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偉 董樂勝 李薇
新余市地處江西中部偏西,面積3178平方千米,人口120萬,是江西省面積最小的設區(qū)市。
在2022年12月21日召開的新余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進一步鞏固提升‘四大教育民生工程”再次被寫入新余市市長徐鴻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列為該市2023年的重點民生工作。
民生不簡單,民生不容易。陽春三月,記者走進這座贛西小城的一個個校園,看到和聽到的是“小荷工程”“水花行動”“潤心行動”“明亮行動”這“四大教育民生工程”里的一件件“關鍵小事”,正由百姓期盼到一步步變成現(xiàn)實。這一件件“關鍵小事”的改善,帶來的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呵護,更彰顯著小市的教育大擔當。
一項破解農村寄宿學生生活難題的工程
時針撥回到2019年5月,在新余市教育工作會議前,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了一個座談會。會上,分宜縣楊橋鎮(zhèn)新安小學校長鐘傳生反映,中午帶餐學生經常吃冷菜冷飯,甚至是隔夜的餿菜,既缺乏營養(yǎng)又不安全。
學生用餐,看似小事,卻關乎學生的身心健康。沒過多久,市委、市政府領導到農村中小學校進行密集調研,深切關注學生的膳食、洗澡、洗衣現(xiàn)狀,著力解決寄宿學生的生活困難問題。
讓農村學生在校吃上營養(yǎng)餐、洗上熱水澡、穿上干凈衣,家長才能放心。2019年9月5日,新余市在新安小學試行給中午帶餐的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由此揭開了全市推行“小荷工程”建設的序幕。
據新余市教育局局長曾先鋒介紹,“小荷工程”以膳食改善行動、免費熱水淋浴和免費洗衣服務為主要內容,其中膳食改善行動按照每生每天5元的標準補助,早餐免費提供一盒奶,晚餐免費提供一份葷菜;為教學點中午帶餐的學生免費提供午餐,所需經費由市財政承擔。按照8至10人一個淋浴頭的標準,建設熱水淋浴場所,定時向寄宿生免費開放,所需資金由市、縣(區(qū))財政負擔。學生宿舍樓安裝好洗衣設備,重點面向寄宿中小學生免費開放使用,所需資金由鄉(xiāng)鎮(zhèn)財政負擔。
“‘小荷工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毕膳^(qū)觀巢學校五年級學生鄭雨露正是“小荷工程”的受益者。她開心地與記者分享,學校食堂每天的早餐除了雞蛋和牛奶之外,還有花樣不同的肉絲面條、米粉或包子等,午餐和晚餐葷素搭配得非常好。
“我們在學校不僅吃得好,住得也舒服。”鄭雨露領著記者來到宿舍樓,只見位于一樓的“小荷洗衣房”整齊擺放著6臺帶烘干的洗衣機,學生每天都能穿上干凈的衣服?!澳憧?,我們的宿舍隨時可以洗熱水澡呢。”一旁的校長傅騰平接過話說,學校配置了1臺可為260名學生24小時供應熱水的空氣能熱水器,確保寄宿學生能洗上熱水澡。
“我?guī)闳ノ覀兊摹『刹藞@,那可是我們的‘勞動樂園?!备S四年級學生郭佳晴的腳步,我們來到學校開辟的菜園。占地約5畝的菜園,有序地按班級劃分成一塊塊菜地,種植著蘿卜、上海青等不同的蔬菜。
“‘小荷菜園既可以讓學生自己種菜、采摘,享受勞動的快樂,還可以加深他們對大自然的認知和熱愛?!备凋v平介紹說,每個班種植的蔬菜由學校食堂統(tǒng)一收購,收益返40%作為各班的班費。“這既增強學生的勞動成就感,也為學校每年節(jié)約成本1萬余元?!彼f,下一步,學校還將把“小荷工程”延伸,建設“小荷廚房”,讓學生走進廚房、學會做菜?!皩W校就是家,教師就是父母?!备凋v平相信,這所農村學校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小荷工程不僅讓孩子們更開心,也讓家長們對學校更放心了?!毕膳^(qū)歐里學校校長張新平說,該校從2020年5月初開始實施“小荷工程”,當時只有120名學生在校住宿。沒想到當年秋季開學,住宿學生就增加到了162人?!艾F(xiàn)在的在校生是280人,住宿生就有109人。”他把數(shù)據的變化歸功于“小荷工程”的有序實施。“我們還從2021年開始,建立住宿生‘集體生日制度,每個月給孩子們過生日,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辈粌H于此,學校還建立了19個興趣小組,每一名學生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愛好,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談起“小荷工程”的成效,仙女湖區(qū)第一小學工會主席伍榮達頗有感慨?!拔覀兘ㄒ魳方堑某踔允窍M茏尭嗟膶W生敢于展示自我、找到自信?!彼f,完全敞開式的音樂角于2020年建成,擺上一架電子鋼琴,每天下午4點,每個學生都可以在現(xiàn)場展示自己的音樂特長?!皼]想到音樂角這么火,每天準時開啟后都是‘爆滿,學校2022年參加江西省第十三屆少兒藝術節(jié)還獲得了三等獎?!?/p>
