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教育行業(yè)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高校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更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不再一味地看重學生文化課成績的提高,而是以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符合新時代發(fā)展需求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根本目標。美術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與綜合素質。在高校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屬于重要的部分,學生在色彩方面的認知是其學習美術的靈魂所在。分析高校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和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的重要性,并從多方面闡述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美術教育;色彩教學;人才培養(yǎng)
新時代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也在逐漸加快,美術教育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但是也會存在許多教學方面的問題。因為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教學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想要改變美術教育這一現(xiàn)狀,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要充分發(fā)揮色彩教學的價值。在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為其探索更高層次的美術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而且,高校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與直觀性,能夠加強學生對色彩知識的理解與認識,這樣能夠在對學生進行色彩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fā)展。
一、高校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
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各大高校都開始重視美術方面的教育。美術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造。這是高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美術教育會成為高校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美術教育,有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進行學習,因為美術教育的形式十分多樣,覆蓋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展美術教育,能夠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美術知識[1]。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的美術知識后,就可以進行相關的藝術設計,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這也能夠提升學生道德素質,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認識各種社會道德現(xiàn)象。
二、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的重要性
(一)色彩教學促進美術教育多元化發(fā)展
目前,世界對色彩的定義十分廣泛,不同學者對于色彩的概念的認知也存在差別,但是他們都傳遞著一種相同的思想,就是在色彩的支持下,美術教育能夠實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這一理念引起了廣大學者的共鳴,使他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色彩的真正價值。我國現(xiàn)有的美術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國畫教學十分能夠突出我國美術教育的特性。國畫是我國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亦被稱為丹青,使用的僅是簡單的筆墨工具,但卻能夠將意境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通過墨色的濃淡、明暗程度差異對物象進行呈現(xiàn),從而形成不同的色彩表現(xiàn)。由此也可以看出色彩的重要性,色彩教學能夠促進現(xiàn)代美術教育朝多元化方向發(fā)展,讓美術教育充滿多元的氣息,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價值,滿足我國學者的多元化教育需求。
(二)色彩教學為美術教育提供靈活的教育空間
在開展美術教育的過程當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色彩的重要性。有許多創(chuàng)作者會通過色彩刻畫空間,達到自己想要的空間畫面效果。目前我國已有的3D、4D技術都是利用色彩的特性展示出空間形態(tài)。也就是說,通過對色彩的變化,可使得畫面更加立體。因此,可以將色彩教學作為美術教育的基礎,從而為美術教育中畫面空間效果的營造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不再受到空間效果營造方面的限制。這種在空間效果營造方面的優(yōu)勢,使得色彩教學成為美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學生在最初學習美術時都會先進行色彩的學習,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美術的含義[2]。
(三)色彩教學使得美術教育具有更強的創(chuàng)新性
開展色彩教學,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標準。例如在色彩的搭配與比例分配方面,并沒有固定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習者能夠對色彩進行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美術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色彩的學習,不對其色彩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進行判斷,而只是讓學生掌握色彩的特性,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體會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奇的色彩。例如,目前我國許多的科幻片都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新奇的色彩,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往往利用色彩表現(xiàn)自己內心幻想出的世界或未來場景,其在運用色彩的過程中十分大膽,因此能夠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風格。高??梢酝ㄟ^色彩教學推動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使得美術教育具有更強的創(chuàng)新性,從而為其發(fā)展提供基礎保障。
三、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想要在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需要使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將色彩作為高校美術專業(yè)的必修課程。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美術修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要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使教師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將色彩教學作為美術專業(yè)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3]。這樣教師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學任務,重視色彩教學,實現(xiàn)自身情感與色彩藝術之間的溝通。同時,教師的教學也能夠更具創(chuàng)新性,使得美術教育發(fā)揮出更大的價值作用。
二是要使教師轉變教學模式,打造出專屬于色彩教學的特色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在美術教學中滲透色彩教學的相關內容,讓教學更具科學性,滿足新時代學生在色彩知識方面的學習需求。
三是要對教師進行統(tǒng)一培訓,通過培訓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在經過調整教學目標與轉變教學模式后,教師的教學理念雖然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如果不經過專業(yè)的培訓,其理念發(fā)展方向也會存在偏差。應采用多元化的培訓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因為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不同,最注重的就是創(chuàng)新性。在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培訓時,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例如,可以開展優(yōu)秀作品鑒賞活動,讓教師多關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通過對優(yōu)秀作品的認知,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二)夯實學生的美學基礎
