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晚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社會,父子之間在不同時期都會存在著不同的矛盾。在賈府,賈政和寶玉的父子關(guān)系基本是正常的,但也隱含著巨大的矛盾沖突。
抓周的隱喻
父子矛盾在寶玉的嬰兒時代就暗示了。那年周歲時,政老爹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shù),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huán)抓來。政老爹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紅樓夢》第二回)兒子抓的是脂粉釵環(huán),父親認(rèn)為兒子將來可能會成為沉湎酒色的紈绔子弟,深感失望。他大概希望兒子抓筆墨紙硯,將來讀書中舉光耀門楣。
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原本要通過參加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后因父親臨終上一遺本,皇上賜他額外的主事之銜。沒有參加科舉,成為此生憾事。他希望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在兒子身上實現(xiàn)。賈家到寶玉一代已經(jīng)沒有承襲的資格,急需通過科舉延續(xù)輝煌,而子孫中能承擔(dān)重任的人很少,因此剛出生的寶玉便被寄托上振興家族的希望。誰知,寶玉不愛紙筆書本愛脂粉釵環(huán),豈不令人大失所望?
寶玉抓脂粉釵環(huán),一方面是因為襁褓中的他處在女性的簇?fù)碇校娝劷詾榕?,身邊缺少男性;另一方面是他天性里的憐香惜玉。賈政不應(yīng)該將目光投向孩子抓周的物件上,以此斷定孩子的將來,而應(yīng)該及時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盡快矯正不足,加強啟蒙教育。可惜,賈政沒有反思自己,反而不喜兒子 ,這就為父子矛盾埋下了根源。
題匾的暗喜
寶玉真不喜讀書嗎?寶玉早慧,啟蒙老師是大姐元春,“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shù)千字在腹內(nèi)了?!保ā都t樓夢》第十八回)他博覽群書,如《古今人物考》《南華經(jīng)》《詩經(jīng)》等等,只是不喜讀父親認(rèn)為重要的“四書”科舉教材罷了。
如果不談舉業(yè),父子之間還是比較融洽的。第十七回,賈妃省親,修建的大觀園各處要題匾額對聯(lián)。賈政帶著眾清客逛園,恰巧碰見寶玉,想起私塾先生稱贊他專能對對聯(lián),便命他隨行。剛進門,寶玉題“曲徑通幽處”,眾人贊嘆,賈政笑道:“不可謬獎。他年小,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俟選擬?!保ā都t樓夢》第十七回)父親對于寶玉的初次亮相還是滿意的,但又怕他驕傲,少不得謙虛幾句。到第二處佳木蔥蘢、清流飛瀉,賈政和眾人商議“瀉玉”,寶玉擬為“沁芳”,顯然其意境高妙蘊藉得多。題的對聯(lián)“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更是充滿詩情畫意。“賈政聽了,點頭微笑?!保ā都t樓夢》第十七回)不只是稱贊,簡直是驕傲了??上?,這樣子才父傲的高光時刻隨著來到后面房舍小院消失了。賈政看到翠竹掩映,馬上說到月夜窗下讀書,并看著寶玉,“唬的寶玉忙垂了頭”,父親的眼神意味深長,“你把題對聯(lián)的心思和才氣用在科舉上,不也能一鳴驚人?”兒子的反應(yīng)判若兩人,前一秒神采奕奕,后一秒膽戰(zhàn)心驚。
此后,父子間難得的融洽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當(dāng)寶玉認(rèn)為其他清客所擬都似不妥,賈政冷笑道:“怎么不妥?”……賈政道:“難道‘淇水‘睢園不是古人的?”……賈政點頭道:“畜生,畜生,可謂‘管窺蠡測矣?!保ā都t樓夢》第十七回)賈政先以“冷笑”表明不屑,等寶玉講明原因,又來質(zhì)問,待寶玉說出“有鳳來儀”,心中稱是,口中卻罵“畜生”。寶玉的才華在題匾上大放異彩。但賈政卻一再打擊,一方面是他認(rèn)為題字對聯(lián)與科舉無關(guān),另一方面他習(xí)慣了用父親的威嚴(yán)來貶低兒子。
在賈妃將要省親的歡樂氣氛里,賈政對寶玉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尚且如此,在平時則更嚴(yán)厲,寶玉在他面前就像老鼠見了貓。賈政愛子的前提是像自己一樣愛讀“四書”,否則都是錯的。
挨打的真相
父子矛盾的高峰在第三十三回,那賈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滿面淚痕,一疊聲:“拿寶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門都關(guān)上!有人傳信往里頭去,立刻打死!”(《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打之前,通過動作、神態(tài)、語言寫賈政憤怒到極點。三個“拿”,層層遞進,從打的對象到打的工具到輔助工具,寶玉插翅難飛。把各門都關(guān)上、傳信的打死,斷了外援之路,此前還沒教訓(xùn)寶玉賈母就來阻攔,這次嚴(yán)密封鎖消息不讓她知道?!吧接暧麃盹L(fēng)滿樓”,寶玉接下來的這頓打可想而知。
果然,小廝們打了,賈政猶嫌打得不夠狠,自己奪過來咬牙打了三四十下,王夫人來了,板子越發(fā)打得又狠又快。這是對寶玉又氣又恨,夾雜著對王夫人的怨。打得寶玉“綠紗小衣皆是血漬,由臀至脛,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無一點好處”。(《紅樓夢》第三十三回)
為什么要把寶玉往死里打?“在外流蕩優(yōu)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xué)業(yè),淫辱母婢?!保ā都t樓夢》第三十三回)忠順親王府的人來找寶玉要琪官,并以琪官給寶玉的紅汗巾子為證。紅汗巾子是北靜王送給琪官的,琪官轉(zhuǎn)贈予寶玉。北靜王和賈府交好,還送過寶玉鹡鸰香念珠。忠順王府和賈府素?zé)o交往。而琪官本是在忠順王駕前奉承的戲子,卻又與北靜王往來,成了二王爭奪的對象。戲子之爭,其實是二王相斗。寶玉無意中卷入了政治旋渦之中。李商隱就是牛李黨爭的犧牲品,足見政治斗爭的可怕。久在官場的賈政當(dāng)然知道,風(fēng)雨飄搖中的賈府根本承擔(dān)不起夾在二王博弈中潛藏的巨大風(fēng)險。他心心念念寶玉讀書,根本原因是希望兒子能夠承擔(dān)起延續(xù)賈府百年繁華的重任??蓪氂癫粌H不能為賈府遮風(fēng)擋雨,還可能為賈府帶來政治風(fēng)雨。如果他專注讀書,這些事哪會發(fā)生?所以,這頓打,寶玉在劫難逃。
劉再復(fù)先生說賈政是賈氏貴族中的孔夫子,忠于封建正統(tǒng),屬于舊正人,寶玉保持本真狀態(tài)真心對待一切人,是新正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的父子矛盾不僅是親子矛盾,還是文化價值觀的矛盾,是兩種人生道路的矛盾,因而無法調(diào)和。
悅讀心分享:
親愛的同學(xué),你和父親之間關(guān)系如何呢?你們是否也發(fā)生過矛盾沖突?又是怎樣解決的呢?和同伴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