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最近有個網(wǎng)絡(luò)熱詞,叫“普信男”。意思是說,男孩如此普通卻又如此自信。社交語境中,這個詞含貶義。但我認為“普通且自信”是很棒的,我就是想讓兒子知道,不是只有優(yōu)秀的人才有資格自信。
請問,我該怎樣培養(yǎng)兒子這種普通孩子的自信呢?
韓女士
答:人雖生而普通,卻又獨一無二。如你所言,普通且自信,是很棒的。不過,自信并非與生俱來。想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這么做——
1.無條件地愛孩子。
被愛,是自信的起點。孩子在生命的前幾年,完全依賴父母生活,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感受愛與關(guān)注,其自信的種子漸漸發(fā)芽。如果孩子沒有能夠在童年獲得足夠的愛與關(guān)注,就很難自信。愛孩子,似乎每個父母都會,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因為愛乖孩子容易,愛不乖的孩子就難了。父母要做的是,無論孩子乖不乖,都能好好地愛他。當他知道哪怕他不乖,也有你給他兜底時,他就有了勇氣和信心。
2.讓孩子覺得他是有能力的。
獲得贊美對建立自信非常有幫助??少澝朗且豁椉夹g(shù)活,把握不好尺度,會讓孩子變得不能接受批評,害怕失敗、挫折。所以想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我更建議你讓孩子在實踐中積累體驗,讓他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并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勝任感。
生活中,很多父母除了學(xué)習(xí)之外,什么也不讓孩子干。因為他們覺得讓孩子洗杯子,說不定杯子沒洗干凈,反而會被摔碎而弄傷孩子。但對孩子而言,把杯子洗得干干凈凈、光亮照人,這種成就感帶來的自信,是任何語言都無法代替的。所以,父母不要刻意弱化孩子,而要適度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勝任的小事累積多了,他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自信。
3.孩子只需做好自己。
有了孩子之后,很多父母不知不覺地就開始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比個子、比才藝、比成績……弄得自家孩子以為只有贏了別人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殊不知,在一次次的較量中,孩子很難次次勝出。但凡失敗一次,他的自卑感就產(chǎn)生了。
因此,父母要想培養(yǎng)出孩子的自信,就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尊重他的成長節(jié)奏,讓他做好自己就行,不用和別人比較。而一旦父母放下比較之心,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所走的每一步都有收獲。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