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菊
整理書架,翻到一沓從前寫信的方格信箋,有幾頁是寫給自己的,剩下的都是空白的格子。寫滿字的信箋和空白格子的信箋放在一起看,突然有一種充實和虛空之感。格子與格子完全相同,當揮筆把心事一一寫在格子里,格子與格子之間便有了區(qū)別,信箋也有了溫度和意義。
日子也是這樣,日出日落重復(fù)單調(diào),但每一天又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每一天也有很大的懸殊。這些不同就在于每一天發(fā)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心湖的波瀾。
心湖的波瀾,別人無法看到,可這是一個人情緒的直接反應(yīng)。一個人的情緒一般很難隱藏,即使是善于隱藏自己者,也能從其面部表情表現(xiàn)出蛛絲馬跡來。不過,這也是沒有必要遮掩的,隱藏起來的喜怒哀樂,會在別人看不見的另一面悄然磨損著自己,不如瀟灑一些,該笑時大笑,該流淚時大方地哭出來。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有時候下了班,天已經(jīng)黑了,行走在路燈的光影里,或者吃過晚飯后一個人獨自散步,抬頭望望無邊墨藍的蒼穹,世界剎那間仿佛靜止了。身邊也有向前疾馳的車輛,有腳步匆忙、擦肩而過的路人,但外界的喧囂似乎很難走進心底,這時的個人狀態(tài)似乎是靜音模式。白天發(fā)生的事情開始在心底回旋上升,釀酒一樣發(fā)酵醞釀。
一個人在黑夜里行走還好,時間到底有限,接下來還得去完成生活瑣碎,那些占有了你,也暫時把你從不如意的深淵里解救了出來。
然而,在夜深人靜,還未能進入夢鄉(xiāng)的那一段寂靜中,這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又開始在腦海里翻騰,在心底醞釀。如意少,不如意的多,越想越計較,絞盡腦汁,挖出的卻是連如意的也有了幾分缺憾。本該是好好入眠、養(yǎng)精蓄銳的美好夜晚,卻又掉進了不如意的泥潭,越掙扎越往下陷,黑夜里瞪大著眼,輾轉(zhuǎn)反側(cè),結(jié)果自然是一夜無眠。
第二天,又是一個嶄新的空格,睡不好直接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不好,做起事情來就容易出錯,自然難如意了。這下好了,竟成了連鎖反應(yīng),成了一步錯、步步錯。
所以,一個人的心態(tài)很重要,擺正心態(tài)很關(guān)鍵。湖水遇風(fēng)吹草動難免要起波瀾,心湖更是如此了。如果讓心像一座山那樣安穩(wěn)如磐石,那么日子里那些大事小事愁事煩事都不是事了,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我自巋然不動。
如何讓自己的心像一座山巍峨安泰呢?還是那句老話——知足常樂。足,是你要合理地控制好欲望的領(lǐng)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