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課文啦——《賣火柴的小女孩》。從小到大,也不知道聽過多少次關于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的故事,看過多少次小女孩擦燃火柴后所見的情景。
在那個冷極了的下雪天,小女孩擦燃了手中的最后一根火柴后,跟著奶奶到幸福的天國去了。誰都不知道,在這期間,她曾看到過怎樣奇妙的景象。人們只知道,她凍僵的臉上還掛著生前的微笑。
小蓮藕們最希望知道的是,安徒生的想象力為什么這樣豐富?
火柴劃燃后,出現(xiàn)了大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出現(xiàn)了雪白的臺布,擺著精致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出現(xiàn)了美麗的圣誕樹,翠綠的樹枝上掛滿了好看的裝飾品;還出現(xiàn)了最疼愛她的奶奶……這神奇的火柴,承載著太多的想象。
凄美,奇幻,就是小蓮藕們喜歡這個故事最大的原因。那么奇幻的想象到底從哪里來的?
其一,在生活中留意一切。不管是火爐還是烤鵝,或者是圣誕樹,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見到的事物。大家千萬別視而不見,多留心,見過之后還要存在心里,這可都是發(fā)揮想象的巨大儲備 —— 想象的原始素材庫。
其二,集中地想出“一組”。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那個小女孩,劃燃火柴后,想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所以,只要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能想出一個,就可以一連串地想出一組——同樣類型的一組。這樣一來,寫出的想象就更豐富了。而且,小蓮藕們還可以來個對比:哪一個最合適,哪一個最優(yōu)秀。
瞧,之前的儲備多么重要啊!越是留心生活,越能提供更多的想象素材,讓文章更有表現(xiàn)力。
其三,和真實融合在一起。寫想象,既要讓讀者感到很離奇,又不能讓讀者覺得不合理。所以,當我們把想象的事物寫出來的時候,不要完全脫離了現(xiàn)實,可以讓想象部分和現(xiàn)實融合在一起。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女孩“又冷又餓”,靠著“墻角坐下”,這些描寫和“劃火柴看到幻想”連在一起,讓小蓮藕們既欣賞到安徒生的想象,又被帶入到整個故事中。
拖把和掃把的故事
劉梓昂
一天,拖把和掃把吵了起來。為什么呢?哦!原來它們在爭誰的本領大呢!
掃把說:“我的本領最大,我能把垃圾都掃干凈!”拖把說:“我的本領比你大,我能讓地板一塵不染!”它們吵得面紅耳赤也沒有結(jié)果,就跑去問山羊老先生。
山羊老先生說:“誰能把我家的地板打掃干凈,誰的本領就大?!鄙窖蚶舷壬募以谝蛔狡律?,地上都是泥土。拖把浸濕后干了起來,可是越拖越臟,地上的土都變成了泥漿。掃把來了,它只用了一會兒工夫就把垃圾掃掉了。它得意地說:“瞧,干凈了,我的本領最大!”拖把不服氣地說:“這次不算!山羊老先生家的地不適合用拖把!我們再比一比看?!?p>
于是它們來到了水牛大哥的家,水牛大哥說:“我剛從水田里回來,不小心把家里弄得濕漉漉的,你們誰能幫我打掃干凈了,誰就厲害?!睊甙褤屩壬?,可是它掃來掃去,地板仍舊濕乎乎的。輪到拖把了,它在地上這么一打滾兒,地上就干干凈凈的了。這下輪到拖把得意了。它說:“瞧見了嗎?這才是本事呢!”掃把說:“那有什么,在山羊老先生家你不是也沒辦法嗎?”兩個人依舊不服氣。這時山羊老先生說話了:“你們兩個各有各的本事,只是用的地方不一樣嘛!如果能團結(jié)在一起,作用就更大啦!”拖把和掃把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它們決定以后一起干活啦。
讓我們一起來編童話吧!把自己奇妙的想象寫下來!
1.想象出來的內(nèi)容要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2.想象要豐富,可以對想象到的多件事物進行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