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6年初,隨著夜幕降臨,云南文山州的夜市里,擠滿來吃夜宵和閑逛的人。
打工仔葉鋒強順著人群,來到一處大排檔,“老板,來份店里的特色吧!”沒過多久,老板端上來一盤熱騰騰的油炸小吃。
葉鋒強打眼一看,小吃表面炸得金黃,往外冒著熱氣,心底涌出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老板,這是什么?感覺很熟悉?!崩习逍呛堑刈饺~鋒強對面,“炸生蠔,我老家廣東茂名的特色,別的店都嘗不到!”
炸生蠔?葉鋒強感覺這名字也很熟悉,趕忙夾起一只放到嘴里,一瞬間,眼淚便順著臉頰流下。老板嚇了一驚,“小伙子,怎么哭了?”
葉鋒強細細地咀嚼著,久久才說出話來,“這味道和小時候父親做的一個味!”他也沒有想到,正因為這一道美食,竟讓他找到失散13年的親人。
2003年,葉鋒強7歲那年,一天中午他正蹲在家門口堆沙子,家里突然來了兩個陌生女人。葉鋒強見了,瞬間提起警戒心,一把攔在家門口,“你們是誰,來干什么?”
兩個女人先是一愣,左右張望一番后,高高提起手中的菜,“你媽媽娘家的朋友。你爸爸不是去開店了嘛?我們來給你們母子做飯的?!?/p>
葉鋒強的母親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平日基本不認人,葉鋒強看兩個女人確實提著菜,便放松了戒心,將兩個女人迎了進去。
吃過午飯后,兩個女人將葉母拉到一邊,“我們去逛街好不好?”葉母一向最愛逛街,連連點頭。
三人正準備出門,葉鋒強想起爸爸囑咐自己好好照顧媽媽,也緊緊地跟在三人的身后,一起上了一輛大巴車。
大巴車開出去好遠,在蜿蜒的山路上不斷行進。葉母中途似乎恢復神智,曾拉著兒子的手,湊到兒子的耳邊,“找個機會下車,這兩個人我不認識?!?/p>
看著離家越來越遠,葉鋒強內心也是一陣不安,但他想起爸爸的囑托,不愿意丟下媽媽,只是緊緊靠在媽媽的身邊,慢慢睡著了。
等他再次醒來,已經躺在一戶人家的床上,身邊不見媽媽的身影。門外的談話聲引起葉鋒強的注意,他悄悄地爬下床,隔著門縫向外張望。只見兩個女人面對面地站著,高個子女人率先開口,“本來只想帶走他娘,這孩子非得跟來。都7歲了,啥都記得,怎么轉手?。俊?/p>
矮個子女人沉默許久,“把價格放低點,也只能這樣了?!币环N恐懼瞬間席卷葉鋒強的內心,他知道自己一定是遇到人販子,不禁嚎啕大哭,用腳使勁踹著緊鎖的木門,“快放我出去,我要去找媽媽……”兩個女人在門外啐了幾口,隨后不見了蹤影。
之后,一個男人騎摩托車載著葉鋒強,在附近的村子里轉悠,尋找買家。因為年齡過大,當地很多人不愿買下他,直到廣東省陽江市河朗鎮(zhèn)的一戶人家,看著葉鋒強鼻青臉腫的樣子,心有不忍,便將他拉到身邊,“7歲就7歲吧,我們家就一個女兒,正好想要個兒子?!币彩窃谶@個時候,他才改名叫做葉鋒強。
葉家人十分疼愛這個新來的兒子,第一天便給他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安排了專門的臥室。之后的日子里,也經常為葉鋒強買零食和新衣服。面對養(yǎng)父母的殷勤,葉鋒強總是惡狠狠地瞪著眼睛,將零食一把扔在地上,新衣服也使勁地踩上幾腳,“你們對我再好也沒用,我有自己的爸爸媽媽?!?/p>
一天,葉鋒強趁著養(yǎng)父母不注意,閃身溜出門外。當他終于跑到村口,卻遇到葉家的爺爺騎著單車趕來,一把將他捉了回來,關了整整20多天。這樣的日子持續(xù)到2006年,無論葉鋒強如何折騰,養(yǎng)父母依然一如既往地對他好,他的內心也逐漸感化,慢慢認同養(yǎng)父母的身份。
13歲時,葉鋒強小學畢業(yè),養(yǎng)父母帶著他來到廣東云浮市,打算將兒子送入城里的學校讀書。但葉鋒強毅然決定外出打工,為自己尋找親生父母提供條件。
這些年,他經常將“尋親”掛在嘴邊,養(yǎng)父母也并未責備或者反對過一句。面對兒子執(zhí)意外出,養(yǎng)母只是抹著淚,滿眼不舍,“我們從沒有打過你、罵過你,出去了要?;貋砜纯窗?。”從2012年開始,葉鋒強開始獨自漂泊于廣東陽江、湛江、廉江等濱海城市。他隱約記得自己以前叫做羅日升,不記得家鄉(xiāng)的地名,只知道家附近有一片海。因為年齡太小,加之沒有一技之長,葉鋒強一直只能干著最累、最廉價的體力活。但一想到也許能夠找到自己的家,再辛苦也覺得值得。
2016年初,葉鋒強在云南文山州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吃到了廣東茂名的特色小吃,炸生蠔。熟悉的味道讓葉鋒強很確信,自己小時候曾吃過炸生蠔。之后便將自己來自廣東茂名的信息,登記在“寶貝回家”網站。
2016年6月,志愿者在網站登記信息中發(fā)現,13年前廣州茂名電白區(qū)曾有一位父親丟失孩子。這名父親叫做黎勝熊,孩子的姓名叫黎日生。雖然與葉鋒強的曾用名“羅日升”有所不同,但在電白方言中“羅”和“黎”的發(fā)音十分相似。
很快民警傳來消息,他們找到了這位叫做“黎勝熊”的老人,他曾登記丟失了妻子和孩子。面對民警的到訪,黎勝熊老人連連擺手,怎么不愿意相信,“13年過去了,我哪里都找過了,根本沒有?!碑斆窬贸鋈~鋒強兒時的照片時,老人瞪大了雙眼,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他……他就是我兒子!”
