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放“貓”歸山

      2023-06-01 07:37:32付玉梅馮群星
      環(huán)球人物 2023年11期
      關(guān)鍵詞:野化臥龍淘淘

      付玉梅 馮群星

      2016年1月,野化培訓大熊貓母子迎來當年第一場雪。(何勝山/攝)

      這趟“熊貓采訪之旅”,《環(huán)球人物》記者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

      從鬧市到深山,從大熊貓的圈養(yǎng)之地到大熊貓的野化放歸之地,氣場一下子變了——青翠的山林間有乳白的云霧繚繞,大熊貓藏身在若隱若現(xiàn)的神秘之境里?!皨寢專@里好像魔法世界!”一個稚嫩的童音說出了一行人心中的話。走到一條廊道上,不經(jīng)意間抬頭,卻突然看見一只大熊貓掛在樹杈上搖腿。沒有鬧市的長隊,也鮮少“追星”的粉絲,大熊貓們就這樣“目中無人”地以各種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各個意想不到的角落,自由自在枕著山間的風,吃、睡、玩。

      在叢林與云霧的深處,《環(huán)球人物》記者見到了一群扎根臥龍的“隱形人”。真實的叢林世界充滿隱秘和兇險,讓他們吃盡了苦頭。而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隱身”呵護的大熊貓徹底放歸山林,那是真正屬于它們的世界。

      上山

      時間接近傍晚6點,天光已暗。22歲的年輕人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的群山出神。衣服上的褶皺與塵土暗示了他的風塵仆仆:坐了一宿的夜車離開學校,早上抵達成都,換乘10點的班車前往都江堰,再趕乘每天唯一的班車進臥龍。

      年輕人名叫魏榮平,剛剛從四川畜牧獸醫(yī)學院畢業(yè),被分配到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工作。這是他上班報到的第一天。大巴在山路上顛簸,窗外的景致也越發(fā)冷清了。每看到一處房屋聚集地,魏榮平便忍不住問身邊的同事:“到了吧?”答復總是:“沒有?!?/p>

      31年后,已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熊貓中心)黨委委員、臥龍神樹坪基地主任的魏榮平跟《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起這段“上山”往事——還沒真正觸及大熊貓保護的技術(shù)攻關(guān)呢,這深山老林的生活難題就橫在了面前。當?shù)厥乘迼l件簡陋,交通與通信都是難事?!巴瑢W結(jié)婚寄來喜帖,待我拿到手上:呀,他們都已經(jīng)結(jié)婚一個月了。”魏榮平笑道。

      大熊貓保護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其實就源自平凡而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在魏榮平開始工作的1992年,“中國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剛剛實施,野生大熊貓“盼盼”“冬冬”及其女兒“白云”正在臥龍生活。熊貓中心只有20多人,每個人都身兼數(shù)職,魏榮平從飼養(yǎng)員、獸醫(yī)干起,照顧“白云”是他的重點工作。

      “白云”所承載的意義,遠不止一只幼年大熊貓這么簡單。當時,大熊貓繁育有“三難”:發(fā)情難、配種受孕難和幼崽存活難。1991年,國家林業(yè)部給熊貓中心提出“1991—1994年大熊貓繁殖科研攻關(guān)計劃”,若是四年內(nèi)大熊貓繁育研究仍沒有進展,熊貓中心恐怕會面臨“遣散”,魏榮平和同事們或被調(diào)往別的單位。同年,“白云”和雙胞胎姐妹“綠地”降生了。它們系父母自然交配后孕育,給科研人員帶來無限歡欣。然而,大熊貓一般只哺育一只幼崽,靠人工撫育的“綠地”在出生160多天后就不幸夭折,隨媽媽生活的“白云”成了“全村的希望”。

      爭氣的“白云”,成為臥龍第一個成活并進入繁殖的子一代。1996年9月10日,5歲的它和雄性大熊貓“石石”前往美國圣地亞哥動物園參與大熊貓繁育合作,魏榮平也前往美國,與同行開展相關(guān)研究。在海外,“白云”生下6名子女,包括第一只在美國出生成活的大熊貓“華美”。備受喜愛的贈臺大熊貓“團團”,是“華美”的兒子,也就是“白云”的外孫。

