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澤
偶然在網(wǎng)上讀到雪言的《疊芳居》律詩:
左步春秋更不斷,疊芳故事訴曾經(jīng)。
三分竹木雄威影,一巷云煙表率形。
落寞繁華凝翠意,風(fēng)吹燕返筑樓亭。
心懷山水入閑庭,半壁苔痕半壁星。
寫得真美,我暗自喝彩。反復(fù)品讀,字里行間風(fēng)清物明,有綿綿的幽思,有豪邁的情感,真的是美人如玉,詩心若雪。
第一次見雪言,她身著金黃色的氅衣旗袍,綰著兩個低低的發(fā)髻,皮膚白皙,五官精致,像是從古代走出來的大家女子,典雅端莊。我被她的氣質(zhì)深深吸引。她比照片更靈動,美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我卻土氣得倒像是從煙火堆里爬出來的村姑。初見時不免有些拘束不安,交流久了,大家就熟悉了,談笑著我們便一路走到疊芳居前。
映入眼眸的是一扇紅色木門,木門上有一對金色的獅子門環(huán)。緩緩打開大門,我們進入天井似的玄關(guān)小院,縷縷清香讓我瞬間陶醉?;▔锘▋洪_得正艷,空氣中還混著一種特別好聞的熏香味道。迎面的青石墻上碎石綴壁,流動的清水瀑布,像一條掛起來的清溪,緩緩流入下面的錦鯉池中。院墻起伏著青色的吊耳瓦,像一條盤在墻頭的青龍。池前一個圓圓的大石桌,旁邊配以四個石凳。院角中一叢青翠的鳳尾竹格外搶眼,青綠,纖細,低眉,似穿著翠衣長裙的羞澀女子。
小院的左手邊,通過一道鐵柵門便正式進入疊芳居的客廳,廳內(nèi)擺著紅色的原木桌子,屏風(fēng)中裝飾著一個月窗,如穿林的嬌月靜懸其中。抬頭一看左墻,一輪圓月般的螢燈里虬枝斜橫,探幽山水,月輝如紗的靜美讓心瞬間安寧。不大的客廳,在充分采光的情況下,分隔出一片古雅的茶室,木柵柜上擺著一些精致的茶具和飾品。茶臺朝門端有盆火紅的楓葉盆景分外耀眼,如一只拖著紅長裙的火鳳凰斜探著身子,更像一束別致的火焰瞬間照亮了整個茶室間。坐在這里,品一杯香茗,頓覺這不大的客廳里水月交輝,馨香四溢,不知不覺沉浸在一片處處皆風(fēng)景,醉意浮眉間的夢境中。
走進大廳右手邊一間敬香室,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這所小院叫做疊芳居,只見敬香室的燭燈臺前供放著兩個相框,照片里正是孫疊芳和其夫人阮氏?!隘B芳居”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里是二七大罷工領(lǐng)袖孫疊芳的故居。
雪言現(xiàn)在是疊芳居的女主人,孫疊芳是她愛人的爺爺。望著相框中兩位前輩,我仿佛覺著他們正深情地看著我們,無需語言,沉默是心靈的對悟,凝視是心語的交流。正因為有前輩們拋灑熱血,才有我們幸福的今天。雪言還特意送我一本《山河血脈》,這是一本記錄了左步村一批影響中國近現(xiàn)代山河命運的人物傳記,孫疊芳就是其中的一位。
樓上我沒有上去,后來雪言的愛人說,讓我改天再來看看,一定會喜歡的,上面有衣櫥間、主人房,他們特意放了一些書在那床邊。他說,為爺爺打造這一處的居所來紀念他,花了好多的心思。疊芳居處處充滿靈氣、雅氣、書卷氣,可見主人的匠心獨運。
雪言夫婦說,要讓這個疊芳居祖屋,世世代代、子子孫孫傳下去。我由衷地欽佩這一對神仙眷侶,這是愛的守護,也是愛的傳遞。他們?yōu)樽孑厒兊姆瞰I精神所感動和驕傲,我們這一行人,又何嘗不為之感動和敬仰呢?
孫疊芳從一名機務(wù)技工成長為一名革命戰(zhàn)士,他和友人們一起辦工人補習(xí)學(xué)校,成立粵漢鐵路徐家棚工人俱樂部,參加并組織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成立京港鐵路總工會、擬定全國通電申援二七大罷工。孫疊芳的妻子在這次大罷工中受重傷而犧牲,他忍著悲憤參加農(nóng)民運動繼續(xù)斗爭……他轟轟烈烈的一生,留給后人無盡的懷念和追憶。
離開疊芳居時,我忍不住再次回眸,好像從歷史的長河中涉水而出,靈魂得到洗禮。疊芳居是唯美的建筑,也是凝固的音樂,是靜流的詩語,是肅穆的史光,這里流淌著山河的血脈,不屈的脊梁托起華夏的尊嚴。
回家再次翻開《山河血脈》一書,我仿佛看到孫疊芳和眾多的革命先烈正從書中微笑著向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