在伍榮達看來,成效不限于此。他以所教的六年級學生鐘政海為例說,這名學生特別愛玩。“我第一次到班上上課,他就遲到了,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焙髞恚l(fā)現(xiàn)鐘政海喜歡架子鼓,就鼓勵他報名參加了架子鼓興趣小組,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艾F(xiàn)在,鐘政海不僅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字也寫得更好了,還經常說特別愛學習、特別愛學校?!?/p>
從一名農村學校校長的反映,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而后全市推出“小荷工程”,四年來,新余市“小荷工程”已累計惠及64所學校5萬余名農村學生,獲評2020中國基礎教育典型案例。
從“1”到“4”的縱深推進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新余市不止于抓實“小荷工程”。近年來,該市相繼推出“水花行動”“潤心行動”“明亮行動”,使教育民生工程實現(xiàn)從“1”到“4”的縱深推進。
2019年,新余市被確定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qū),“明亮行動”隨即有序鋪開,探索“醫(yī)教融合”模式、組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專家隊伍、建立專業(yè)指導團隊、實施“健康副校長”工作機制,一系列舉措讓學生的眼睛更明亮。
2020年,新余市著眼于提高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生存能力和急救能力,全面普及游泳技能課程,創(chuàng)新實施“水花行動”,從源頭上遏制學生溺水事件發(fā)生。
2021年,新余市將“潤心行動”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成立由市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18家單位和部門共同參與,市本級和各縣(區(qū))共投入750萬元用于“潤心校園”建設和“潤心行動”開展,通過完善心理設施、組建服務隊伍、實施心育課程、搭建援助平臺等舉措,培育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作為新余第一中學心理健康專業(yè)教師,嚴娟對“潤心行動”深有感觸。作為新余市“潤心行動”講師團成員,她還經常要深入社區(qū)和對口學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講。除了開展宣講,每天她一到學校,就會到心理驛站,既接聽學生或家長的咨詢電話,也接受學生的面診?!捌骄刻旖拥街辽賰蓚€心理咨詢電話,每周接待六七名學生咨詢?!彼f,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在學生的心里播下一顆種子,讓他們知道始終有人在關心他們。她記得,有一名學生臨近高考時出現(xiàn)心理焦慮,便第一時間找到她。通過她的多次心理干預后,這名學生后來考上了重點大學,并特意給她發(fā)來信息說:“在與您咨詢的過程中,我變得不著急了。從您這里,我有一個很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我的老師、同學都很關心我,我想把這份愛回饋給社會、給我身邊的人?!?/p>
“潤心”就是要與學生“交心”。新余市暨陽學校校長胡美琴沒想到自己開設的“校長談心課”會這么火?!斑@個課不限時、不限班,哪個班級有需要,我就到哪個班上去。”她記得,2017年的一天,有一個小男孩主動找到她,和她聊自己的煩惱。在與她的對話中,小男孩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當時,這個小男孩就向我建議,能不能固定時間,聽聽他們的快樂和煩惱?!庇谑牵狼倬烷_始讓每個班的班主任收集學生的煩惱,隨機到不同班級上“校長談心課”,“大家都是好朋友”“與孩子怎么相處”等話題廣受學生的歡迎。
“我們既要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也要當好學生權益的守護人,還要當好學生未來的筑夢人。”談起這個話題,胡美琴說,暨陽學校發(fā)揮場地和師資優(yōu)勢,在2011年開設了游泳課?!皩W校較早就建好了25米泳道的游泳池,并于2010年和2011年各招聘了1名體育專業(yè)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游泳專業(yè)技能。”她說,從2020年開始,暨陽學校還承接長青小學、鐵路小學等學校四年級學生的游泳教學。
