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慧
【寫作指引】
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寫作訓練內(nèi)容是“論證要合理”。本單元的寫作目的是使用多種形式的論證方法,使文章結構合理,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統(tǒng)一,論證嚴密。
【寫作導航】
合理論證,就是用恰切而典型的論據(jù),構思合乎邏輯的論證結構,運用恰當?shù)恼撟C方法,建立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鮮明而有力地證明觀點。
一、合理安排論證結構
論證要合理,首先要在整體上建構一個清晰合理的論證思路。立論文和駁論文的一般論證思路可以總結為以下兩種。
立論文:提出問題(論點)——分析問題(論據(jù)證明論點)——解決問題(總結)
駁論文:樹靶子(擺出對方論點)——射靶子(批駁對方論點錯誤)——立觀點
比如,《懷疑與學問》一文,先擺出論點:學則須疑;再解釋概念“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證據(jù)”和為何需要懷疑的精神;最后倡導“我們對于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懷疑”。這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框架的運用。
二、熟悉分析說理方法
初學寫議論文,同學們不會合理論證的表現(xiàn)在于,不懂得分析論據(jù),敘議脫節(jié)。我們可以嘗試使用以下三種方法。
1.因果分析法。在論證論點時,可以在敘述事例后,說明事例的原因或結果與論點的關系。當事例帶有結論性時,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當事例帶有緣由性時,就分析其結果,即由因求果。標志性的關聯(lián)詞有:因為……所以……,結果……是因為……,之所以……是因為,緣其……是因為……,……固然……是因為……
例如:為什么費爾馬在政壇勤奮一生,卻沒能結出碩果,而在數(shù)學方面成績斐然呢?這是由于他沒有搞政治的天賦和特長,在數(shù)學方面卻具備非凡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果分析)由此看來,門捷列夫所說的“終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突出論點)(節(jié)選自《努力與成功》)
2.假設法。即在列舉事實論據(jù)后,提出與論據(jù)相反的假設,并引出相應的結果,從而證明原論點的正確性。標志性關聯(lián)詞有:如果……不是……,假如……就……,倘若……就……
例如:有人把科學家有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的原因歸結為偶然的機遇,這實在是一個謬論。(提出話題)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指出:“在觀察的領域里,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名言論據(jù))試想,如果弗萊明不是一個細菌學專家,或者對葡萄糖沒有歷經(jīng)數(shù)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發(fā)霉的培養(yǎng)液隨手倒掉,那他還能成為青霉素的發(fā)明者嗎?(假設論證)
(節(jié)選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3.歸納法。即在列舉出相關的事例后,對其進行歸納,點明論據(jù)所包含的道理,揭示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回扣深化論點。標志性詞有:這些事例……,總之……
例如:史學家司馬光寫《資治通鑒》花了19年;相聲藝術宗師侯寶林為學諧語手抄一部10多萬字的《諧浪》;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寫《戰(zhàn)爭與和平》花了27年。這些事例充分證明了古今中外無數(shù)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業(yè)的成功,秘訣就在于他們有恒心和毅力。(歸納分析,突出論點)
(節(jié)選自《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當同學們關注了材料和觀點的契合點,能運用“因果分析法”“假設法”“歸納法”這三種說理方式進行分析,而不再是用觀點和例子之間進行簡單疊加時,大家就已經(jīng)掌握了寫議論文的方法。
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
◎廣東省東莞市道滘中學? 袁旭希
有人說,失敗意味著你還不夠努力。對于這個說法,我不認同。
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會白白消失,但它的結果——成功卻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為了當下結果而付出的努力或許不會立刻體現(xiàn)出來作用,當量變引起質(zhì)變時,我們努力的成果才終于體現(xiàn)。
古人云:功不唐捐?!对娊?jīng)》又曰“玉汝于成”。對這兩條箴言,我都深以為然。我們?nèi)玷庇?,而一件件的努力,有如刻在身上的銳石,使我們在成功路上不斷打磨自己,玉成,則功就。不夠努力,是一句片面的論斷,也許我們在琢玉時,使用的工具不那么合適,或是使用的手法不那么恰當,因而與成功失之交臂。多去考慮并探索成功的不同答案,就是我們對“失敗意味著你還不夠努力”的最好駁斥。
那成功的真正答案是什么呢?成功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諸葛亮秉劉備遺志,六出祁山欲北伐曹魏,但最終病逝五丈原;拿破侖四處征戰(zhàn)建立起法蘭西帝國,驍勇勤勉,也慘遭滑鐵盧之敗。可以說,諸葛亮和拿破侖的失敗是不夠努力嗎?厚重的史書及無數(shù)后人的評價已然給了我們答案。我們竭盡全力去奮斗,但是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也可能面臨的是失敗。
從我們自身來探討,首先,失敗可能是因為缺乏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南轅北轍”告訴我們,有時目標不對,努力就只是盲目的付出。因此努力時,我們要學會分析問題、總結經(jīng)驗,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從失敗中積累經(jīng)驗,走向成功。其次,努力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動力的支持。法國作家沃維納格曾說:“無目標的努力,就猶如在黑暗中遠征?!背晒Σ粌H需要努力,還需要我們樹立明確的目標,并且有強烈的動力去支撐。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目標不夠清晰,或者缺乏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這就是空努力、白做工,結果也是以失敗告終。
除此之外,失敗并不意味著先前所付出的努力應該被全盤否定。是否足夠努力這本身就是人力難以衡量的。如果我們陷入到單一的歸因誤區(qū),每次失敗都簡單地認為是自己還不夠努力,這樣誠然具有勵志的意義,但也會使我們陷入迷?!暗降自鯓硬潘闶峭耆??”
總之,努力不會白費,面臨失敗時我們不能片面、絕對地認為是自己足夠努力,進而認為已付出的努力毫無價值。每一次失敗所積累的努力和經(jīng)驗,都能幫助我們成長,進而最終收獲成功的果實。
名師微點評:
這是一篇駁論文,用反證的思路,運用各種說理分析方法,批駁了“失敗意味著你還不夠努力”這個觀點,思路清晰,論證有力。
●? ?妙筆生花 →
俗話說:“知足常樂?!庇械娜藚s說:“知足未必常樂?!闭垏@“知足與快樂”這一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600字。