      在“白云”健康成長的同時,魏榮平從未忘記像“綠地”一樣早夭的大熊貓。看著出生時活蹦亂跳的幼崽在保溫箱里變得虛弱甚至死亡,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沉痛,“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熊貓中心在臥龍還有一處核桃坪基地。1997年,核桃坪基地內(nèi)的3只大熊貓在同一年度破天荒地都誕下雙胞胎,結(jié)果3對雙胞胎的6只幼崽都沒能活下來。魏榮平和同事們遭到很大的打擊,有人哭了很久。“那段時期,讓大熊貓‘多子多福成了奢望,我們寧愿大熊貓媽媽們生單胎。生一只幼崽它們自己帶,至少基本上可以保證幼崽存活呀!”至今,都能從魏榮平的講述里聽出那份深深的哀痛。

      魏榮平護理剛出生不久的大熊貓。

      “21號”觀看電視錄像來學習帶崽。

      人工哺育大熊貓的技術(shù)最終取得突破,要歸功于野生大熊貓“21號”。魏榮平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21號”是一只特別溫順的野生大熊貓,受傷后被救助到核桃坪基地。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它不僅恢復健康,還順利“戀愛”并“生子”。但在幼崽降生后,膽小的“21號”似乎被吱哇亂叫的小家伙嚇到了?!耙恍┐笮茇垕寢屪畛跻矔潞⒆樱鼈儠粩鄧L試把孩子撿起來進行哺育?!?1號不同,始終躲在一邊不愿意接近孩子。”

      魏榮平和同事只得當起“奶媽”。幸運的是,因為被人類救助過,“21號”與人類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它允許工作人員近身擠奶。這一次,幼崽活了下來。魏榮平和同事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訣竅,人工哺育的幼崽無法存活,原因之一是沒有吃到媽媽的初乳——在幼崽腸道微生物和免疫系統(tǒng)形成過程中,初乳發(fā)揮著關(guān)鍵作用??蒲腥藛T由此想出了擠奶、換崽等辦法。2000年左右,“三難”問題基本解決。

      現(xiàn)在,讓大熊貓種群轉(zhuǎn)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魏榮平面臨的新課題。比如,要保證大熊貓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避免“近親結(jié)婚”;要保證種群的健康活力,關(guān)注大熊貓們的“疑難雜癥”。還有一點很重要,不管大熊貓多么可愛,它們都是猛獸,要避免它們在圈養(yǎng)環(huán)境中退化為“萌寵”。在此基礎(chǔ)上,熊貓中心一直在探索圈養(yǎng)大熊貓的野化放歸工作。“保護大熊貓沒有大家想得那么‘轟轟烈烈,更多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蔽簶s平說。

      “隱身”

      圈養(yǎng)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的地點選在核桃坪基地。這里高山環(huán)繞,十分接近大熊貓的原始生存環(huán)境。放歸之路看似只有短短數(shù)百米,但讓大熊貓從籠舍到大山,卻異常艱難。

      “祥祥”成了這條路上最大的遺憾。2006年4月,5歲的“祥祥” 成為首只被放歸野外的圈養(yǎng)大熊貓,在科研人員滿含牽掛的目送下,它的身影消失在大山中。8個月后,“祥祥”的定位信號突然消失。熊貓中心的“熊貓人”緊急進山尋找,在一片雪地里發(fā)現(xiàn)了不幸離世的“祥祥”。經(jīng)研判,“祥祥”可能與野生大熊貓發(fā)生爭奪領(lǐng)地的打斗,從高處重重摔落致死。 野外大熊貓生存、競爭的殘酷,深深地扎進“熊貓人”的心里,參與者們一直在對“祥祥”的案例進行反思和復盤……

      野化放歸是如此艱難,但又如此重要。魏榮平說,只有把圈養(yǎng)大熊貓放歸到野外,才能很好補充野外種群數(shù)量,最終復壯野生大熊貓種群。“因此,我們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停止探索前行的步伐?!?/p>

