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號的威尼斯清晨,海港被薄薄的霧氣籠罩著,呈現(xiàn)出灰白色的天光,像是濾鏡般的效果,明亮得近乎曝光過度,成了一種冷冷的蒼白。我坐在酒店戶外沿河的餐廳吃早餐,酒店位于運河的某一側(cè),威尼斯大多數(shù)的宏偉宮殿、豪華酒店、教堂、廣場、市政廳,都沿著這主干道的運河而興建。任何一個游客來此都會望而興嘆,果然是威尼斯,名不虛傳。繁華不是重點,而是繁華又神秘,有影影綽綽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我也不例外—隔了二十四年,重新又一次蕩漾在碧波之上的亭臺樓閣,人是中間流動的點綴,來來去去。威尼斯是一座宏大的迷宮。從機場直接走到碼頭的水上出租車,其實是一種小的快艇,可以坐八人左右。在開闊的城外的海面上,快艇開得很快,白浪涌到船頭,又退回去,形成一道白色的深溝。遠遠看見一些孤零零的小島,島上有半荒廢的院子、樹木,以及突如其來的一樹繁花,而且是紫色的玉蘭花??焱У乃俣嚷聛淼臅r候,就說明在慢慢進入城區(qū),巷道幽窄,房屋后門沿河的臺階覆滿青苔,河床長滿了黑色的堅硬貝類,層層疊疊,盔甲一般的,這是威尼斯的暗之面。與光之面,比如大教堂、大教堂廣場和主運河澎湃繁忙的運輸景象相比,有些寒涼冷清,然而柳暗花明,一抬眼又是宏大的建筑,建筑上高聳著雕塑。
在這個清晨,我吃著全世界酒店大同小異的標準早餐,黑咖啡、蛋—包含了幾種做法,客人可以任選其一,炒蛋、煎蛋、蛋卷以及白水煮蛋,酸奶、麥片家族的各種成員,還有數(shù)種面包。我很滿足。我喜歡在旅行的時候一早起來吃早餐,因為也睡不著,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并無益處,不如好好吃早餐,順便在微信上回復(fù)工作上的一些瑣事。這個時間段是中國的工作時間高峰。一睜眼就有百般難事等待你去擦拭,打磨,拋光,讓難事除了難,還順便有了美學(xué)的寓意。我吃完了炒蛋,喝了咖啡,凝望擋風(fēng)透明墻后的運河即景,對面那座明信片上四處都有的白色教堂在修繕,掛著巨大的白色帷幕,旁邊有一處磚石混建的顏色暗淡的建筑。外面飄著微雨,河道上三種常見的交通工具都各自起帆,分別是針對普通公眾的中型輪渡、出租快艇和游客來一次必體驗一次的“貢朵拉”—一種輕盈纖細、兩頭翹起的小舟。河面寬廣,是微微透明近乎白色的藍。一條沒有乘客的貢朵拉慢慢駛過,撐船的是一個沒有顏值和身材的男子,大肚子,條紋衫繃得很緊,但要是飄蕩得遠了,在淺淺的霧氣中,從背后看,也是游客自我想象的風(fēng)景畫。
這一刻令我愉快而陶醉。這是我在威尼斯的最后一天,傍晚我會飛伊斯坦布爾轉(zhuǎn)機,然后回上海。我出發(fā)前帶了一本譯文出版社即將出版的新書試讀版,是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的《魔術(shù)師》,以德語作家托馬斯曼為原型的傳記小說。在這一天,我看到了尾聲。托賓的書我看過三四本,但托馬斯曼的書,我只看過最被大眾所熟悉的《死于威尼斯》,講述一個中老年男人被一個偶然遇見的美少年所吸引,乃至于迷戀,甚至狂熱如寒熱,最終猝死的故事。伴隨著細密幽深的文字描述,故事的大背景緩緩展開,傳說中即將蔓延的瘟疫,情欲的曖昧,和曖昧到底、不得不靈魂呈堂證供般的赤裸坦白,描繪了某種脆弱、病態(tài),充滿隱喻的威尼斯畫卷。仿佛威尼斯是一個欲望的蛛網(wǎng)迷宮,同時還是美的象征,情欲被賦予了美學(xué)理論上的標簽和外衣,變得撲朔迷離。—雖然托賓這本書寫托馬斯曼,并沒有落力在寫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成就,更多著眼于“一個人”,一個習(xí)慣躲藏在小說中表達隱私和情欲的人,被多年后另一個感同身受的作家娓娓道來,把他從隱喻的凝固的琥珀中小心“解放”出來。最終,書中的“托馬斯曼”在晚年變得“堅定和勇敢起來”。
