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嶺
沈老師:
您好!
我是一名初二學生,期中考試在即,由于父母時不時地督促和班主任老師的嚴格要求,我的壓力較大。在學習上,我經(jīng)常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反應遲鈍。我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因擔心期中考試考不好,常常失眠。我該如何是好呢?
學生:M
一、案例分析
針對M的實際情況,心理輔導組通過走訪調(diào)查和集體研究認為,M正在遭受抑郁心理的困擾。
抑郁心理是初中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diào)癥,是初中生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情緒。之所以產(chǎn)生這種心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達不到既定目標而產(chǎn)生的失敗感
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自己期望過高,不能正確處理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加之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心理上還不成熟,很容易因一時的失敗而感到苦悶和彷徨,陷入自輕、自賤的抑郁情緒中。
2.不客觀的自我歸因
對自己行為的歸因是初中生平衡心理的重要方法。按照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的歸因理論,人們一般會對自己的行為結果從三個維度進行歸因,即穩(wěn)定性、內(nèi)因和外因。許多初中生尤其是后進生,往往將自己的失敗歸因為“穩(wěn)定的內(nèi)因”,即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夠。
3.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
初中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還不完善,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往往是片面的。有的學生在學習上盲目自信,遇到挫折后又容易自卑。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感到焦慮,進而產(chǎn)生自我封閉的抑郁心理。
4.缺乏人際交往
正常的人際交往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目前,一些初中生受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大部分的時間被用在學習上,無暇顧及朋友間的情感溝通。這種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往往使他們感到生活單調(diào)乏味,產(chǎn)生孤獨和寂寞的情緒。
5.父母行為方式的影響
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忽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容易走極端。在生活上,他們是孩子的“保姆”,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學習上,他們又成為孩子的“監(jiān)督官”,不時“關心”孩子的成績。
通過家訪,我們發(fā)現(xiàn)M同學正處于這樣的家庭中,這使得他在生活上表現(xiàn)為“無能”,在學習上則總是害怕失敗。
6.其他原因
初中生抑郁心理還受其本身的個性、社會的壓力、教師不適當?shù)慕逃绞降纫蛩氐挠绊憽?/p>
以上種種原因,在引發(fā)初中生抑郁心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使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產(chǎn)生無助、無望、自我無能的心理,并且使他們長期處于焦慮和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甚至出現(xiàn)失眠、頭昏、食欲不振等病理化癥狀。
二、心理輔導
經(jīng)過“聆聽—移情—暗示—松弛—系統(tǒng)脫敏—疏泄—領悟—激勵—突破”等步驟,心理輔導組對M同學進行了近半個多學期的輔導,目前,M同學基本恢復到正常心理狀態(tài),面對考試也不再懼怕,正如他后來在回信中所說:“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不斷擺正心態(tài),在這次期中考試中有了很大的進步?!?/p>
三、如何預防初中生產(chǎn)生抑郁心理
通過對M同學及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學生的觀察,心理輔導組總結出預防初中生產(chǎn)生抑郁心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首先,教師要關心和愛護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其次,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最后,客觀評價學生的成績,教導他們正確對待失敗。
2.樹立正確的考試觀,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明確考試目的。同時,對考得差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引導和鼓勵,消除他們對考試的恐懼心理和考試失敗后的自卑心理。
3.適當開設心理輔導課,邀請有經(jīng)驗的教師和心理專家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適時邀請心理教師和專家對初中生進行心理輔導,解決學生心理難題,向學生傳達關注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4.加強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幫助有抑郁心理的學生走出“牢籠”
所謂“自我意識”,就是對自我的認識和看法。它包括三個因素,即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加強對有抑郁心理的學生的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首先要幫助他們客觀認識自我,讓他們增強對自我的愛護和對生命的珍惜;其次要幫助他們客觀地評價自我,擺脫自我無能心理的壓力,找回他們的自尊心;最后,要幫助學生學會有效地控制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