      該怎么做,誰心里也沒有底。2010年,隨著圈養(yǎng)大熊貓種群數(shù)量的穩(wěn)定增長,熊貓中心決定開啟野化培訓第二期項目,并將擔子交到吳代福等人肩上。

      吳代福身穿涂有大熊貓媽媽氣味的工作服轉(zhuǎn)移幼崽。(李傳有/攝)

      2015年7月,大熊貓媽媽將剛出生的野化培訓幼崽輕輕叼起。(何勝山/攝)

      科研人員穿著熊貓服給大熊貓寶寶檢查身體。(謝浩/攝)

      “熊貓人”用無線電測定野化培訓的大熊貓位置。(李傳有/攝)

      《環(huán)球人物》記者眼前的吳代福帶著濃厚的四川口音,笑容質(zhì)樸親和。只要一談到技術(shù)問題,他就會變得面色嚴肅,語速加快。

      頂著“祥祥”的壓力,第二期項目開展后,吳代福的神經(jīng)就一直緊繃著。他與團隊從“祥祥”的案例經(jīng)驗中提出另一種方式:在大熊貓幼崽誕生后,人類就要隱身,轉(zhuǎn)而由母獸帶崽?!耙層揍虖某錾_始就接受野化培訓,擺脫對人類的依賴,保留野性?!?/p>

      他們決心為大熊貓打造一片“沒有人類”的世界。

      圈舍內(nèi)是一片模擬野外環(huán)境:茂密的樹叢、竹林以及陡坡,鮮有人工痕跡。被選中的大熊貓媽媽通常具備一定的野外生活經(jīng)驗,將在此地完成產(chǎn)子、哺育,教幼崽躲避天敵,尋找食物和水源等野外生存技能。

      這些大熊貓寶寶的“熊生”從此與圈養(yǎng)大熊貓產(chǎn)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溫暖的宿舍、沒有盆盆奶、沒有抱它們“按時回家”的“奶爸奶媽”。

      但其實,“隱身”的飼養(yǎng)員無處不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來守護它們。

      如果你曾看見過一些戴著貼臉熊貓頭罩、穿著黑白服飾、動作鬼鬼祟祟的飼養(yǎng)員工作照,請不要誤會,他們不是來搞笑的。他們穿的是定制的“偽裝服”,也就是“熊貓服”,上面還需噴灑一些大熊貓的尿液和糞便,以掩蓋人類的氣息。

      吳代福用手指在空中比劃,細數(shù)著他們更新?lián)Q代的熊貓服。他承認,現(xiàn)在的熊貓服的確不怎么好看,但如果太追求像熊貓,頭套通常就會比較厚重,也比較大,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活動。“我們也用過像狙擊手一樣的網(wǎng)狀服飾,還有用草編成的蓑衣,最終才采用了這種相對輕便的軟布料黑白套裝?!痹谝巴馀嘤栔?,除了監(jiān)測大熊貓幼崽的存活情況,飼養(yǎng)員還要照顧好大熊貓媽媽,保證它們的營養(yǎng)需求。

      “對大熊貓進行野化培訓的管理方法,希望取得的效果和圈養(yǎng)是完全不同的。圈養(yǎng)的熊貓看見人,聽到人的聲音就馬上來了。而野化的理念是,要讓熊貓一感知到人,就害怕和遠離。只有這樣,它們以后才能順利地回歸叢林中去?!眳谴Uf。

      幼崽滿一周歲后,大熊貓母幼會被轉(zhuǎn)移到面積更大、自然環(huán)境更復雜的野化圈舍環(huán)境中培訓,學習在更艱苦的野外環(huán)境中生活。事實證明,母獸帶崽是有效的。過去,飼養(yǎng)員很難教會大熊貓寶寶爬樹,一不小心還要被咬上一口??纱笮茇垕寢寔砹撕?,用嘴把寶寶往樹上一頂,輕松就能教它躥上樹枝。