托馬斯曼當年來到威尼斯,并因一次邂逅而激發(fā)靈感寫作《威尼斯之死》,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除了水位上升,我眼前的威尼斯應(yīng)該沒有大的變化。我眼前那白蒙蒙的霧氣,潮濕的早晨,酒店里金色的扶手椅和花卉墻紙,甚至雜貨店的草莓,可能都差不多。跟我二十四年前來威尼斯相比,也像時間停滯,我一腳踩空,直接從青年到了中年。一種奇妙的感受。也許,只是也許,二十四年前的運河水更渾濁,巷弄的味道更潮腥,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嗅覺靈敏的人。
現(xiàn)在我總覺得一切沒有味道。一切都很干凈。同時又略微乏味。我吃早餐的時候,也覺得一切食物都淡而無味。去年得了新冠后,一度徹底失去了嗅覺和味覺,很長時間后才慢慢恢復(fù),我現(xiàn)在常有不確定感。就是大部分時候?qū)τ跉馕恫幻舾?,但又有突如其來的剎那,氣味像子彈一樣,襲擊自己,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我回想起昨晚的場景,去了運河邊的一座紅磚房子,參加干邑品牌路易十三的Rare Cask天蘊42.1限量珍藏發(fā)布。一進門,在昏暗的光線里,射燈照亮了中間一條長桌,有幾十米長,被布置得如同在天堂里一般,天堂供桌的袖珍版。花卉,高低起落的花卉,蕙蘭、黃色貝母、重瓣郁金香、木繡球、鐵線蓮、文竹、玫瑰,瑰麗多姿。蔬菜與水果,葡萄、洋薊、柑橘、覆盆子、番茄。高足皿中堆滿了干果和香料,核桃、榛子、杏仁、姜黃、茴香籽、豆蔻、丁香。以及大碗的蜜餞,被蜜汁浸過甜極了的棗子、小橘子。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素材,被隆重對待和陳列的時候,呈現(xiàn)出驚人的美感,復(fù)雜的,斑斕的,華麗的。這意味著,美不是天外之客,而是生活的點滴本身。空間大而微冷,因此這么多的花卉、水果、香料,卻幾乎沒有氣味,只有湊得近了,或者干脆直接抓一撮茴香籽,靠近鼻端,急促而辛辣的氣味才喚醒了我,這是真實的生活,充滿著豐盈的味道。我隨手又捻起了一粒蜜餞,連續(xù)吃了好幾粒,其實我并不喜歡甜食,但這蜜餞有一種奇特的果香氣,甚至比新鮮水果都濃郁。在我吃掉更多的水果和蜜餞之前—而這其實是為了美學(xué)的陳列,我必須適可而止,幸好此時晚宴即將開始,大家拾級而上,在若隱若現(xiàn)的光影里,這一幕非常威尼斯。
二樓是晚宴的會場,一望無際的空間,都是黑色的背景,一條長桌宛如一把長刀把空間劈成兩半,非常肅穆莊嚴。這種儀式感貫穿始終,包括了菜單,都是黑色為主題。一開始不知道為了什么,直到吃的環(huán)節(jié)告一段落,實際的主角登場了,路易十三的Rare Cask天蘊42.1的瓶樽亮相登場,通體黑色的水晶瓶身,非??幔浅S行?,像是當代藝術(shù)的雕塑。每個人面前都放著一杯限量干邑,而在之前,大家都還在狐疑會不會真的有機會喝到這產(chǎn)量只有七百多瓶的瓊漿玉液,如果俗氣地非要用金錢去衡量價值,大約這一杯的價格要上萬元人民幣—但我不覺得應(yīng)該這么去想。金錢沒有味道,它只是一種腎上腺素。大家舉杯,靠近鼻翼,很多都是業(yè)內(nèi)的行家,聞得都很有章法。我對于酒不算專家,我只是直覺,這味道的復(fù)雜性,可以令人思緒萬千,然而非要說,我又一時無語。
