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繁霞 戰(zhàn)雪燕 萬建美
摘? 要:黃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黃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除了具有低毒性、不易產生抗藥性、低殘留以及無污染的特點外,還具有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抗氧化等多種生物學活性。在當今飼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養(yǎng)殖減少抗生素使用且疫病多發(fā)的背景下,APS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闡述了APS對畜禽腸道黏膜免疫調節(jié)的應用效果,為其在養(yǎng)殖業(yè)中廣泛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黃芪多糖;生物學活性;畜禽;腸道黏膜免疫
腸道是一個集免疫防御和物理屏障為一體的消化器官,也是機體防止外源性病原體侵入宿主組織或細胞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其中物理屏障是動物機體所固有的,與腸道自身的形態(tài)、結構、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腸上皮細胞微絨毛的數量、長度和形態(tài)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反映腸道的健康水平;而免疫防御功能主要與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有關。黃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作為生物活性因子,能直接或間接增強腸道免疫防御和物理屏障功能,在畜禽飼養(yǎng)過程中具有改善腸道黏膜免疫功能及腸道微生態(tài)、抑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學功能[1]。
1? APS的基本特性
1.1 APS的化學結構
APS是一種從黃芪干燥根中提取的、具有高效免疫調節(jié)效應的功能性棕黃色粉末狀多糖。作為一種多支鏈雜多糖,APS的結構分析難度較大,目前APS的結構分析主要是其單糖組成和糖苷鍵連接狀況。APS糖鏈上的單糖主要為葡萄糖,構成支鏈的單糖種類較多,由APS-Ⅰ(分子質量在5×105 Da左右)和APS-Ⅱ(分子質量在1×104 Da左右)組成[2-3]。
1.2 APS的免疫識別受體
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是動物機體重要的免疫識別受體家族,也是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重要的免疫識別和調控因子。其中,TLR4是一種可特異性識別多糖類抗原的細胞表面受體。研究發(fā)現,APS的免疫識別受體是TLR4,APS可通過調控TLR4通路影響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4]。
1.3 APS的調節(jié)機制
APS的調節(jié)機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APS與動物腸道黏膜表面的黏蛋白糖鏈結構相似,可促進APS黏附于腸道黏液層,易于被腸道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免疫受體識別;其二,APS的分子結構特性是其免疫識別的基礎,TLR4/MD-2是一種多糖免疫識別受體,主要通過其雜多糖和多支鏈的結構特性識別APS[5]。
2? APS對畜禽腸道黏膜免疫的影響
黏膜免疫系統(tǒng)是動物機體防御外源性病原微生物侵襲的第一道防線,廣泛分布于腸道、肺部、尿道以及外分泌腺等的黏膜部位,是動物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腸道黏膜免疫在動物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中占大部分,是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動物機體的主要屏障。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包括腸道淋巴組織、免疫細胞及免疫效應分子等,均可參與識別腸道中的病原相關分子,影響腸道屏障功能、免疫穩(wěn)態(tài)和宿主健康狀況。
2.1 APS對腸相關淋巴組織和免疫細胞的影響
腸相關淋巴組織是畜禽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的結構基礎,參與腸道發(fā)揮免疫功能的輔助性細胞主要有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主要參與腸道中抗原的捕獲、加工和遞呈。參與腸道發(fā)揮免疫功能的效應性細胞主要包括自然殺傷細胞、效應T淋巴細胞、效應B淋巴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等,主要通過分泌效應因子發(fā)揮免疫學功能。當外界抗原進入畜禽腸道,通過各種免疫細胞的捕獲、加工、處理和遞呈,漿細胞會產生大量分泌型IgA(sIgA),sIgA被轉運到腸腔中發(fā)揮相應的免疫功能。另外,正常的腸道黏膜微循環(huán)對腸道黏膜免疫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在腸道黏膜免疫中效應T淋巴細胞、效應B淋巴細胞的增殖都是在腸黏膜微血管中進行的。一氧化氮(NO)作為一種生物信息傳遞體,能維持微循環(huán)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保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APS可通過影響畜禽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功能,提高腸道黏膜中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優(yōu)化腸道黏膜免疫功能[6]。APS還可以通過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和促進免疫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研究發(fā)現,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6%的APS可增加1日齡艾維茵肉仔雞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及回腸)絨毛的高度和寬度、黏膜厚度、絨腺比及絨毛表面積[7];相關研究發(fā)現,將維持培養(yǎng)基中APS濃度由450 μg/mL升高為900 μg/mL,大鼠腸黏膜微血管內皮細胞分泌NO的量也升高,內皮細胞分泌NO的量對APS具有劑量依賴性,可見APS可以通過改變微血管內皮細胞NO的分泌改善血管的通透性,維持微循環(huán)內環(huán)境的恒定,保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起到增強免疫的作用[8]??傊珹PS可以通過調節(jié)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免疫細胞的生物學活性,維持微循環(huán)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等增強畜禽腸道黏膜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2.2 APS對抗體和細胞因子的影響