      2010年8月,大熊貓“淘淘”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圈里出生,是母獸帶崽的第一次嘗試。在母親“草草”的培訓下,兩年后,“淘淘”又作為“全村的希望”出發(fā)了。它被植入身份識別芯片,攜帶GPS頸圈等裝備,奔向野外獨自求生。汲取之前的教訓,“淘淘”沒有放歸到臥龍,而是選擇了種群密度低的四川省石棉縣栗子坪,以減小種內(nèi)競爭的壓力。

      放歸,只是第一步。“熊貓人”中的監(jiān)測團隊要馬不停蹄地開啟第二個戰(zhàn)場:通過監(jiān)測,了解大熊貓放歸后的生活習性與健康數(shù)據(jù)。大熊貓行蹤不定,大家只能“追著GPS信號滿山跑”。在深山,無線電信號時常出現(xiàn)誤差,有時人們趕到信號點,發(fā)現(xiàn)大熊貓早跑到另一個位置了。撲空、再上路,“熊貓人”上山一趟,風餐露宿十天半個月是常態(tài)。

      這次,人類與熊貓終于都等來了好消息。“淘淘”成功在野生種群棲息地中站穩(wěn)了腳,兩次回捕體檢都顯示狀況良好。

      追“貓”

      在野外追“貓”的四季,各有各的難。春季,直至3、4月份,四川深山的冰雪還積著厚厚一層。為了追“貓”, “熊貓人”往往要向海拔更高處去,腳踩進越來越深的雪層里,拔出來時已經(jīng)濕透。夏季是高溫環(huán)繞、蚊蟲肆虐的季節(jié)。吳代福記得,有一年6、7月份,他接到任務(wù),為正在接受野化培訓的“淘淘”拍攝照片。找到“淘淘”后,吳代福悄悄匍匐至距其二三十米的草叢里,等待最佳時機。

      團隊在大雪中“追”貓。(吳代福/攝)

      追“貓”間隙,隊員們支起簡易帳篷休息。(吳代福/攝)

      那時的熊貓服還是初代的蓑衣,他被壓在厚重的草料下,汗像水一樣流下。這還不是最痛苦的。蚊蟲“嗡嗡”地襲擊著他,不停往鼻腔里鉆。但為了不讓“哈啾”聲驚動“淘淘”,他使勁憋著氣,再分幾次呼出來,就這么強忍了兩三個小時。

      追“貓”還需要有好體力。年輕的吳代福是個白胖的清秀小伙,帶著點“萌態(tài)”。但在爬山時,這樣的體型就不友好了。一次,他和隊友一起追“貓”,從海拔1000多米爬到3000多米,11個小時過去,手機步數(shù)超了3萬步,連大熊貓影子都沒見到。

      “我感覺自己真的不行了,唾液充滿黏性,腳再也邁不動一步了?!标犛选昂鲇啤彼?,“就在前面了!”他才咬著牙又爬了一段路。最后,還是夜里做后勤保障的同事前來,打著手電筒把疲憊不堪的他接下了山。

      這已經(jīng)屬于比較幸運的情況。若碰到山里信號不好,后勤補給不及時,他們就得挨餓受累?!拔业耐掠写巫贰堊妨私粋€月,因為實在太餓了,剛到營地,幾個人看到剛下鍋的臘肉,沖上去就從鍋里撈著吃,把生臘肉都啃完了?!?/p>

      如今,吳代福的相貌與性情都早已褪去稚嫩,也熬出了白發(fā)。向《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起那些日子時,他沒有談笑風生,眼神里始終帶著后怕。

      他說,野外工作經(jīng)常要“把命交出去”。泥石流、暴雨、地震、山體滑坡……每一個“熊貓人”都直面過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只一念之差,那個決定生死的時刻就來了。曾有一石塊徑直砸到吳代福的車后頂,車被砸出一個凹槽,將他嚇得面色慘白。還有不時冒出來的野獸,“一頭野?!У匾幌聸_出來,我們只能玩命地跑進防護的鐵絲網(wǎng)里”。

