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四、學會敬畏自然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我們拒絕謙卑,堅信人類才是世界的主宰。但一次次的災難告訴我們,人類應當平等地對待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和動物在各自的領域安居樂業(yè),這樣不是很好嗎?人一旦沒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
缺乏敬畏心的自然觀破壞了長期以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平衡。人類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在自然中生存,沒有自然的健康,也就沒有人類社會的健康。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起,人類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自然規(guī)律,于是有的人開始認為人類可以主宰自然,可以任意駕馭自然,可以無限制地向自然索取。這種自然觀在工業(yè)革命后大為流行,同時伴隨著資本的全球擴張,這種自然觀也逐步滲透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紀就警告人類:“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nèi)祟悓ψ匀唤绲膭倮?。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比驓鉁刈兣⑺嵊?、淡水資源危機、能源短缺、森林資源銳減、土地荒漠化、物種加速滅絕、垃圾成災、有毒化學品污染、瘟疫流行等已成為人類現(xiàn)代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一次次生態(tài)災難提醒我們,不敬畏自然、愛護自然,大自然的報復是不會停止的。痛定思痛,我們必須致力于重建人類對自然的敬畏。
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和人口快速增長,有限的水資源已空前緊缺,而浪費與污染又使情況進一步惡化,已造成全球性的水資源短缺,100多個國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全球有數(shù)十億人無法獲取安全用水。據(jù)2021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相比于1979年,北極海冰的面積已融化掉了40%,根據(jù)美國航天局的觀測,北極的冰層正在以每十年13%的速度減少,如果任由其發(fā)展下去,根據(jù)英國哈德利氣象中心預測,到2035年北極的海洋冰層將全部融化。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無數(shù)海島、沿海城市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當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在力量變得日益強大的同時,也更容易忘乎所以。但無數(shù)的事實表明,科技是一柄雙刃劍,它既可以給人類帶來福利,也可能給人們帶來災難。要想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化解生態(tài)危機,不能僅靠科技的進步,更需要價值觀的轉(zhuǎn)變,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人們時刻牢記人類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類永遠不能勝天,只能認識自然規(guī)律為我所用,人類必須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中華文化強調(diào)敬畏自然、道法自然,可以為當代生態(tài)危機提供有益的啟示。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關注和探討人和自然的關系。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就確立了保護生態(tài)資源、促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如殷商時期商湯“網(wǎng)開三面”、春秋時期里革“斷罟匡君”等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鬃又v仁,講道德修養(yǎng),講為政以德,但他也要求我們?nèi)祟愐讶蕫壑难诱沟阶匀蝗f物身上。他提出的“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就是主張要愛護自然界的生命,不要竭澤而漁,以維持自然界生命的可持續(xù)繁衍和發(fā)展。孟子提出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也是主張把仁愛之心從家庭倫理之親投射到自然界萬事萬物之中。張載則是把蒼天看作是父親,大地看作是母親,天地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他提出的“民胞物與”思想,把天地間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姊妹,把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體看作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中華文化始終認為,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是貫通的、協(xié)調(diào)的,而不是對立的,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永遠充滿了虔誠和敬畏。
中華文化在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上,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這一思想給了我們重要啟示:我們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地球生命群體中的一部分,我們帶著敬畏之心保護自然,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要更加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要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無限制掠奪和對環(huán)境的人為破壞。因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如果盲目破壞自然,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最終只能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為實現(xiàn)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而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生態(tài)思想恰恰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想智慧。
五、做一個知敬畏的人
我們要敬畏生命。生命是最寶貴的,父母給了你生命,你不單是為自己活著,還要顧及自己親人們的感受。對一個人來說,要對生命存有敬畏之心,只有健康成長,報答父母和關心自己的人,才是負責任的。
我們要敬畏人民。領導干部要常懷敬畏之心,真心實意地尊重群眾,感情上融入群眾,行動上幫扶群眾。對人民沒有敬畏,必然會走向人民的對立面。要牢記黨的宗旨,心里始終裝著人民,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多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永葆為民情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把整治腐敗和作風問題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糾正什么;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治理民生領域的“微腐敗”,破除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搬掉惠民政策落實中的“絆腳石”,改正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治理弊端,以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在具體的生活實際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我們要敬畏組織。時刻牢記使命,忠于黨的事業(yè)。堅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重大原則問題面前立場堅定。要堅持下級服從上級、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局部服從全局、全黨服從中央的原則,尊崇權(quán)威、服從大局。要強化組織觀念,真正做到對組織負責,以自身的實際行動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組織,多為組織著想,多替組織分憂,服從組織的安排,維護組織的權(quán)威,接受組織的監(jiān)督。