據黎勝熊老人說,他40歲才結婚,曾在當地經營一家小吃店。夫妻倆育有一女兩子,妻子有輕度智力缺陷,丟失的孩子名叫“黎日生”,是他的小兒子。
一天中午,黎勝熊因為生意繁忙,很晚才趕回家。走到門口,發(fā)現家中的大門敞開著,卻不見兒子玩耍的身影,一種莫名的不安頓時涌上心頭?!叭丈丈彼舐暫艉傲藘陕暎瑓s沒有聽到任何回答。
黎勝熊以為有熟人帶著母子倆出門,便在鄰居和親戚間挨家挨戶地尋找。直到天色已晚,仍不見母子倆回來,他才意識到出事了,選擇報警求助。
黎勝熊先轉讓小吃店,之后又賣掉房子,開始四處尋找妻子和兒子。他有一位親戚在樹仔鎮(zhèn)擔任校長,便拜托親戚聯(lián)系當地所有小學。當學生們上課時,他便悄悄來到教室后頭,大聲喊一聲“黎日生”,學生們聽到聲音,紛紛轉頭朝教室后面看,黎勝熊流著淚,挨個辨別有沒有自己的兒子,卻一無所獲。
轉眼來到新年,一家人沒有按照以往的慣例打年糕吃,大女兒趴在地上哭喊著“想弟弟、想媽媽”,丟失親人的痛苦,整整籠罩了黎家人13年。
為保證認親的準確性,辦案民警采集了黎勝熊的血樣,與葉鋒強進行了比對,結果顯示,二人存在血緣關系。
父子倆時隔13年再度相見,當即擁抱在一起。這一天,正好是黎日生20歲的生日,在此之前,他早已忘記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而黎勝熊從未忘記,“我找到我的孩子了!”
2017年正月初六,黎日生趕來陪家人一起過年,多年未見,他吃不慣父親做的菜,第一次吃,便吐了一地。因為聽不懂方言,父子倆只能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
67歲的父親迫于生計,曾燒過電焊,彼時已經沒有房子,只能靠低保租房居住,黎日生看到周遭的情景,總是充滿心酸,“當年還是有個家。以后就盡我的能力,兩邊都照顧?!?/p>
正月十五,黎日生和父親一起來表姐家聚餐,表姐熱情地將他抱在懷里,眼淚止不住地流,“聽說你回來了,我高興,回來就好。
黎日生則表現得十分局促,“感覺挺不好意思,他們記得我,我卻沒什么印象了?!?/p>
早在幾年前,黎日生曾在陽春市尋找家人,他發(fā)現此地十分熟悉。經過向當地人打聽,他在春灣鎮(zhèn)找到了人販子的家。未來的日子,黎日生希望通過人販子,盡快找到母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團聚。
至于養(yǎng)父母一家,在得知黎日生找到親人后,一直心情低落,擔心他不會再回來。
黎日生努力安慰養(yǎng)父母一家,并且經常抽空陪伴,在他心里,養(yǎng)育之恩不可忘記。
目前公安系統(tǒng)已經建立“打拐”DNA數據庫,而黎日生早在2015年,由公安機關進行了免費的采血,納入DNA數據庫。如果他的家人能早些采血登記,團聚的時間也能有所提前。各位讀者身邊如果有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免費到公安機關進行采血登記。
缺失13年的遺憾,可以慢慢彌補,但丟失的人生,再也不能重來。希望往后的日子里,沒有買賣和離散,每一個孩子,都能依偎在父母的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