      這一切的艱辛,在終于跟蹤到日夜牽掛的大熊貓、拍到科研所需的監(jiān)測素材時,都化作值得。

      董超是臥龍神樹坪基地資深的飼養(yǎng)員。在野外任務(wù)中,他主要負責和大熊貓“斗智斗勇”。為了近距離采集幼崽的信息,“熊貓人”需要分頭行動:一撥人在別處故意制造聲響引開大熊貓媽媽,另一撥人再試圖接近落下的幼崽。

      殊不知,現(xiàn)在參加野化培訓的幼崽已經(jīng)越來越聰明了。即便“熊貓人”特意抹上大熊貓媽媽的尿液,散出熟悉的氣味,幼崽也能從聲音分辨出,“這個奇怪的生物才不是我的家人”。怎么辦呢?董超想了一個法子,將大熊貓媽媽的聲音錄下來不停地播放,以此降低幼崽的警惕心理。

      “有時也不是完全能騙得過去,我們的內(nèi)心也是又辛苦又欣慰。不好騙了,證明它們成長了啊!”董超說。

      距離

      為了將圈養(yǎng)大熊貓順利放歸野外,“熊貓人”必須與它們保持著世間最近又最遠的距離。這種距離的變化,交織著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感性與理性的復雜情感。

      吳代福覺得,是大熊貓先給了他力量。作為土生土長的臥龍人,他曾覺得大熊貓離自己很遠。讀中專時,他學了電力學,立志當一名電工。沒成想2000年畢業(yè),他被分配到臥龍核桃坪基地負責制作大熊貓飼料,由此與大熊貓結(jié)緣。

      這個對大熊貓一竅不通的理工男,照顧自己都還不利索,更別提做“奶爸”了。剛?cè)胄袝r,吳代福沮喪過,直到一只叫“公主”的大熊貓出現(xiàn)。

      “它第一次產(chǎn)崽后特別兇,一聽到聲音就吼,一看到人就要趕出去。當時的人工育幼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可以對幼崽進行護理,但對它,飼養(yǎng)員很難進行護理和采奶?!眳谴;貞洠旓曫B(yǎng)員一籌莫展之際,他想起“公主”特別喜歡蘋果的味道,就把蘋果汁擠在自己的手心里,讓它去舔。

      “通過這種方式,我一天內(nèi)就和‘公主建立了情感,再慢慢從它不敏感的地方觸摸到敏感的地方。它竟然肯讓我擠奶了!第一滴奶流出來時,我特別興奮,感覺那滴奶像黃金一樣珍貴。后來,我就成了它最親近的人,可以隨時給它采奶,甚至可以把手放到它的口腔里?!闭f起這些,吳代福露出自豪的笑容:“是大熊貓影響了我,讓我愛上它們,愛上這份工作。”

      曾經(jīng)的青澀理工男如今變成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父親,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切身體會到父母對于子女的愛,原來與他對大熊貓的愛如出一轍。只是這份愛,同樣要從依賴變成放手。

      目送“孩子”遠行,是“熊貓人”必修的一課。吳代福忘不了“淘淘”被放歸那天,自己被一種何等復雜的心情包圍著。

      2012年10月,深秋,山林披上了蕭瑟的黃色,人們的心情也沉甸甸的。放歸籠的門開了,兩歲的“淘淘”有些緊張,頭也不回地奔向森林。它不知道,邁出這一步后,從此要獨自面對一片真正的自然叢林。

      數(shù)十米外隱藏的角落里,吳代福探著脖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個移動的身影。他覺得“淘淘”特別嬌小,把特制的項圈都襯得很大?!拔姨貏e擔心它能不能在野外健康地生活?!钡瑫r,他又充滿喜悅,“淘淘”終于回歸到屬于它的世界。

      “飼養(yǎng)員在培訓野外放歸的大熊貓時,心情總是更糾結(jié)。雖然通常只能陪伴它們兩三年時間,還要時刻保持距離,但大家都會投入很多心血和情感。把它們放出去那一刻,我們特別舍不得,只是大熊貓不知道?!倍f,比起不舍,更重要的是“希望它們出去都能活下來”。每每看到放歸的大熊貓一兩年后的監(jiān)控數(shù)據(jù),知道它們在健康地生活,心里都充滿了感動?!氨扔H手養(yǎng)它們的那兩年還感動。它們代表著大熊貓的未來,是放歸大熊貓的先驅(qū)者。它們在野外存活了,說明這些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幫助更多的大熊貓回歸到自然?!?/p>