想要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需要夯實學生的美學基礎,幫助其更好地掌握色彩教學內容。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不夠重視對美術方面的教學,導致學生的美術基礎較為薄弱,在美術教育中學習色彩知識時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成了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的阻礙,難以讓學生對色彩產生正確的認知。想要夯實學生的美學基礎,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和感受物體色彩。教師應教授給學生特定的觀察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正確的學習方式,對色彩有一個認知。比如需要讓學生清楚固有色和環(huán)境色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進行物體色彩知識方面的學習。其次,要使學生學會將物體的顏色與其真實色彩之間的關系展現(xiàn)給大眾,這是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關鍵步驟。通過對色彩的展現(xiàn),使其具有獨特的形象風格。我國許多知名的畫家都是采用寫實的創(chuàng)作風格,再利用豐富的色彩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的。應引導學生觀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讓學生了解優(yōu)秀作品的色彩層次。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觀賞與收藏價值,其色彩效果有著很重要的教育意義,能夠讓學生獲得創(chuàng)作感悟[4]。還要教會學生從更高層次觀賞作品,不能只注重作品的形式表象。最后,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悟對色彩進行重新排列與組合,從而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真實感悟,對作品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將一些典型意義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會運用色彩,其思維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從而進入學習色彩知識的初級階段。將這類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有利于學生今后學習色彩知識時,最大限度地夯實美學基礎。
(三)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
著名的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經說過,“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fā)現(xiàn)出美來”。這足以體現(xiàn)出觀察的重要性。許多著名的藝術大師在創(chuàng)作之前,都會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如齊白石畫蝦、莫奈畫教堂。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每天能夠見到或者接觸到的事物有很多,但是能夠真正做到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觀察事物的學生卻很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每個人的眼睛都可以觀察物體,但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在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需要學生掌握好色彩知識。學生畫好色彩的前提,是學會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但是由于學生的先天條件和美術基礎存在差距,其對色彩的感受也不一樣。有些學生對色彩比較敏感,如果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就能夠迅速開展色彩知識的學習;有些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比較遲鈍,即使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使其充分發(fā)揮作用。因此,在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也要讓學生清楚,自己對于色彩的感受與他人存在差異是正常的。對于色彩的感受比較遲鈍的學生并不是不適合學習美術,只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這樣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讓他們擁有更大的學習動力,通過正確的學習方式提高自己的色彩辨別能力。還應讓學生在觀察色彩的時候,將觀察重心放在觀察色彩的和諧性方面,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界中萬物的美[5]。
(四)明確色彩學習的步驟
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還需掌握色彩教學的幾個步驟,也就是教師在色彩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學的教學步驟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知識中的重點與難點。具體的色彩學習步驟如下。
第一,進行單色練習,也就是讓學生進行素描訓練。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只需要做到熟練使用工具和材料,豐富自己的色彩寫生表現(xiàn)手法,不需要過多地關注整體的色彩,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進行多色的練習,有可能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學生通過單色的練習,能夠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空間層次的處理和光感的表現(xiàn)等基本功訓練方面。這能夠增強學生對色彩的適應能力,有利于其之后的學習。
第二,進行大色塊練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不同色彩之間的關系,掌握畫面色彩的處理細節(jié)。
第三,進行色彩冷暖知識的練習。冷暖是構成色彩的重要因素,運用色彩的冷暖知識能夠將色彩變得更加生動。具體的練習方式就是讓學生繪制在不同光線下不同距離的物體,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細致地了解到色彩冷暖的真實含義。
第四,進行循序漸進的練習。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練習,學生對于色彩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此時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色彩進行整體的構建,從而感受到物體色彩間的微妙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學生一定要仔細推敲畫面中的色彩關系,這也是促進自身能力提高的一種方法。
四、結語
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有利于提升高校美術教學水平,應重視學生色彩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教學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幫助學生成為美術人才。并且,大部分的高校學生在入學前沒有經過專業(yè)的色彩訓練,這也成為他們在學習美術知識方面的障礙。只要清除這一障礙,就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高校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彌補其在色彩知識方面的欠缺。但是由于不同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不同,在美術教育中滲透色彩教學也需要運用一定的策略,與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學習需求高度融合,讓美術教育真正發(fā)揮出價值。這是高校必然要采取的舉措,能夠促進學生在美術領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其今后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程麗珠.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策略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9):191-193.
[2]楊婉.高校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改革的路徑研究[J].新美域,2022(5):136-138.
[3]陳戰(zhàn).美術教育色彩教學實踐與探索:評《創(chuàng)新視野下高校美術教育的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21(5):140.
[4]張可松.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策略探析[J].美與時代(中),2021(4):96-97.
[5]李暢.高校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的思考[J].藝術評鑒,2021(5):118-120.
作者簡介:
陸鑫,鄭州工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