我們要敬畏法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法律法規(guī)是治國理政最重要、最基本的規(guī)矩。不管權(quán)力多大,地位多高,財富多少,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法規(guī)之上的權(quán)力。每位領導干部都要把法律法規(guī)視為行為的準繩,心存敬畏,明白當為不當為的界限。遵紀守法看似受到了約束,實際是維持了公共秩序,而人類的生存不可能離開秩序。古人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小偷小摸起步的。頻繁違反紀律,會習慣成自然,進而由量變到質(zhì)變。每個人都敬畏法則,才能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行。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信仰法律、敬畏法律,逐步形成法治思維,自覺運用法治方式來處理問題,提升依法辦事的能力。
我們要敬畏科學。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按規(guī)律辦事,要尊重知識,尊重科學??茖W的進步,為社會的發(fā)展插上了一雙飛翔的翅膀,敬畏科學就是尊重科學。
我們要敬畏權(quán)力。權(quán)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它是人生的拐杖;用不好,就是殺人的利刃。權(quán)力能讓人高尚,也能讓人墮落;能夠提升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要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強化內(nèi)控機制建設,嚴格執(zhí)行監(jiān)督執(zhí)紀工作規(guī)則和監(jiān)督執(zhí)法工作規(guī)定,嚴守權(quán)力邊界,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jiān)督。要堅持刀刃向內(nèi),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心談話、提醒教育、批評警示。
我們要敬畏師長,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口耳相傳的千年祖訓總有它的道理。要敬畏家長,把父母的囑咐放在心上,你會少犯許多錯誤,少走許多彎路。要敬仰高人,會生出見賢思齊的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之;畏人者,人亦畏之。當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就能自覺約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軌之事。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肆無忌憚,甚至為所欲為、膽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會忘乎所以、無法無天。所以常懷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謙遜,這是一個有品位有思想的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
六、領導干部要讓敬畏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
晚清重臣曾國藩一生始終常懷敬畏之心,堅守做人為官的基本準則,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原則不動、底線不松,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過?!对鴩視分袑懙溃骸安灰詾榧依镉腥俗龃蠊倬透移圬撊?;不要以為自己有點學問,就敢恃才傲物,在順利之時,更不要忘乎所以,很多人身敗名裂就是因為不知道顧忌?!?/p>
領導干部應該培養(yǎng)敬畏之心,做心中有畏的表率?!墩撜Z·顏淵》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鳖I導干部的道德行為影響著社會風氣。官德純則民風正,官德毀則民風降,官德就像一面鏡子,一座風向標,可以折射出社會道德風尚、官場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壞,可以引領黨風、政風、社風,家風、民風。
中國共產(chǎn)黨歷來重視領導干部的敬畏觀念,強調(diào)讓敬畏成為生活工作的一種態(tài)度。周恩來總理常告誡領導者要始終保持一種“總覺得自己對革命有所欠缺,總覺得工作做得不很好,不能滿意”的心理狀態(tài)。鄧小平同志1957年在《共產(chǎn)黨要接受監(jiān)督》一文中指出:“共產(chǎn)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黨,二怕群眾,三怕民主黨派,總要好一些。”陳毅元帥寫過一首詩:“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jiān)督,萬目睽睽難逃脫。汝言懼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迸淼聭淹居小叭隆保号卵赃^其實,怕出名,怕老百姓罵娘。任弼時同志也有“三怕”:怕工作少,怕麻煩別人,怕花錢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 2010 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的講話中指出:“領導干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quán)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要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弊鳛槁男泄毜狞h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肩上的重任和使命,秉持一顆敬畏之心,對黨組織、對法律、對紀律有所敬畏,講規(guī)矩、守紀律,時刻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自查。
講規(guī)矩、守底線,作為領導干部就是要有敬畏之心。一定要牢記手中的權(quán)力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級別再高,也高不過人民;權(quán)力再大,也大不過法紀。守住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才能做到公正用權(quán)、依法用權(quán)、為民用權(quán)、廉潔用權(quán),做到法律面前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不為關系所累、不為利益所惑。相反,從許多腐敗分子的墮落軌跡來看,一旦失去敬畏,思想防線就會悄然失守,精神堤壩就會轟然倒塌,行為就沒有任何底線。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領導干部更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走好為政為民的人生道路。特別是那些手握社會資源、權(quán)力資源的人,更應謙虛謹慎,防微杜漸,對法紀心懷敬畏,這樣才能戒除浮躁之心、貪腐之念、功利之欲。當今很多官員之所以會在腐敗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失去了敬畏之心,導致漠視群眾利益,損害群眾權(quán)益,最終陷入泥沼不能自拔。嚴以用權(quán),就應該堅持用權(quán)為民,心存敬畏,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約束,這樣才能不被世俗名利所誘惑,做一名俯仰無愧于天地、人民群眾滿意的領導干部。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擺在突出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對領導干部提出了一系列嚴格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權(quán)力觀,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做到公正用權(quán)、依法用權(quán)、為民用權(quán)、廉潔用權(quán),永葆共產(chǎn)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碑斍埃覈幱谌嫔罨母镩_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更要保持敬畏之心,把人民、組織、法紀放在心頭,才能在新的時代歷程中乘風破浪,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