遙遠的舞臺上,釀酒大師巴蒂斯特· 盧瓦索(BaptisteLoiseau)現(xiàn)身,一個有點羞澀、眼神真摯的男子,他看上去很年輕,比我想象中的大師要更有親和力。他以低沉有力的聲音講述這款限量干邑的故事,以一種特別的橡木桶,漫長時間沉淀而成的生命之水。而它的味道,使他想到了小時候去祖父家的花園,那些芬芳撲鼻的時光。這些話有一種令人共情和沉浸其間的力量,在我細細嗅聞杯中物之時,想起這次旅程,在威尼斯之前,我們還去了干邑地區(qū),一個距離巴黎兩個小時火車車程的市鎮(zhèn),悠久的葡萄蒸餾酒產(chǎn)區(qū),也是路易十三的產(chǎn)地。我們?nèi)⒂^了葡萄田,這時節(jié)葡萄還沒有發(fā)芽,一排排的葡萄樹,大約五十厘米高,一律呈Y形的枝干,樹下青草如茵,白花點點。我能想象到接下來葡萄田的景象,發(fā)芽,一天天枝繁葉茂,有一天開出了細密的小花,結(jié)出了微小的果實,然后結(jié)結(jié)實實地長成了一串串飽滿的葡萄,被收割,榨汁,蒸餾,再蒸餾,成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最后灌裝在橡木桶里—然而這只是路易十三動輒幾十、上百年歷史生命之水的開始。
時間是無形的,那么容易被忽略,雖然人們,包括我自己,動不動就感嘆時光,可是時光的印記,除了臉上的皺紋,很少有銘記在心、切切難忘的東西。美酒是時間的例外,越久越好。在路易十三的酒窖,屋外墻壁上布滿了黑色的霉菌,是某種酵母與空氣奇妙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酒窖里涼津津的,彌漫著連綿而悠遠的香味,這種香味,在儲存的橡木桶越古老的酒窖里越是歷史綿長。在家族莊園里一個規(guī)模較小、但卻無比珍貴的古老酒窖里,香味如最輕微和溫柔的浪花,在寂靜中洶涌澎湃著。微弱的燈光,讓人似乎身處一個時間的島嶼,與實際的世界又相干又不相干。我們一行人在一個橡木桶前佇足站立,品嘗從桶中汲取出的路易十三,香味在口腔如煙火炸裂,璀璨無比。
沒藥、蜂蜜、干玫瑰、李子、金銀花、雪茄盒、皮革、無花果、百香果等等,復(fù)雜而多層次的氣味在口腔里彌漫開,這些氣味我有的一下子就能識別,有些并不能,而是在被鼓勵著去調(diào)動身體感官和心理意識,學(xué)習(xí)著如何用氣味去捕捉時間的精髓。我漸漸意識到,林林總總,樹木、花卉、山川、果實,它們的氣味互相映襯,是一個比喻驗證另一個比喻的關(guān)系,互相因此而生,這是世界的本質(zhì)。這金黃的液體,既是實際的佳釀,也是萬物的一個縮影和比喻。
由此我突然想到,有關(guān)我自己的、難忘的氣味是什么呢?猛然間,我想到了姜,以及姜那種辛辣和溫暖的味道。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很想擁有很多姜,因為我對于姜有一種不知道哪里來的迷信,風(fēng)寒要煮姜湯,胃疼也要煮姜湯,家里雖然不開火,但是常備一大塊老姜。我甚至有一次在巴黎得了重感冒,然后去超市買了姜,用電熱水器煮姜水喝,很難說究竟有沒有醫(yī)療效果,但那種暖熱,對于常年心冷體寒的人來說,似乎好歹是一種心理慰藉??繜o意儲存的那一大塊姜,獨自一人,熬過了那兩個月,每天忙碌著搶購物資(但是姜和小蔥永遠買不到),燒飯。姜片炒完菜之后,下一頓繼續(xù)用來煮湯,直到姜一點姜味都沒有了才扔掉。有些時候天氣很陰冷,我想煮姜湯,后來想想還是要節(jié)約下,萎蔫的姜,瑟瑟發(fā)抖般地被鄭重放起來?;叵肫饋磉@姜的味道是富有暖意和安全感的,應(yīng)該出一款姜味蠟燭,以資懷念。
