫融入現代元素重新煥發(fā)生機?是林清韻一直在思考的問題。2020年,林清韻成立了“清韻工作室”。一個深夜,她起來給孩子喂奶時,床頭的燈光讓她突發(fā)靈感——溫暖的燈光是可以直抵人心的?!澳蔷蛣?chuàng)作一件能走到我心里的作品吧?!碑斖?,她沒有睡意,故鄉(xiāng)林浦江邊的風景清晰地浮現在她腦海里。
天剛蒙蒙亮,林清韻就起來坐在案前將故鄉(xiāng)江邊的風景繪成設計圖稿……耗時3個多月,林清韻的第一件在傳統(tǒng)藝術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的軟木畫作品——《林浦江邊小景》橫空出世了。
作品中,叢山數十里,一位戴著斗笠的漁翁泛舟江心,近處一座假山邊挨著一叢修竹,幾處蘆葦恰到好處地點綴著?!袄弦惠叺能浤井嫶蠖嗫慷哑龆桑妓嚬倘痪?,但元素過于密集,所以我想把中國畫中的留白運用其中?!?/p>
這幅軟木畫作品在“我把福州寄給你”2020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中摘得了桂冠,更加堅定了她把現代元素融入傳統(tǒng)藝術進行創(chuàng)新的信心與決心?!爸挥斜皇袌鼋邮艿淖髌凡艜谐雎罚也幌胱屲浤井媰H僅‘被保護,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軟木畫、愛上軟木畫?!?/p>
在這個理念的推動下,林清韻將軟木畫做成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藝術品,如融入軟木畫的茶盤、手提包、耳飾、杯墊、茶幾等,美觀又實用的文創(chuàng)產品相繼誕生,軟木畫與現代元素完美結合,便有了更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呈現。
2021年11月1日,福州市出臺的《福州市軟木畫技藝保護規(guī)定》開始施行,軟木畫技藝保護傳承有了立法保護,這讓林清韻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林清韻說,接下來,她會繼續(xù)堅定不移地傳承軟木畫技藝,讓更多人感受到軟木畫的獨特之美。
以削薄后的軟木作畫,確實給人以精致唯美的審美享受,但因過于精薄雅致,必然增加了運輸和保存的難度,這直接影響著軟木畫的遠距離運輸與廣泛傳播。
為解決這個難題,林清韻嘗試了多種材料后,發(fā)現滴膠能起到明顯的固定作用。有了滴膠的融入,軟木畫花瓶、鐘表、筆架、音樂盒等一件件彰顯著藝術審美的心儀作品,在林清韻指端下相繼誕生。
無論多忙,林清韻都會擠出時間積極參加“非遺進校園”活動,盡心盡力地在中小學及高等院校進行軟木畫普及推廣。她還經常出席各類非遺活動,參與高校學子的畢業(yè)設計評審等。
“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一定要采取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只有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軟木畫的魅力,未來他們才更愿意去傳承它?!?021年,福州旅游職業(yè)中專學校開設了軟木畫專業(yè),分設3個年級,每個年級20余人。林清韻被選派為軟木畫專業(yè)的教師和專業(yè)負責人,在課堂上,她頗具創(chuàng)意地把軟木畫卡通作品與山海經、九色鹿等傳統(tǒng)題材相結合,激發(fā)了不少學生對軟木畫的興趣。
提及未來,林清韻說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培養(yǎng)出更多熱愛軟木畫的學生,傳承這項小眾且獨特的傳統(tǒng)技藝,讓軟木畫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走向國際市場。
摘自《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