據新余市教育局副局長劉焦華介紹,2020年以來,該市共有5萬余名小學四年級學生接受免費游泳技能培訓,合格率均在90%左右,學生溺亡人數(shù)逐年下降。“水花行動”的有關做法獲省長葉建春批示肯定。
談起“四大教育民生工程”,劉焦華說,還有一組數(shù)據令人欣喜。自2019年實施“明亮行動”以來,新余市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逐年下降:2019年為50.6%、2020年為48.3%、2021年為48.28%。記者在新余市采訪時注意到,每所校園的每間教室,有12盞LED護眼燈均勻分布在教室的天花板上,相比之前頻閃的日光燈,如今教室的每個角落都格外明亮。
“以生為先”的“民生密碼”
如果說新余市“四大教育民生工程”觸動人的是一組組沉甸甸的數(shù)據,那么數(shù)據的背后則是推進一項項謀劃系統(tǒng)、措施具體的工程透出的干勁和決心,凝練成“以生為先”的“民生密碼”。
密碼之一:長效運行機制確保“小荷工程”常態(tài)化。按曾先鋒的話說,新余市已經建立起“小荷工程”長效運行機制。這其中,既通過推出《“小荷工程”降低成本管理十條操作辦法》來降低“小荷工程”運行成本,也注重點面結合使之成為德育載體,從而實現(xiàn)地方財力養(yǎng)得起、基本服務有保障、學校育人有成效。
曾先鋒以探索具有“小荷工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舉例說,新余市項目學校均增開了“小荷工程”特色勞動教育課程,開辟“小荷菜園”勞動教育基地39個,將勞動表現(xiàn)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德育結合方面,“小荷菜園”“小荷藝體”等活動在各校的廣泛開展,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學生在手工制作、音樂等活動中增強了學習興趣、陶冶了情操,促進了學生健康發(fā)展。
密碼之二:“水花行動”主動作為織密生命保障“防護網”。翻開近幾年新余市“水花行動”的部署圖、任務書,可以看到這一民生工程已具化為從政府到社會、從學校到家庭的有力行動。新余市委將“水花行動”納入全市重大改革項目,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領銜調研督導、專項調度,“水花行動”固化為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化為每位學生安全自救的基本技能,固化為每位家長認同支持的重點民生工程,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協(xié)作、鄉(xiāng)村為主、社會參與、各盡其責、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學生防溺水責任機制。
根據新余市教育局提供的數(shù)據,該市整合了體育部門、住宅小區(qū)、酒店等社會游泳場館和可供培訓的學校場館16個,優(yōu)先保障“水花行動”實施,并通過新改建3個永久性游泳場館、新建義務教育學校規(guī)劃設計游泳館等方式,有效解決游泳館不足的問題。
師資方面,新余市以游泳協(xié)會教練為主、學校教練為輔,委托市游泳協(xié)會開展游泳教學和訓練,鼓勵具有資質的游泳愛好者參與游泳教學工作,打造了一支以社會教練為骨干、學校教練和游泳愛好者為補充的師資隊伍,并舉辦2期游泳教練培訓班,培訓合格教練員260名。
曾先鋒介紹說,在游泳教學方面,新余市統(tǒng)一編寫了涵蓋游泳基本技能、防溺水知識、應急救護知識等內容的通俗易懂教程,一方面暑期集中安排“水花行動”培訓,另一方面擴大游泳教育范圍,每年暑期將市體育中心游泳館向中小學免費開放,要求游泳培訓結束后教育、體育和學校三方共同組織考核驗收。
為了確保游泳培訓“一個都不能少”,新余市全力保障、舍得投入,市、縣(區(qū))財政按農村學校每生不低于500元、城區(qū)學校每生不低于400元的標準,足額安排培訓經費,學生只需配備游泳所需的裝備即可免費參加培訓,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免費提供游泳裝備。截至2022年底,全市財政投入培訓經費1427萬元,投入游泳設施建設經費2800萬元;同時,爭取省級專項資金444萬元,用于改善學校游泳場館條件。