黏膜固有層中漿細胞產生的sIgA是動物機體抵抗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防御力量,sIgA可阻止病原微生物吸附黏膜上皮細胞。細胞因子是免疫細胞受抗原或絲裂原刺激后產生的非補體的、具有激素樣活性的蛋白質分子,在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中有多種生物學活性作用。細胞因子種類很多,具體包括干擾素(interferon,IFN)、白介素(interleukin,IL)、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等。在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中,局部誘導細胞和效應細胞在免疫防御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局部誘導細胞和效應細胞產生的致炎細胞因子(IL-1、IL-6、IL-8、TNF-α等)和抗炎細胞因子(IL-4、IL-10、IL-13等)分泌量、生物學功能的異?;蚨咧g平衡的失調,均可引發(fā)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為了研究APS對接種雞新城疫疫苗的海蘭褐雛雞空腸黏膜免疫功能的影響,給10日齡雛雞分別口服劑量為1 mg/mL、2 mg/mL和? ? 4 mg/mL的APS,結果顯示APS能提高抗新城疫病毒特異性sIgA的水平,增強肉雞對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但各劑量之間效果差異不明顯[9];也有研究表明,與單獨接種雞新城疫疫苗于雞胚中相比,將APS與雞新城疫疫苗的混合液(0.5 mL 2 mg/mL APS配合0.5 mL 104.0 EID50新城疫疫苗)注入雞胚中,能顯著提高雛雞的生長性能和腸道黏膜免疫水平[10]。鑒于APS所誘導的免疫反應發(fā)生于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故對三硝基苯磺酸誘導的小鼠實驗性結腸炎模型注射200 mg/kg APS,可顯著抑制腸上皮細胞中IL-1β、IL-8、TNF-α等的表達量[11],從而抑制腸道炎癥的發(fā)生;李紅燕等通過研究APS對環(huán)磷酰胺誘導的免疫抑制小鼠腸道黏膜免疫的影響發(fā)現,APS(每天200 mg/kg,連續(xù)干預7 d)可有效調節(jié)小腸黏膜組織中IL-4、IL-12、IFN-γ與sIgA的水平[12];另外,Luo等研究表明APS可通過增加血清中IgG、IgM、IFN-γ的含量降低感染細小病毒的雛鵝的腸道炎癥損傷程度[13]??傊?,APS可以通過提高畜禽腸道黏膜免疫中的抗體分泌水平,調節(jié)多種細胞因子的分泌量,降低腸道的炎癥反應程度,從而增強腸道黏膜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3? 小結
綜上所述,APS是一種非營養(yǎng)性免疫調控因子,與畜禽腸黏膜表面的黏蛋白糖鏈的結構相似,易于被腸道上皮和淋巴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免疫受體識別,從而對腸相關淋巴組織和多種細胞因子進行調節(jié),強化腸道的免疫學屏障和機械屏障,調節(jié)腸道黏膜非特異性免疫,優(yōu)化腸道黏膜免疫,發(fā)揮緩解或治療畜禽腸道黏膜免疫紊亂的作用;APS通過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可促進免疫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阻止病原微生物吸附黏膜上皮細胞,從而提高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力。另外,APS還有利于維持微循環(huán)內環(huán)境的恒定,保持致炎細胞因子和抗炎細胞因子的平衡和穩(wěn)定,抑制腸道炎癥的發(fā)生??傊诿庖邞鸷脱装Y反應中,APS對保證腸道黏膜免疫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于APS對畜禽腸道黏膜免疫的調節(jié)作用,其在畜禽生產中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尤其在當今飼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養(yǎng)殖減少抗生素使用且疫病多發(fā)的背景下,采用APS改善畜禽腸道免疫功能,是一種應對畜禽免疫力低下,維持腸道屏障功能、免疫穩(wěn)態(tài)和健康狀況的有效策略,可作為未來動物生產中廣泛應用的綠色添加劑。
參考文獻
[1] 張有增.黃芪多糖對肉雞生產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家禽科學,2022(7):56-58.
[2] YANG F,XIAO C,QU J,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saccharide fro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its immunologic enhancement in recombinant protein vaccine against systemic candidiasi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6,145:48-55.
[3] 張明宇,馬悅,王知斌.黃芪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結構鑒定研究進展[J].化學工程師,2021,35(12):47-50.
[4] WEI W,XIAO H T,BAO W R,et al.TLR-4 may mediate signaling pathway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RAP induced cytokine expression of RAW264.7 cell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6,179:243-252.
[5] ZHANG X,QI C,GUO Y,et al.Toll-like receptor 4-related immunostimulatory polysaccharides:primar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nd possible interaction model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6,149:186-206.
[6] LIM J D,YU C Y,KIM S H,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testinal immune system-modulating Arabino-3,6-galactan-like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above-ground par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6,136:1265-1272.
[7] 余明興.黃芪多糖對肉雞生產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影響的研究進展[J].養(yǎng)殖與飼料,2022,21(8):42-45.
[8] 解慧梅,穆祥,胡格,等.黃芪多糖對大鼠腸黏膜微血管內皮細胞分泌NO的影響[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5,20(4):58-60.
[9] SHAN C L,SUN B D,DALLOUL R A,et al.Effect of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on jejunum mucosal immunity in chickens vaccinated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J].Microbial Pathogenesis,2019,135:103621.
[10] XUE L G,ZHANG Y G,WANG D,et al.Effect of in ovo administra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 conjugated with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on growth performance,intestinal development,and mucosal immunity in broiler chickens[J].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22.
[11] YANG M,LIN H B,GONG S,et al.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on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 and NFATc4 in a rat model of experimental colitis[J].Cytokine,2014,70(2):81-86.
[12] 李紅燕,陳麗莉,李彥,等.黃芪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腸道黏膜免疫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0,36(21):3465-3468.
[13] LUO D,YANG N,LIU Z,et al.Effect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on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amage in goslings infected with gosling plague [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21,62(3):35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