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在成長的過程中,摔跤是難免的。我們不能為了防止摔跤,就不給孩子獨立練習的機會,這樣做無異于因噎廢食。
兒子剛過1歲,正是學走路的年紀。剛開始,兒子走得很大膽,即使站不穩(wěn),也要掙脫大人的懷抱,在地上踱幾步。學會扶墻站立后,他邁步子的意愿更強烈了,經常不管不顧,大踏步地朝前走。但莽撞的結果是:他常常摔跤。每次看到他摔倒,我總是第一時間沖上去,將他抱起來安撫一番。對他走路摔跤這件事,我很焦慮,怕他摔疼,怕他哭。因此,我想出各種辦法——給他買了學步車,在他背上放防摔枕,用學步帶牽著他走,希望時刻為他“保駕護航”。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兒子不敢走路了?,F(xiàn)在,他很害怕摔跤,走路變得謹慎了很多,總要扶住大人的手才敢走幾步。一聽我說要放手了,就趕緊往回撤,撲到我懷里。我意識到自己對孩子過度保護了,于是調整策略。當他牽著我的手走得很穩(wěn)時,我鼓勵他獨立走幾步。起初,他很抗拒,我便抓住他微小的進步,表揚和鼓勵他:“哇!小麥穗兒,你走得真好,真勇敢!”鼓勵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他的自信心逐漸增強,敢獨立邁步了,雖然前提是我必須雙手張開,蹲在他前面不遠的地方迎接他。之后,我慢慢將我們之間的距離拉長,他越走越勇敢,偶爾摔倒也不會大哭大鬧。
在成長的過程中,摔跤是難免的。我們不能為了防止摔跤,就不給孩子獨立練習的機會,這樣做無異于因噎廢食。
接下來,兒子走路的興趣被重新點燃。每次穩(wěn)穩(wěn)地走了一段距離后,他的臉上便會露出成功的喜悅??粗淖兓瓦M步,我慶幸自己沒有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有一天,兒子突然發(fā)現(xiàn)想看的圖畫書在沙發(fā)上,需要走幾步才能拿到。他向我發(fā)出了請求,我蹲下來,溫柔地對他說:“小麥穗兒可以自己過去拿呀,這點距離對你來說沒問題。”聽了我的話,他看了看沙發(fā)上的書,然后獨自朝沙發(fā)走過去,成功地拿到了圖畫書。我激動地鼓掌:“小麥穗兒真棒呀!自己走過去又走回來了!”他被我的情緒感染,充滿自豪感。從這以后,兒子開始了真正的獨立行走。
馬克思說:“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睘榱撕⒆拥某砷L,父母需要適當?shù)胤攀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