密碼之三:軟硬兼施為“明亮行動”護航。據曾先鋒介紹,新余市組建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專家隊伍,由衛(wèi)健部門指導教育等部門建立健全“明亮行動”專業(yè)指導團隊,協(xié)助教育部門安排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建立“健康副校長”工作機制。由市、縣(區(qū))編制和人社、財政等部門全力支持教育部門通過招聘、購買服務等方式配齊校醫(yī),完善校醫(yī)考核和職稱評定政策,并由市場監(jiān)管部門加強對驗光配鏡行業(yè)、眼視光產品監(jiān)管。全市各校落實“曬課表”活動,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課,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立新余市學生視力健康管理流動監(jiān)測隊,對學生視力健康檔案全面實時監(jiān)測和管理。
最大力度改善教室照明條件,是新余市“明亮行動”的“硬手腕”。據劉焦華介紹,該市教育、衛(wèi)健部門委托專門機構對學校教室采光照明情況進行全面檢測,掌握學校教室采光照明的基本情況,要求縣(區(qū))教育部門和市直各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對不符合采光照明標準的教室進行改造。
數(shù)據最具說服力。2020年,籌措資金100萬元,為市逸夫小學改造103間教室,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護眼照明燈具,引導北湖學校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護眼照明燈具;2021年,積極籌措資金,為市直學校添置10000套標準課桌椅。同年,在教室燈光改造方面,分宜縣為縣二中改造教室25間,渝水區(qū)為良山一小、良山二小和鵠山中學改造教室28間,仙女湖區(qū)為10所學校改造教室279間,市直學校改造教室648間;2022年全市改造教室2182間,剩余教室計劃在2023年全部改造完成;連續(xù)三年免費為全市小學一年級學生每人發(fā)放一個握筆器,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握筆姿勢。
密碼之四:構建大教育圈層讓“潤心行動”真正潤心田。曾先鋒介紹,在實施“潤心行動”中,新余市構建了“潤心+‘雙減政策”“潤心+評價改革”“潤心+‘五育并舉”的工作模式,大力實施學校心理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心育知識全員培訓、校園危機干預護航成長三大行動,推動心育課程全面進校園,促進心理咨詢服務廣覆蓋。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經有106所學校建成學生心理咨詢室,覆蓋率達90%以上,專兼職心理教師人數(shù)達203人,發(fā)放《新余市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實操手冊》1萬冊,參與心育知識培訓的師生和家長1.2萬人次。同時,新余市致力于建設未成年人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了數(shù)據信息預警—學校家庭預處—專業(yè)機構介入—社會全面支持的危機防控體系,建成覆蓋主城區(qū)18所學校的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數(shù)據服務系統(tǒng),“一人一案”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學生線上心理普查1.2萬人次。
在新余市采訪,記者注意到,“潤心行動”的創(chuàng)新實施,打通了學校、家庭、社會邊界,有效整合系統(tǒng)內外資源,構建起“家校社合育”大教育圈層。推進“社區(qū)+學校”,截至2023年2月,全市14個潤心驛站的心理咨詢師面向學生、家長開展義務心理咨詢196人次,聯(lián)合社區(qū)干部、公安和義工走訪學生家庭13次;推進“教師+醫(yī)師”,由市衛(wèi)建委選派6名專業(yè)心理醫(yī)生在市直中學開展心理健康“醫(yī)教融合”試點,協(xié)助學校開展心理援助工作;推進“線上+線下”,“潤心行動”手機小程序推送潤心微課40余節(jié),足不出戶即可線上學習心理知識。新余市教育、關工委、婦聯(lián)三個部門聯(lián)合組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在社區(qū)潤心驛站和學校舉辦義務講座66場。
將教育民生的“關鍵小事”辦成百姓心頭的“溫暖大事”。曾先鋒說,新余市將以抓實抓好“四大教育民生工程”為著力點,努力辦出更高質量、更具特色、更有影響、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新余教育,以教育的“一域之光”為新余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