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萍
婚姻關系幸福,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
隨著婚期越來越近,史小云非但沒有體驗到幸福和甜蜜,反而越來越焦慮。她既害怕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也擔心性格有些自我的李路與容易生氣的自己不是良配,史小云的心里惶恐不安,總覺得要有什么不好的事發(fā)生。
直到某天半夜醒來,她發(fā)現從不抽煙的李路,獨自坐在廚房地板上吞云吐霧。史小云這才意識到,對于即將到來的婚禮,李路和她一樣緊張。她挨著他坐下來。兩人相依相偎著徹夜交談,感覺都好了很多。幾次交流后,他們確定雙方足夠相愛,好像不再那么恐懼婚姻了。
愛情如何影響婚姻
新婚前夕,每對新人都有必要了解愛情和婚姻的關系本質,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減輕恐婚心理,更能調節(jié)對婚姻的期待值:既不試圖讓婚姻承載所有生活期待,也不會以為擁有美滿的婚姻易如反掌。
其實,婚姻制度在誕生之初與愛情無關,而更多是為了政治、經濟和繁衍的需要。在我們國家,“婚姻必須建立在愛情基礎之上”的觀念,也是100年前才出現的。
時至今日,愛情已經成為大多數人進入婚姻的唯一理由,很多人也把婚姻里是否還有愛情作為評估婚姻關系是否要繼續(xù)下去的重要依據。跟老一輩的婚姻相比,由于如今的婚姻基礎是愛情,夫妻關系更加緊密,滿意度也更高;然而作為不穩(wěn)定程度非常高的人類情感,愛情也把婚姻變得更加隨意和脆弱,在遇到問題時,當事人的痛苦程度也更深。
讓婚姻幸福的3個心理能力
“幸福的婚姻需要刻意經營”這種婚姻理念,能大大提升收獲滿意婚姻關系的可能性。然而,對于一段高質量的婚姻關系來說,僅僅有理念是不夠的,夫妻雙方還必須具備以下3個心理能力:
1.了解自己和伴侶的能力。沒有了解,就談不上理解;沒有理解,愛、包容、欣賞、安全等情緒價值就沒有容身之所。
2.認識和管理情緒的能力。情緒可以幫助我們告訴伴侶,自己是誰,是什么感覺,有什么需要。然而如果經常情緒失控,或難以用語言表達情緒,就會給婚姻關系帶來很大困難。
3.解決問題和差異的能力。那些結婚超過30年依然感到滿意的伴侶,多是因為在漫長的婚姻生活中,學會了如何直面問題,如何解決個體差異導致的關系矛盾。
如何提升心理能力
任何一種能力都需要進行有意識的練習才能獲得。
首先,時常觀察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留意伴侶情緒背后的想法和需要是了解自己和伴侶的最佳方式。舉個例子,當史小云板著臉時,李路可以先想想她可能是為了什么不開心,再去跟她核對:“你不開心,是因為我今天沒有接你下班嗎?這讓你覺得我不夠在乎你?”這樣不但能讓史小云感受到他的關懷,還可能讓她學會如何向李路表達類似的體貼。
其次,通過冥想、太極、瑜伽等練習提升情緒容納能力。用語言(而非行動)表達情緒背后的感受和需要,關系中的問題和矛盾就有了化解空間。比如,當李路過于以自我中心、讓史小云生氣時,她可以通過身體練習先讓情緒平復下來,然后再向他發(fā)起一次又一次的語言溝通:“當你自顧自地行事,我會感覺非常受傷”。
最后,在刻意提升自身心理能力的過程中,史小云和李路可能會經歷“陌生-別扭-熟練”的感覺過程。正是這樣的過程,會促使他們反復表達“因為愛你,所以愿意”的內隱態(tài)度(是個體對事物所持的積極或消極的認知、情感或反應,由不自覺的以往經驗或不能歸因于以往某一確定經驗所引起),而這也正是讓婚姻關系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