      魏榮平抱著大熊貓幼崽。(何海洋/攝)

      臥龍神樹坪基地,山間云霧繚繞。(本刊記者 馮群星/攝)

      回歸自然的大熊貓也有它們要克服的距離,那就是融入大熊貓野生族群,實現(xiàn)穩(wěn)定的繁衍。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diào)查顯示,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影響的加劇,造成大熊貓棲息地的萎縮和碎片化,也將野生大熊貓割裂成33個孤立種群,種群數(shù)量小于30只的孤立種群有22個,棲息地破碎化致使基因交流受阻,野生小種群存在滅絕風險。還有18個局域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小于10只。它們就相當于一個個“孤島”,長此以往,“近親結(jié)婚”會越來越多,種群面臨消失風險。

      圈養(yǎng)大熊貓和無數(shù)“熊貓人”,為保留大熊貓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提供了可能——只有圈養(yǎng)大熊貓的基因真正在野生種群占有一席之地,不易丟失,得以傳承,才能真正起到提升野生種群生存力的作用;而只有大熊貓在野外的種群數(shù)量能夠穩(wěn)定增長,它們才能擺脫易危的命運。

      20年過去了,熊貓中心先后成功野化并放歸11只圈養(yǎng)大熊貓,存活9只,存活率達81.18%。其中,7只大熊貓成功融入有滅絕風險的小相嶺山系野生種群,兩只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種群。這只是個開始,要走完這條長路,還需要堅持和勇氣。

      好消息是,2021年,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宣布,大熊貓國家公園等首批5個國家公園正式設(shè)立。過去相對獨立的各保護“島嶼”被整合成國家公園進行整體保護,包括棲息地修復和廊道建設(shè)。

      采訪期間,魏榮平也多有感慨。回顧大熊貓保護事業(yè)進程中的點滴進步,他想感謝的人很多,但最想感謝的,還是這些大熊貓。“‘盼盼也好,‘21號也好,正是基于一只只野生大熊貓的善意和信任,我們的研究才踏出了第一步。”

      在這片大山里,他和大熊貓共處31年的時光,仿佛彈指一揮間。有些東西沒變,比如即便有了5G,他在山頂考察時還是很難收到手機信號。

      更多東西改變了:當年要花費一天的路程,如今最多需要2.5小時;中心內(nèi)的圈養(yǎng)大熊貓種群數(shù)量,從6只發(fā)展壯大到了300多只。老同學中有人出國,有人下海,故人相見,多半會善意地開玩笑:“你還沒‘下山?”

      “遠山之旅”是魏榮平的微信名,也是他的答案?!拔疫€是很幸運的,每年都看到進步,每件事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闭f罷,他微笑著看向了遠山之間。那里,有大熊貓的呼喚。

      (本期封面圖片為王淳攝,目錄左頁圖片為萬春林攝;感謝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猜你喜歡
      野化臥龍淘淘
      樂淘淘
      臥龍記憶
      樂淘淘 草木皆兵
      歐洲背景下的野化
      臥龍灣的夏天
      快樂語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58
      初夏到 樂淘淘
      臥龍電氣擬收購南陽防爆
      樂淘淘分魚
      恢復臥龍湖生態(tài)系統(tǒng)初探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07
      平邑县| 华宁县| 宝清县| 博乐市| 永丰县| 永靖县| 濉溪县| 托克逊县| 紫金县| 思茅市| 白城市| 葵青区| 四平市| 日照市| 寻乌县| 南华县| 满城县| 同江市| 清镇市| 甘谷县| 青铜峡市| 大港区| 汤原县| 新乡市| 长治市| 砀山县| 双峰县| 定远县| 沂南县| 兴安县| 靖江市| 阿拉善右旗| 汝南县| 沽源县| 临夏市| 三台县| 新蔡县| 琼中| 南溪县| 晋江市|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