一年過去了,我此時在威尼斯,清晨微涼,海鳥飛過,鳴聲激昂,我真喜歡當下,我雖在此處,此處又不是我的地方。這些迷宮般相連的小島,充斥著游客,狡猾的生意人,隱藏在暗處的偷竊者。有一天我們?nèi)ゲ蛷d吃飯,經(jīng)過街頭賣唱的流浪者,他向我們中的一個要香煙,但是我們卻沒有,他突然用吉他擊打我們的同伴,并破口大罵。伴隨著還擊與怒罵,就像海平面突然出現(xiàn)一個漩渦,世界種種的不確定,人性里叵測之處,都在此刻圖窮匕見。可是突然又化解了。風(fēng)波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切都笑嘻嘻的?!曳畔驴Х龋狭税才藕玫目焱?,不過才幾天,威尼斯的風(fēng)光,來來去去,畫卷已經(jīng)荼蘼。在去機場的路上,確切說水面上,我有點游離,一些海鳥,或者是海鴨,在浩瀚的海中起伏不定,總有要沉溺的錯覺。這么漂蕩了四十分鐘,去了機場,然后去到核酸檢測的地方,繳納一百五十歐元。一個戴著口罩的年長女性,眼神冷漠,讓我坐下,用厚紙巾掩住嘴巴,利落地用長棉簽捅進我的鼻子,我的眼淚立馬掉了出來。即便我做過那么多次的核酸,她依然是我經(jīng)歷過的最強硬和難忘的一次。
我也不知道這個旅程的大結(jié)局是如此這般。
—我又坐快艇回到市區(qū),吃了午飯,購了物,才又坐了快艇去機場。在辦票的時候,工作人員認真察看了我的核酸檢測結(jié)果,還把圖片放大,似乎以此確認我這結(jié)果不是ps的。我本來以為核酸不是取消了嗎?有何必要如此折騰。但各種信息都是互相矛盾的,又是“不怕一萬、又怕萬一”的心態(tài)吧。面對這么嚴格的工作人員,而且是意大利人,好像又慶幸鼻子一酸,但省了一些麻煩。我已經(jīng)不知道官方信息究竟是何,一個人的旅途,只能隨緣求安。毫無道理可言。
這次旅程出發(fā)之前我很焦慮緊張,在三年半不曾出入國門之后,對于國際旅行有種陌生和恐懼。我在家搜出來一些歐元現(xiàn)金、轉(zhuǎn)換器插頭,那都是我曾經(jīng)全球旅行的證據(jù)。但是我遺忘得徹底。直到出了海關(guān),踏上了飛機,才找回了從前那種熟練而輕松的心態(tài)。我去程是搭北歐航空,乘客一進機艙就紛紛摘掉了口罩?;爻淌谴钔炼浜娇眨瑥囊了固共紶栟D(zhuǎn)機,一上飛機,迎面而來的乘務(wù)人員都戴著N95口罩。我很困惑,戴還是不戴,因為戴也不過是一個擺設(shè)。背后的動機都不是我能描摹和揣測的。我于是,一會兒戴,一會兒不戴。其實并沒有人管。這次旅行,圍繞著風(fēng)物與風(fēng)味,以及鼻子的酸楚落淚而終,也算是遙相呼應(yīng)。
還有食物,回味的有鵝肝,在路易十三干邑地區(qū)主人家莊園里的蒸餾廠房用晚餐,飯前的小食,小片面包上放著美味的鵝肝。我很久沒有吃鵝肝了—這倒不是說上海沒有好的鵝肝,對于上海味覺的自信與驕傲,我還是有的,只是平日里不主動去想。鵝肝上撒了幾粒海鹽,是畫龍點睛的一筆,讓鵝肝的膩變得豐腴卻提神醒腦。我一連吃了三塊?,F(xiàn)在想也許可以吃多幾塊。愉悅的氣氛轉(zhuǎn)瞬而逝,好胃口并不易得。還有落地巴黎,主辦方送了Ritz酒店的甜品,我打開包裝,是類似于大號的瑪?shù)铝漳鹊案?,我一來不嗜甜,二來每一餐都有安排,也吃不下。一直帶回到國?nèi)。第二天終于吃了一塊,一入口,天!怎么這么好吃的東西,這么晚才發(fā)現(xiàn)。
也不晚,世界已經(jīng)重啟,走過千山萬水之后,走,也許比千山萬水更重要。走的過程,內(nèi)心的波瀾與悸動,也是好山好水,栩栩如生而又微妙不同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